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做山水文章建设武汉宜居城市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9:12 12:01:26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城市观察

近段时间来,本报关于武汉山体资源的系列报道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市长李宪生批示指出:“山水资源是武汉的宝贵财富,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幸福,我们有责任保护好这些资源。”那么关于武汉的山资源,它的基本状况如何,其生态及人文、景观价值何在,我们该如何倍加珍惜并利用好这笔宝贵的财富?今日我们特推出“武汉的山”专辑,试图较为完整系统地再现武汉山体资源的基本情况,使读者对它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进一步关注和重视。本专刊的资料搜集、编排制作,得到市园林局、市规划局及武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及众多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我们对山的了解远不够深入全面,难免会有疏漏差错,盼读者予以指正。

“择水而居,依山筑城”,武汉的城市起源离不开山和水。

且不说武汉的水,因为它给予我们的福泽和骄傲,太多太多,尽人皆知;而对武汉的山呢?我们在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种种荫庇、愉悦的同时,我们对它的了解却要少得多,对它的尊重和珍惜要欠缺得多。

  发掘武汉水资源优势 推进滨江滨湖特色城市建设

尤其是近数十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山体相继被“蚕食”、破坏或湮没于日益“长”高的城市建筑群中。许多时候,人们并不是通过山而认识山,而是通过地名才知此处原来有山。

据市规划局专家介绍,武汉市总面积8400多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四分之一,山体占百分之五,仅中心城区就有山体50多个,这些山虽大多不高,却与我们这座城市的命运休戚相关。

人们常将绿地比作城市的“肺”,将湿地比作城市的“肾”,而把山比作城市的“脊梁”。

对武汉而言,这种脊梁的作用更为明显:如果时光倒流,古时的武汉就筑在这些山脊之上,如汉阳的卻月城,武昌的夏口城。事到如今,虽然城市早已从山上拓展到了山下,但它在生态环境上、在城建布局上、在城市文脉的传承上、在城市风貌的建构上,依然起着支撑作用。

这道脊梁是如何支撑起我们这座城市的呢?

生态之脊、绿色之脊

“九派江声吞北渚,两条山势锁南荒。”清人陶澍曾这样描绘武汉的山水。

今天,当我们从空中鸟瞰三镇风光时,看到的会是什么呢?除了珠玑错落、波光潋滟的湖光江影,最为凸显的就是这条自东而西绵延三四十公里的带状山系。从江南的九峰山、磨山、喻家山、珞珈山、洪山、蛇山,到江北的龟山、扁担山、锅顶山……这些由大大小小、数十座山体相衔而成的山系襟江带湖,穿城而过,从外形和地貌上看,宛如隆起的一道城市脊背。

“对于以水著称的江城武汉而言,这些山体是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其对这座城市的最大贡献在于生态价值。”中国地质大学地学院教授李长安认为,城市山林的生态功能概括起来,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三镇小气候的调节作用。有山必有林,山体绿色植物可以通过蒸发吸热降低周围环境温度,这一功能对于有“火炉”之称的武汉而言尤为重要。绿色林带不仅能防治风沙,而且对水土保持、调节气流有积极作用。

二是可以较大幅度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城市山林多以乔木为主,能有效减少大气颗粒物污染,并能吸收有害气体。山体植被除了能直接消除大气混合层的臭氧、二氧化氮等温室气体,还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三是维持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城市的环境温度也在不断攀升。城市森林的光合作用就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些山体实际上是一个个天然氧吧。

四是涵养水源和维持土壤功能的作用及价值。覆盖有山体植被的城市地区,仅有5%一15%的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其余的降水都被植被拦截,然后通过植物蒸腾和下渗消耗掉;但在没有植被的城市区域,大约降雨中的60%都会变成地表径流排到城市下水道。山体植被的这些功能对于像武汉这样易遭洪水威胁和遇暴雨经常渍水的城市,表现出的作用就更加明显。

五是消除噪音的功能。城市的绿化密度越大,树叶越茂密,则消除噪音的效果越好。

“武汉的山系还与水系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为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空间,使之与人类共同构成一个自然和谐的生态世界,对促进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和作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的吴金清研究员强调:武汉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及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离不开水,更离不开山!

对此,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馆长徐世球教授、湖北大学商学院宋鸿副教授等专家一语概之:横穿主城区的这一组山系,可称之为武汉的生态走廊和城市绿脊。



相关文章


城市规划师:小“城”大“市”
大做山水文章建设武汉宜居城市
暴雨拷问城市排水系统
对新“火炉城市”之争何必当真
关于市区乡镇改制工业企业“两证”办理补充意见的通知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