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在我们新疆好地方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6:29 11:36:09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醉 在 我 们 新 疆 好 地方

“我们新疆好地方呀,天山南北好牧场。我们美丽的田园,可爱的家乡……”
从小就会唱这首歌,从小就向往那片好地方。近几年曾三次到过这好地方圆梦,95年金秋那次,从南疆到北疆走了12天,是最美的。记忆最深的原因还因为我得了一场很重的眼病,差点失明呢!

沙漠里,我们迷路了

9月21-23日 广州-乌鲁木齐-昌吉-彩南油田沙漠真奇观-绚烂的五彩山-乌鲁木齐
才过完生日就飞乌鲁木齐。因为以前到过天池和吐鲁番,此次专为赶哈那斯的秋色。经五小时的飞行到乌市机场后,换车往36公里外的昌吉市,三个女孩挤在小燕父母家。听说这段新疆治安不好,我们下午先把在新疆要用的装备——防风的纱巾、削水果当然还防身的英吉沙小刀、维吾尔小花帽和背心配齐了,装扮成当地姑娘的样儿,去打听交通情况。机票比我们想象的要紧张,到哈那斯要六天后、到喀什大后天才有。干脆两条线的都买了。明天干什么?“地头蛇”小燕姐提议去五彩山看看。
天刚亮,小燕的朋友阜哥和高姐已开着北京吉普,带着我们一路疾驰在阜康县和甘河子的田野间。路旁秋风染黄了的白杨树下,农民把刚刚摘下的白瓜和哈密瓜捧出来卖,这一带的农场都种瓜。贪心地买了一大抱上车(后来迷路中它们发挥的作用证明我们是有先见之明的),很快就进入了茫茫戈壁。
这是全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边缘,产石油,产煤,高大的钻井孤零零地立在天边。太阳出来了,我们在油井旁的简陋排档找到一位维吾尔大姐开的面馆吃早饭。大姐在灶旁揉面,一缕光线透过油毛毡屋顶射在她浓密的睫毛上,好看极了。她丈夫帮油井干杂活,油井工人都是四川人,晒得脸黑红。五彩山在他们嘴里美得要命,还说有一座更迷人的魔鬼山也不远,弄得我们面也没吃完就急忙沿被车轱辘碾出来的不太清晰的路朝天边驶去。
一路的沙漠奇观令我们惊叹不已!没有一丝云彩的蓝天作背景,连绵的金黄色沙海起伏成极具韵律的弧线,与天际连接处又渐变成一条直线,一两棵孤傲的胡杨、四五丛孤零零的沙枣错落在这条直线上,真是酷极了!妙的是如此炎热的沙漠里居然有小动物“呲”地一下窜过去,箭一般地没了影。是沙狐?旱獭?荒寂的沙漠里没有人烟,跟着一辆拉煤车走了好一会,钻井塔多起来了,原来我们到了彩南油田。再往前走,视线逐渐由浅黄变深,变成浅红色,柔软的沙漠也变硬了,硬成连绵的深红的山丘。这就是五彩山吧?兴奋地跳下车,只见广袤的天地间全是无边无际的红色和天蓝,无比的纯粹和壮观 !
拍够了胶卷,开始寻找魔鬼山。前面没有路的痕迹了,沿原路退出红山,走了好久,到了一片骆驼刺丛,路突然不见了。举目满是荒凉,热浪滚滚。路在哪?从未开车来过这儿的阜哥慌了,车子在沙丛里乱冲了一气,这节骨眼上偏偏又死了火。四个女人下来推车,鞋子灌满了沙,迈不动,反被车屁股喷出的黑烟吹起的沙子把全身上下“武装”了一遍。大家一屁股坐在沙堆里,泄气了。头顶的烈日开始偏了,肚响如鼓,这才醒起除了早上那点面,一天什么也没吃。车上只有瓜,已被太阳焐得火烫。人在慌乱的时候,食物该是有镇静作用的吧,几块热瓜下肚后,大家异口同声地嚷了声“不能在这等着变‘人干’”,使出全身劲把车推动了,好在阜哥还备了一箱油,车子在沙海里左冲右突了快一个小时,终于杀出一条“血路”,找到一条浅浅的车轮印……
回到昌吉已夜深,大难不死太激动,不想睡,五个人上街喝啤酒吃宵夜,一人敬阜哥三杯,喝得得意洋洋。一觉醒来已是中午12点,想起约了朋友的爸爸的战友、 新疆军区文化站的徐主任,三个疯婆子赶紧收拾行装乘小巴往乌鲁木齐去。
军区文化站大院古木参天,搭着沉甸甸的葡萄架,公园似的。徐叔叔高大英武,笑容可亲。正好是星期六,他带着我们到红山公园,逛天山羊毛衫门市部和民族市场,吃凉皮子(一种面食)。维吾尔族地毯织得漂亮,但我们不可能背着去哈那斯呀,便买了好多手绣沙发巾之类的小东西。晚上住在军区招待所里,很安静,天上星星满满的。

喀什,我们美丽的田园

9月24日 乌鲁木齐-喀什-香妃墓-巴扎的石榴大又甜-维吾尔的婚礼
飞机正越过天山,连绵的雪峰一直伸向浅蓝的天边,与朵朵飘浮的白云连成一片。再飞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小时后,南疆的中心喀什到了。
这是一座弥漫着浓郁民族风情的城市,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占人口的80%以上,到处都是伊斯兰建筑,热闹的街道响着欢快的音乐,穿梭着五彩缤纷的人流。徐叔叔的部下、南疆军区的兵哥哥张勇把我们接到招待所,房间里摆着大堆他们才从阿克苏军垦基地带回的库尔勒香梨、马奶子和红的青的黄的各种葡萄,我们当然不客气地先吃了个痛快,那个甜呀,让我们足足饱了一天。
想去离这400多公里的中巴边境口岸红其拉甫达坂,可不巧得很,军区文化站今天早上才送几个北京的记者去了那儿采访,不可能又再派车送我们。乘公车肯定来不及。而我们三天后的机票去哈那斯,这两天在喀什还想去徐叔叔特别推荐的疏勒。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三个人“钳锤刀剪布”,二比一,放弃了红其拉甫,坐上军绿卡车往香妃墓去。
香妃墓实际上叫阿巴克和加麻扎(麻扎是墓的意思),是17世纪的大传教者阿巴霍加和他父亲等五代共72人的寝陵,他的重侄孙香妃伊帕尔罕也葬在这儿,所以人们习惯上称为香妃墓。恢弘的主墓建造得十分美观,两旁是大礼拜寺、教经堂和清真式样的尖拱型长廊,还有喀什地区古丝绸之路展馆,整个建筑以浅绿和白色为主基调,与一排排白杆子翠绿叶儿的青杨树正好同一色调,清淡脱俗。墓道深处有阿巴霍加家族和香妃的棺木,盖着金红的丝缎。这香妃到底哪儿让乾隆爷着迷?不管怎样,喀什人民这样敬重她,说明维吾尔族是十分珍视同汉族的感情的,凭着这一点,香妃就该在民族团结的历史上让人纪念了。
回城的窄小土道上烟尘滚滚,车水马龙,赶着牛羊和马车的维吾尔男女成群结队,我们好奇地跟着人流汇到一个极大的“巴扎”(集市),哈,今天是集日呢,这可是喀什地区最大的巴扎,吃的用的穿的国内国外的希奇古怪的应有尽有。喀什附近的和田盛产石榴,巴扎上光石榴就摆了半条街,红红的大如两个拳头合抱,剥开水灵灵红亮亮,咬一口又清又甜!小燕介绍说有一种叫“巴达木”的坚果很补身,穿来穿去找到了,原来与杏仁一同卖的,也很相像,价格却贵很多(当时杏仁12元一斤,巴达木45元一斤呢),生怕“蚀底”似的买了大袋来嚼了一路,直到牙帮生疼(后来才知道“补”过头,大大地上火,是我得眼病的导火线)。
才逛了小半个巴扎,腿已发软,太大了。回到大街上,遇到一队披红挂绿的车龙,敲锣打鼓,气球飘飘,一问是送嫁妆的,我们当然少不了凑热闹,跟着到了一个院落,嗬,院子、回廊、门厅都摆上了长条几,堆满食物,地毯上满是席地而座的人。维吾尔的热情好客在婚礼上最能体现,不管是谁,来了就是贵客,不用送礼,道句贺坐下来,馕、炸馓子、手抓饭、葡萄干、瓜果,尽管够。我们挤到屋里去看新娘,才被主人发现面生生的不是本地人,马上尊为上宾,喝酒、唱祝福的歌。我搞了首粤语的“龙凤配,恭喜你”糊弄人,也博来欢呼。新娘梳了几十条辫子,亮眼睛,大大方方的,原来人家是公务员,男方则是做生意的小老板,还会唱广东歌呢。他们说婚礼形式不管怎么变,也不能离开本民族的传统,维吾尔的传统文化是他们的骄傲。席后院子里撤了条几,欢快的冬不拉响起来,开始跳舞。我们三个疯女孩好象自己结婚一样开心得又唱又跳,玩到天黑。

相关文章


南疆寄情--初抵南疆_克孜尔怀古_“异域”喀什
南疆寄情--帕米尔情怀
醉在我们新疆好地方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