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的职业发展与规划教育转型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9:12 12:02:26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城市规划发展与规划师的职业主体性

  从我国城市规划发展历程看,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在空间上的投影,也就是从技术层面上落实城市发展的计划。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下,城市规划更多是一种技术性的工作,规划的政策性无法体现。规划师的社会角色比较单一,即规划管理者和规划编制者,前者受制于科层制的角色约束,而后者主要是落实政府的行政指令计划,并没有形成清晰独立的职业主体性。城市规划师并不需要去思考社会利益平衡之类的问题,只需要落实计划部门的项目安排即可。这样的职业角色自然导致城市规划教育的重点是技能教育,突出的是城市规划的工程技术特性。这一时期,规划师的职业道德理想带有古典理想主义的乌托邦色彩,它与西方国家在城市规划诞生之初的精神颇为相似,虽然在事实上并没有被现实的社会机制整合。

  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市规划的社会功能在逐步转化。随着分权改革的深入,城市规划成为地方政府进行城市经营、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工具,城市规划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随着市民社会的涌现,以及私有产权拥有者的剧增,城市规划通过调整空间关系可以重组社会利益关系,城市规划不仅体现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利益关系。城市规划成为政府在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领域的公共政策,其重点正在从工程技术转向公共政策,城市规划师在城市发展问题上的话语权逐步增大。城市规划社会功能的演变必然深刻地影响其职业的社会角色,并导致规划师的角色分化。当今,中国规划师的社会角色分为两类:政府规划师和执业规划师,社会角色的差异必然导致其知识结构和职业素养不同。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一方面规划师整日忙于完成设计任务,另一方面城市规划的政策性内容正在被各相关部门肢解,城市规划有被日益工具化的危险。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规划教育并没有培养出适应规划职业发展要求的人才。

  因此,为了促进城市规划职业的持续发展,原有的以技能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面临转型。作为政府规划师,其首要的任务是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精神,为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作出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维护城市的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政府规划师的重要工作是政策分析与决策,伦理学是政策分析的一个重要学科基础,而伦理分析或价值分析构成政策分析的一个基本方面[1]。现代伦理学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关注社会伦理而非个人伦理的内容,所以,规划教育必须引进伦理学的一些内容,以解决一些关于城市规划职业的道德问题。但是,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教育基本上是以供给为导向的,并没有为不同职业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规划教育“菜单”。由于传统的惯性和学科教育的缺陷,许多执业规划师,在工作中以工具理性思维为主导,习惯从技术角度简单化地分析复杂的城市空间发展背后所蕴涵的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在规划教育方面作了许多努力,比如大力加强对城市经济学的研究,但是基本上我们的规划教育还是偏向以技能教育为导向,也就是教授如何让城市规划为经济发展服务,让规划如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对“为谁规划”“规划的价值立场是什么”“如何去界定和协调不同的利益关系”这些根本性问题的研究。更不用说有的规划师仅仅是将城市规划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为地方政府和开发单位谋取不当利益提供技术辩护了。规划师社会角色的分化并不妨碍规划师职业主体性的确立,无论是政府规划师还是执业规划师,他们个体的行为都将影响整个职业的社会声誉。规划师职业主体性的确立,要求城市规划能够呈现给社会一个它所能承担的职业功能与职业形象,达成社会对城市规划的职业期许,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城市规划的社会地位,促进城市规划职业的良性发展。



相关文章


城市规划的职业发展与规划教育转型
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浅谈
城市夜景观必须进行总体规划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