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所有小升初初战告捷的战友们共勉!给初一家长的三条建议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9:15 12:31:3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摘录:某学校校长去年的开学祝辞,和所有小升初初战告捷的战友们共勉!

  给初一家长的三条建议

  上午好!刚刚参加了传统的开学典礼——第一次铃声仪式,大家可能都有一些感触。

  在今天的的家长会上,我想把这个年级的一些基本情况和的教育理念向家长同志们做简要的汇报。我认为这有助于我们加强相互的沟通和理解,共同培养好孩子,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09届学生的生源构成和学习基础

  学校一般习惯用哪一年毕业来确定学生的届别,这届学生将于2009年毕业,因此被称为09届。

  这届新生共招收了十个班,总数接近400人,据我们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情况得知,有一些学生的基础相当薄弱,差距很大。

  今年二月,我在《法制晚报》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教育部的一个课题组的研究表明,目前中考的竞争激烈程度和淘汰率已经远远超过了高考,以2001年为例,全国初中进入高中的升学率仅为52.9%,这意味着有近一半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进入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的竞争远比上大学要激烈的多。

  面对这样的现实和这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初一开始,就要认真对待。要力求做到尽可能使差距缩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三年后,能考上一所理想的高中,有更好的发展。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呢?我认为,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是否一致,是决定学生能否顺利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近二十年的教育工作中我发现有许多学生,其实他们的天资(先天的智力条件)没有显著差异,也在同样的学校教育环境里学习,但最后所取得的成绩差异很大,发展的状况也很不平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是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否保持了一致性,是否形成了合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看到大多数发展良好,成绩优异的学生,除了优质的学校教育的因素以外,他们都拥有一个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家庭教育的氛围,而且做到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理念一致,密切配合。

  这些年来,我看到了许多在学习生活的孩子们成功的事例,也看到了一些失败的个案,因此,在这一届学生刚刚升入初中的时候,我想有必要在培养孩子成才在顺利完成初中学业的问题上,形成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认识以及默契的合作,我认为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走向成功都是十分必要的。为此今天我在这里向家长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供大家参考,如有不妥之处,也请提出批评和指正。

  第一个建议: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全面发展,力争使孩子做到品学兼优

  第二个建议: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孩子提高心理素质。

  第三个建议:家长要以身作则,不断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和能力

  我从第一个建议说起: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全面发展,力争使孩子做到品学兼优

  在现行的升学和就业制度下,我们往往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其他方面,这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我们的培养目标是“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做“志向高远,素质全面,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的一代新人。

  我们的老师们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经常会提到“××人”这个概念。什么是××人?或者说××人的内涵是什么?我认为××人的要求对教师来说就是要德才兼备,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品学兼优。

  只有做到了品学兼优,德才兼备才能在学校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处于优势地位,受到广泛的欢迎,取得事业的成功。

  作为学校来说,如果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是对学生的未来不负责任,就会损害学生的长远利益,况且我们所看重和期待的优异的学习成绩其实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一种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如果单纯抓学习,成绩反而上不去,因为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很多。一般来说,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都有远大的目标和抱负,具有勤奋、好学、顽强、刻苦、学习习惯好、方法得当等等这样一些共性特点。

  我们有一位97年毕业的学生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他是个男孩子,初、高中六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高中毕业时被学校保送去了清华,5年后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且获得了美国杜克大学生物系给的唯一一名中国学生全额奖学金直读博士。

  我第一次认识这个学生是在他上初二的时候,年级召开优秀学生座谈会,谈学习的经验体会。他在发言的时候提到有一次去自由市场,看到了一件玩具,于是想到了这个玩具的功能是利用了物理里面的哪条原理,当时听了他的发言我很吃惊,想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很多人在这个年龄还只知道好玩、看热闹,他居然能有这样的联想很不一般。后来我一直关注他,知道他在全年级几乎每次考试都排第一,成绩很好。

  初中毕业的时候他被保送到本校高中,上了高中以后,我又陆续发现了这个孩子的一些过人之处。

  比如,无论是我让他写一篇升旗仪式的讲话还是学习经验总结或者是大会发言,他交上来的稿子都不用改一个字,甚至标点符号都不会错,如果交办什么事情给他,无论大小,甚至交一张照片他都一定会在规定的时间交上来,从来不忘事。而在我们的同学中,忘了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他的语文老师说,每次上语文课,只要老师让查字典,大家的目光一定会齐刷刷的投向他,因为上语文课他肯定会带上字典。这个孩子做事的认真、严谨和高标准给所有教过他的老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班主任还跟我讲过这样一个细节。当时八中的教学楼还是旧式的两层楼,楼里没有卫生间,要擦桌椅、洗抹布只能到楼下的水池,每天早上他从家里带两块抹布,有一块在楼下投湿,到教室后先用湿的擦一遍,然后再用干布抹一遍,就开始坐下看书了,他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很强,还会帮同学修自行车。

  在高中阶段,这个同学依然保持了在全年级的领先地位,次次考试几乎都拿第一,后来我找到他的父亲,想更深入的了解一下这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于是我知道了这个学生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自己的事业很成功,他们的教子目标是先做人,后做学问,这一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他们在教育子女方面很用心也很注意方法,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这么几件事:

  第一,要求孩子艰苦朴素。

  不下饭馆,不吃零食,不穿名牌,不比吃穿用。孩子的书包、塑料铅笔盒用了七、八年都舍不得换。小学中学十二年,没吃过一次就在家门口的麦当劳,已成为他的同学和家长认为不可思议的事。他的父母认为学生就要当穷学生,既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又抵制不良风气,同时不分心,能促进正确的全面发展。

  第二,是让孩子明确学习是独立的脑力劳动。

  他们要求孩子对课内知识、作业的问题不依赖别人,有问题自己找书本、找词典、找笔记、找课堂听讲,十二年就是这么过来的。逼他课上高度集中精神听讲,逼他独立思索,逼他千方百计独立解决问题,相信他,也让他相信自己。我想到现在我们有些家长比较依赖请老师补课,上辅导班,有些时候这样做适得其反,越补课越在上课时不好好听讲。去年中考区8000多名毕业生中前30名里我们有10名占了1/3,在全区前10名学生中我们有6名,这些学生几乎都认为没必要上辅导班,他们认为只要平时认真听讲,不打折扣地上课。跟着老师走,就足够了,要充分利用课堂。10月12日我在北京日报上还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北京市2004年度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报告》中的调研数据显示补课与成绩并不成正比,孩子的成绩随家庭藏书量以及学生对自己的教育期望的增加而上升,那些每天阅读一定量的书籍,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与家人经常交流学习情况的学生,各科的学业都高于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学生,并且差异显著。

  第三,是生活上让他逐渐全面独立。

  他们和孩子从小就约定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家长绝不代替,从洗衣服,做饭到打扫卫生都自己干。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承担起全楼收水、电费的工作。从查表、记数、算账、收费、找零钱、交银行一个人全包。开始邻居嫌他小,怕他弄错,还要复查,后来就放心了,他一直做了10年。我想这种生活上的独立和认真的态度也一定会迁移到学习上。

  现在我们有些家长为了孩子学习好,几乎代替做了一切,关心的无微不至,结果是使孩子养成了懒惰的毛病。这种生活上的懒惰也会迁移到学习上。去年西城区教研部门在分析中考成绩的时候也提到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一遇到难题就放弃,不愿意动脑筋。

  第四,是严格要求,要真严格。

  他父亲说有一次晚上11点了,发现孩子妈妈正在洗他的袜子,而他早已睡着了,于是二话没说,拿起洗好的袜子就从三楼的阳台上扔下去了,然后把他叫醒,穿上衣服,打着手电到楼下草丛里去找,整找了半个多小时,回来以后重新洗好袜子再睡。他妈妈曾经想下次再严要求,这次这么晚就算了吧,但父亲坚持这么做,他说这一次就教训了他,自己答应的事就一定要兑现,不能含糊。

  我联想到这个孩子不忘事的特点,我觉得一个人做事的责任心就是这么培养起来的,小中见大,小事做的漂亮,大事才能做好。

  由此我想到如果我们想要孩子有个好成绩,就直奔主题,只盯着学习反而可能会离目标越来越远,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只有共同关注,并且很好的解决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动力、态度、习惯、方法和毅力等一系列问题,最后才能看到好的学习成绩。

  去年暑假里,我偶然碰到一位初三毕业生的家长,她的孩子中考考了555分,已经上了本校高一的实验班。在闲谈中,孩子的母亲告诉我这样一件事,非典时期大家都不能到校上课了,这个孩子当时正好赶上初一的第二学期,他在家里仍然每天都按照在学校上课的作息时间一节45分钟,休息10分钟以后再回到书桌前,上午四节,下午三节,一直坚持到复课,结果复课以后成绩大幅度跃升。

  去年10月8日,我在北京青年报介绍第七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的报道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周云帆。文章中说,周云帆是全国青联常委,199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回国后,与他人共同创办中国人网站。2000年任搜狐公司总经理兼执行副总裁。2002年二次创业,成立空中网站,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公司入选第五届中国100强科技企业,2003年和2004年两度被评为“中国新经济年度人物,今年30岁。

  周云帆是90年代初的毕业生,我记得90年开亚运会的时候他正在上高中,因为参加团体操的排练,学校经常要停课,每逢在体育场外等候合练的时候,许多同学都在那儿聊天,打扑克,我发现周云帆每次都捧着一本英语书专心的看,丝毫不受周围喧闹气氛的影响,后来他上了清华又到美国留学,现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久前还向学校捐赠了15台笔记本电脑。


相关文章


和所有小升初初战告捷的战友们共勉!给初一家长的三条建议
初三早备战:以中考为参照依据中考四大重要节点指南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