山东导游词——李斯与泰山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6:11 11:31:24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李斯是秦代政治家、文学家。他长期担任秦国丞相。辅佐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先后随从秦始皇、秦二世封禅巡祀泰山,在泰山极顶刻石纪功,歌颂秦德。李斯撰文并书写的泰山刻石,不仅是秦王朝鼎盛的见证,也开启了泰山碑刻的先河。它是泰山历史的珍贵纪录,也是泰山碑刻艺术中的翘楚。

  李斯的政治生涯,与泰山有不可分割的因缘。他的一生,凡四次与泰山有关。第一次始于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的“逐客事件”。这是李斯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危机,也是秦国统一天下大业面临的危机。这时他上了著名的<<谏逐客疏>>陈述天下与秦国形势,力辩逐客之非,指出: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这所以无敌也” 进而郑重提出广招人才,广聚资源以完成统一大业的建议,使秦王顿悟逐客之非,也使秦国统一天下的谋略免于夭折 李斯面临的政治危机亦随之化解。

  第二次是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李斯以丞相之职,随从秦始皇封禅泰山。在“逐客事件”以后的十八年间,李斯尽心竭力辅佐秦王,终于吞并六国,统一天下,成为功高位重的一代名臣。随从封禅,是他政治生涯中辉煌的顶点。登封之时,始皇命李斯书写铭文一篇刻于泰山极顶,表明登封成功,内容是“颂秦始皇德,明其得封也”。

  第三次是在秦二世元年(前209年),李斯仍以丞相之职随从二世皇帝胡亥东巡,登上泰山,以礼祀之,于秦始皇刻石上加刻秦二世诏书,仍由李斯撰写。第四次是李斯在政治上陷入穷途未路之际,由于赵高的挑拨,李斯受到秦二世猜疑。当时陈胜吴广起义势已燎原,二世派人调查李斯之子,担任三川太守的李由镇压不力,“群盗吴广等西略地,过去弗能禁”,以及李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盗如此”(<<史记.李斯列传>>),使李斯惶恐不安。为了逢迎二世,保全自己,李斯上了<<论督责疏>>,以“城高五丈,而楼季不轻犯也 泰山之高百仞,而跛 牧其上 为喻,劝谏二世加强独裁,以重刑治乱世,此议一出,残民以逞的秦二世大悦,结果“刑者相半于道,而死者日成积于市,杀人众者为忠臣,”“税民深者为明吏”,使秦王朝加速走身崩溃。

  李斯被系狱以后,自负其辩,有功,实无反心,幸得上书自陈,幸二世之而赦之,乃从狱中上书二世,自述有“七大罪状”借此历数担任丞相三十多年来辅佐秦王,匡定天下的功绩。其中“罪状”之一,就是在泰山刻石纪功,使秦皇父子名扬天下。但这种辩解是徒劳的。赵高轻蔑地说了一句“囚安得上书!”李斯的命运便无可换回了。临刑前,李斯懊悔地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这就是流传千古的“黄犬狡兔”之叹。

  李斯泰山刻石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它是秦篆保留至今的唯一真迹。

  据<<史记.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称帝后曾五次出巡,先后留下泰山、峄山、琅琊、芝罘、碣石、会稽六处七篇刻石,皆为李斯所书。

  泰山刻石堪称是李斯小篆唯一的传世真迹了。

  李斯泰山刻石还中国碑刻制度演变的重要见证。

  李斯泰山刻石矗立于泰山之巅碧霞祠西侧。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屡遭劫难,极富传奇色彩。汉代至随唐罕有人提起,至宋代开始引起注意。宋真宗封禅泰山时,兖州太守献出40字拓本。欧阳修好友江邻几任奉符县令时,亲临岱顶寻访此碑,尚存数十字。此后学者刘支专程登岱考察,制成拓本,撰为<<秦篆谱>>一书。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都有著录。明代嘉靖年间刻石被毁,仅存二世诏书29字,移置碧霞祠东庑。现流传29字拓本即出于此。清乾隆五年(1740年)碧霞祠毁于火,此石遂失。嘉庆二十年(1815年)在岱顶整修时被发现,仅余残石两块,存10字“臣斯臣去疾昧死请矣臣”,嵌于大观峰前东岳庙墙外侧之“读碑亭”内。道光十二年(1832年)读碑亭倒塌,泰安县令徐宗干“索残石于瓦砾中”,移至山下岱庙中保存。光绪十六年(1890年)残石被盗,县令毛蜀云大索十日,得石于泰城北关桥下,宣统二年(1910年)五月,泰安知县俞庆澜在岱庙环咏亭附近专门建亭置放。今存于岱庙东御座,周围以玻璃镶嵌,使游客能一睹李斯小篆风采

  李斯泰山刻石对泰山文化的贡献的巨大的。



相关文章


四川黄龙风景区导游词
山东导游词——孔丘与泰山
山东导游词——李斯与泰山
江苏无锡蠡湖新城导游词
香格里拉县景点示意图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