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外国教育史:杜威来华前后国内文化背景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10:13 12:13:15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杜威来华前后国内文化背景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曲士培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于1919年5月至1921年7月,应邀在中国各地进行访问考察和教育讲演。通过一系列活动,杜威加深了对中国社会和传统文化的了解,而中国教育界和学术界的人士,则进一步了解了杜威的思想和美国的文化教育。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中美文化交流。杜威的教育思想对旧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深入探讨杜威与中国文化教育的关系,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在杜威来华前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在杜威来华的前几年,新文化运动即已兴起。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结合,掀起了一股复古尊孔的逆流。袁世凯政府祭天祀孔,把读经列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面对这股复古思潮,一些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坚持民主主义的理想,发动了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他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了“人权”(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举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向传统的封建思想文化挑战。他在文中还要求青年建立新的人生观,并向广大青年提出六项希望:“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篇纲领性的文章。1916年,《青年》杂志改名《新青年》并迁到北京。李大钊、鲁迅、蔡元培、胡适等先后参加编辑或撰稿工作,使《新青年》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进步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1917年1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对学校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他积极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力倡导进步的思想文化。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聚集北京大学,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又一个重要阵地。

提倡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所谓民主,就是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反对专制和独裁,反对封建的伦理道德。所谓科学,就是指自然科学和科学观点,提倡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在《新青年》杂志上,经常刊登一些宣传科学知识、破除神鬼迷信的文章;介绍一些西方资产阶级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陈独秀坚决提倡民主和科学──“德赛两先生”。由于提倡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很快就指向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基本内容的孔子学说,举起“打倒孔家店”的大旗。在政治上,对封建独裁政权,对复辟帝制的袁世凯,对鼓吹复古主义者,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新文化运动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主义进行了空前的沉重打击,它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加速了人们的觉醒,尤其是促使青年知识分子去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杜威来华初期,正值中国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也是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文化的新文化运动。在此期间,《新青年》杂志继续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反对旧道德、旧文学,提倡新道德、新文学;介绍西方的民主政治、科学思想和文化教育,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从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扩大了中西文化、教育、学术的交流。杜威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中应邀来华访问、讲学的。

由此可见,当时一批有识之士邀请杜威来华访问、讲学,是为了发展中国文化教育的需要;杜威能够欣然接受这次邀请,也不是偶然的。他期望对历史悠久的中国能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对中国发生的新变化怀有很大的兴趣。其结果,杜威的中国之行,对中国知识分子和文化教育、学术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对杜威本人的社会、政治观点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来源:《杜威论教育与民主主义·序》人民教育出版社)

《杜威论教育与民主主义》杜祖贻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章


教师资格外国教育史:儿童思维教育中的天赋资源
教师资格外国教育史:作为民主主义共同体的学校
教师资格外国教育史:作为探究方法的理智
教师资格外国教育史:杜祖贻和《杜威论教育与民主主义》
教师资格外国教育史:杜威来华前后国内文化背景
教师资格外国教育史:本项研究之问题
教师资格外国教育史:杜威关于教育过程的概念
教师资格外国教育史:杜威的著作
教师资格外国教育史:杜威哲学中的理智方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