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二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6:26 13:03:13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部分,作家作品。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施行仁政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散文善于“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善用比喻,富有感情色彩与充沛的气势,《孟子》共七篇。

  第二项,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说,是一篇论辩性议论文。

  第三项,主旨。本文中心论点是“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全文表现了孟子王道,仁政的政治思想,批评统治者在灾荒年景归罪于年成不好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战国时期社会不平,阶级对立的实质。

  第四项,层次、段落。全文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全文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为第一自然段。梁惠王提出在灾荒之年,移民移粟,但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为二、三、四段。孟子以战为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办法,依然与邻国无本质区别,从而指出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为第五、第六自然段。孟子具体而详细地阐明了王道仁政的主张,指出要使民加多,就要有新举措,要不违农时,发展生产,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要使民老少的衣、食、住均能受益,同时在德教方面也受教育,这样则不王者,未之有也。民便可以加多了。

  第四部为第七自然段。先揭示灾荒之年,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现状。然后以杀人为喻,指出只要梁惠王不把过失归罪于年成,那么“斯天下之民至埃”的良好愿望就会实现。

  全文到此归结到总的论点。全文的结构特色以“民不加多”为线索,展开了论述。

  第五项,学习要点。

  第一点、本文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就是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

  富民,就要反对战争,使民安居乐业,发展生产,正如课文中的第五段提出的要不违农史,要数罟不入夸池,要斧斤以时入山林,以达到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样的鱼粮丰收,万木繁茂的景象,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爱民,体现在第六段,就是要使民确实受益。孟子具体提出,要给民以五亩之宅,百亩之田。要使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黎民不饥不寒,使民确实丰衣足食。

  富民、爱民,以民为本,这样作为一国之王,才能受到万民的拥戴,才能做到国富民强,这是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相关文章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六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四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三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一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二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的文学常识五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的文学常识六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的文学常识四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的文学常识二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