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07年中考将首考《科学》课再成关注焦点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9:06 11:35:15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近日,武汉市教育部门向初三年级学生下发《科学读本》,引起老师、家长、高中学校等各方的高度关注。此前两年间,《科学》课已先后经历了开停之争、分合之争。明年,武汉中考将首考《科学》,已备受争议的《科学》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2004年9月,武汉市在初一新生中推行《科学》综合课程,原来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门课被合成为一门新课《科学》,教材采用本地版本。

  作为一门全新课程,《科学》遭遇到教材、师资、实验器材等几方面的尴尬。

  目前,各初中的《科学》教师都是原来分科教学时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老师,上大学时学的是本专业知识,对于课程中涉及的多学科知识点,这些未参加过任何《科学》课培训的老师们感到力不从心。

  在教学过程中,大家不约而同地发现现行的教材在编排、结构和知识体系上都存在一些缺陷,没有形成教学体系。“教起来很吃力!”一些《科学》课老师反映,手里至少有5套相关教材和教辅资料,备课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要比以前多3至4倍。

  此外,实验器材也一直困扰着《科学》课教学。各校原来的实验室都是按照分科教学的各科目设置,没有专门的科学科实验室。《科学》教材中出现了很多新知识、新概念,介绍了很多近代科技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可供教师参考的资料很少,实验仪器不全。

  2005年初,在政协武汉十届三次会议上,有委员提出应立即停止科学课。他们认为,科学课的设立让大部分学校措手不及,师资力量跟不上、教学设备与课程要求极不配套、教材适用及研究不到位,如不及时弥补,会对初中教育造成伤害。

  随后,武汉市教育部门负责人表示,《科学》课不会停,将在解决师资、配套实验设备等问题的同时,稳步推进这一课程改革。

  两年间,武汉市、区教育部门和各学校都采取多种措施对教师进行培训、举办教科研活动、建立《科学》课实验器材示范校,《科学》课逐渐成为初中的主要科目。

  与此同时,一些校外培优机构也开设《科学》课,聘请物理、化学老师,采用分科教学,为学生补习科学课。

  为让孩子更好地掌握知识点,知识体系更加完备。一些家长把原来分科时的各科教材搜集起来,孩子在学校学《科学》,放学回家再分科学习。

  一些学校也“不甘落后”,课堂上组织学生综合教学,课后组织学生分科教学,这一做法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更有甚者,有远城区教育部门还下发通知,要求辖区内初中学校按照分科教学计划对《科学》课实行分科教学。

  汉口一位科学课教师表示,他所在的学校一直在尝试综合教学,一些学校进行分科教学,无形中给实行综合教学的学校带来压力。他担心,在明年的中考中,自己的学生可能会在分数上吃亏。“从长远来看,分科教学不宜提倡。”专家表示,《科学》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改变了分科教学人为割裂科学现象、只重知识的做法。

  对于家长普遍关心的考试评价问题,武汉市教科院有关人士说,《科学》课考试将重点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不再单纯考查知识技能。

  为了弥补《科学》教材的不足,并重点解决初、高中部分知识点衔接的问题,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编写了《科学读本》,本月初下发到初三学生手中,并将其纳入明年中考学业考试备考范围。

  武汉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科学读本》不是教材,也不是教辅材料,它是一种课程资源。”“《科学读本》分科编写,对教材涉及的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了归纳、梳理。”一位《科学》课教研员认为,教育部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教材中的种种缺陷和不足,为了应对迫在眉睫的中考,解决综合课程部分内容与高中课程脱节的矛盾,《科学读本》无疑是一个权宜之计。采访中,不少学生与家长反映,《科学读本》的作用,其实就相当于“教辅”。

  现在,初三年级学生和老师最期待的就是《科学》课中考考试说明,希望依照《说明》指导复习备考。“毕竟是中考第一次考《科学》,一点经验都没有。”

  武汉市教科院有关负责人表示,《科学》课中考命题将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和探究性,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他建议,学校根据教材、《科学读本》和课程标准,理性地组织复习备考,不要随意拔高试题难度,以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

  [记者手记]教育改革:三思而后行

  以推进素质教育名义,各地近年来进行了不少教育改革。武汉也是这样。

  其中,许多改革措施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效果卓著。

  但不得不承认,也有不少改革急于求成,未经充分论证、研究和实验,便贸然在学校推行,结果要么流于形式、要么尴尴尬尬、弃守两难。

  比如,前几年武汉市在中小学大力推行“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评奖不说还加分。本是素质教育,最终还是沦为应试教育的一种工具。尤其是在实际中,小小年纪为了“实践”出高素质的创新成果,有多少孩子是靠家长帮忙,才完成那一份份厚重的研究作品。记者身边的“适龄家长”们,或帮孩子下载资料,撰写论文,或帮孩子摘各种树叶制成标本,不胜枚举。创新学会没有不得而知,造假倒是比比皆是。再比如,这令人着急的《科学》课。本来,从设计者的初衷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精神和掌握完全的科学探究方法,没错。

  但是,缺乏合适教师、教材、实验器材,却一下子在全市初中普及,孩子们的基础打牢没有、素质提高没有,令人忧心。许多老师和家长不禁要问,既然有如此多的不足之处,《科学》课为什么不能等到准备得更充分些再开设?毕竟,首届学习《科学》课的学生有10万之众。一门课改,涉及多个重要学科,万一有闪失,谁来负责?据悉,吉林、上海因种种原因,《科学》课开设之后又停止。

  综观目前教育界的种种改革,各种新名词层出不穷。记者曾听到一位国家级课改实验区教育局负责人抱怨,现在的教育改革,常常是今天改,明年就要写总结经验,教育人的事业又不是盖房子,怎么会那么快就见成效?!

  任何改革都会有风险,教育也一样。不同的是,教育改革的对象是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一旦失败,耽误的将是一代人。因此,教育改革的决策者们更应该慎之,再慎之。我们真诚希望,有关方面尽量吸收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尽快健全和完善《科学》课的不足之处,令此项改革顺利发展。



相关文章


东莞今秋入学高中择校生免交学费
北京三所示范高中今年有望免会考
武汉07年中考将首考《科学》课再成关注焦点
武汉部分中职生为逃避军训报名“迟到”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