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总论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9:25 12:16:11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代序:鉴于目前MPAcc财务会计大纲(正式)和指定教材尚在紧张的编撰、印制过程中,相应对初、中级会计知识的一览,将有利于在职人员,尤其非会计从业人员快速地学习和掌握好MPAcc财务会计的基础知识,比较适合于初级财务会计学员快速达到考纲的基本要求。为此,以2004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大纲为依据,通过梳理各章重点内容和对近年真题的解析,引导学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掌握各章重点内容。学员可结合自身实际,有选择地加以浏览、学习,共计7章。
                 
  一、考试-大纲
  (一)基本要求
  1、掌握会计的概念、职能和对象
  2、掌握会计要素及其基本特征
  3、掌握会计等式
  4、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5、熟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二)考试内容
  1、会计概述(1)会计的概念(2)会计的职能(3)会计的对象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2)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3、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1)会计要素(2)会计等式
                 
  二、重点导读
  (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除这两项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

  (三)会计的对象会计对象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包括各特定对象的资金投入、资金运用、资金退出等过程。

  (四)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它是指会计人员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
  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经济业务事项的范围,才能把握会计处理的立场,才能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注意]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法人),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掌握教材给出的独资、合伙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例子。
  2、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只有设定企业是持续经营的,才能进行正常的会计处理。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注意]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计提折旧的方法等,都是基于企业是持续经营的。
  3、会计分期,就是将企业的经营活动人为划分成若干个相等的时间间隔,以便确认某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收入、费用和利润,确认某个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编制会计报表。
  [注意]由于会计分期,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递延、预提、待摊这样的会计方法。
  4、货币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五)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指进行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它包括: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下列原则应重点关注:1、可比性原则和一贯性原则都为了能进行比较,所不同的是可比性原则要求横向比较,一贯性原则要求纵向比较。
  2、在实际生活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并不总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其经济实质;在某些情况下,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可能与其外在法律形式所反映的内容不尽相同。为了使会计信息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生活,就必须依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而非外在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即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销售商品的售后回购,关联方关系的判断标准等都与实质重于形式有关。
  3、权责发生制原则实际上是配比原则在会计分期假设下的延伸,这一原则要求,凡是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4、会计核算应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对给定的支出,应能够判断是收益性支出还是资本性支出。
  5、谨慎性原则又称为稳健性原则,谨慎性原则的目的在于避免虚夸资产和收益,抑制由此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风险。但是谨慎性原则并不能与蓄意隐瞒利润、逃避纳税等划上等号,因而制度中严令禁止提取各项不符合规定的秘密准备。

  (六)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它包括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这部分内容应关注资产和收入的定义。
  1、资产在资产的定义中非常强调“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符合资产定义的内容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如原有的“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项目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项目已不复存在。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一方面是遵循谨慎性原则,另一方面也是与资产的定义有关。
  2、收入在收入的定义中,强调的是“日常活动”,如出售无形资产就不属于日常活动,取得的收入不能在“其他业务收入”账户中反映,按制度规定,出售无形资产影响的损益在营业外收支中反映,还有处置固定资产收益、股利收益,都不是日常活动取得的收入,不能作为收入核算。
  (七)会计等式会计要素反映了资金运动的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

  1、反映财务状况的静态等式: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这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注意]不能写成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因为这不符合法律意义,即负债对企业资产的求偿权优于所有者权益。
  2、反映经营成果的动态等式:收入-费用=利润,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三、历年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 )。(2001年考题)
  A.支付的业务招待费 B.支付给股东的现金股利C.支付的生产工人工资 D.补交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答案]D [解析]补交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应予以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
  2、要求企业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的会计原则是( )。(2002年考题)
  A.一贯性原则 B.配比原则 C.可比性原则 D.相关性原则[答案]A [解析]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果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3、下列各项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的是( )。(2003年考题)
  A.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B.企业销售人员工资支出C.购买土地使用权支出 D.在建工程人员工资支出[答案]B [解析]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购买土地使用权支出应作为无形资产;在建工程人员工资支出应作为在建工程,以上均属于资本性支出。企业销售人员工资支出应作为营业费用,属于收益性支出。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属于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有( )。(2001年考题)
  A.收入 B.费用 C.所有者权益 D.利润[答案]ABD [解析]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在下列各项支出中,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有( )。(2002年考题)
  A.生产经营期间生产工人工资支出 B.在建工程人员工资支出C.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D.购买专利权支出[答案]BCD [解析]生产经营期间生产工人工资支出应计入当期成本费用,不属于资本性支出。
  3、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有( )(2002年考题)。
  A.货币计量 B.实质重于形式 C.重要性 D.会计分期[答案]BC [解析]货币计量和会计分期属于我国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不属于会计核算一般原则。

  (三)判断题1、在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的原则是历史成本原则。( )(2001年考题)
  [答案] ×[解析]在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的原则是客观性(或真实性)原则。
  2、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2002年考题)
  [答案] √[解析]这是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中货币计量的具体规定。



相关文章


财务会计——资产
财务会计——会计核算基础
财务会计——总论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