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来临 谁为大学生勤工俭学撑起保护伞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10:15 15:22:05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寒假来临,一部分大学生选择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度过假期。近日,记者在高校采访时发现,选择校外勤工俭学的学生中不少都有被骗经历,被骗形式多样。那么,他们是如何受骗的?如此勤工俭学给他们带来了什么?谁来保护这些学生的利益?对此,我们进行了采访。

  种种陷阱需设防

  陷阱一:小陈是太原理工大学研一的学生,为了给家庭减轻负担,去年暑假一开始,他就和几位同学在千峰路一家教中介公司登记了求职信息,工作人员应允可以马上为他介绍一份合适的家教工作,并交纳“中介信息费”50元。钱交了,然而两个月的假期,却让他无比郁闷。

  原来,中介公司给小陈介绍的第一条家教信息的电话,小陈根本联系不上。随后,中介又给了他第二条信息,对方又说已经找到老师了。接着,中介又介绍了第三条、第四条……仍然无果。此时,两个月的假期已到,小陈和许多同学们遇到的情况类似,大家方知中介提供的都是虚假信息,他们每个人交的50元中介信息费打了水漂不说,还白白浪费了两个月的时间。

  陷阱二:小严和小马是某高校大二的学生,去年11月一个星期六的早晨,他们和附近几所高校共20余名学生一起,在我市大南门附近一家手机大卖场做宣传促销,向行人散发传单、介绍产品等,每人给30元。“从早晨8点开始一直工作到晚上6点多,饭都顾不上吃,那天天气还特别冷,可是30元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少了,快够一个星期的饭钱了,所以我们坚持了下来。”小马说:“可是,卖场的经理说,在促销过程中遮阳伞被城管没收了,最终我们一分钱也拿不上。”在寒风中站了10多个小时,一分钱没拿上,还被经理数落,小严觉得很委屈。

  陷阱三:把大一新生作为“下手”对象,山西财经大学学生会的小牛介绍,有时会有些推销的人冒充学生混进大一宿舍,掏出一堆类似于化妆品、录音机的东西,给他们“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并告诉大一学生“通过推销,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把原本只值100多元的东西,800元卖给学生,还说是给学生的优惠价。最终,学生将“血本无归”。

  还有的人打着勤工俭学的幌子,使在校生误入传销陷阱;以高薪招聘的方式,使在校生难辨真伪……

  屡屡受骗找原因

  对一些高校学生处和在校生的调查中发现,在校生选择校外勤工俭学,从事兼职,除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想缓解家庭经济负担外,还有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是为毕业后的就业预热,他们试图通过实践的方式,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多的学生是两者兼有,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边赚钱边实践。另外,虽然学校本身也提供了不少勤工俭学岗位,但由于岗位相对较少、岗位工种单一等,无法满足学生需求。这些原因促使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社会。

  与此同时,在求职过程中,不良商家利用大学生打工心切,阅历较浅,设下形形色色的陷阱,涉世未深的在校大学生便成了他们的瓮中之鳖。

  “很多学生受骗后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不和学校说,也不报警。”太原师范学院学生处负责人说。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欠缺的大学生们就是这样给诈骗者提供了机会,形成恶性循环,受骗的学生“前赴后继”。

  谁来撑起保护伞

  目前,包括研究生在内,我省高校在校生约36万人,少部分人有过勤工俭学经历。而我省还没有一家由政府提供的学生校外勤工俭学中介机构,学生一旦受骗,就只能自认倒霉。对此,山西并州律师事务所的吴澄律师表示,在选择打工时,应首先确认用工单位是否有法人资格,是否有工商、税务部门颁发的合法营业执照,是否有固定的营业场所,招工单位是否有招工权。勤工俭学时要争取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协议,通过契约关系明确权利和义务。而一旦发生争议协商不成,可依据《民事诉讼法》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

  另外,吴律师也表示,并非学生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就能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学生在校外勤工俭学缺少有效的组织,学校应该担负一定责任。同时,社会也应给予关注,类似于中介机构,应该纳入社区,或者劳动、工商部门管理。



相关文章


大学生实习要工资引争议
毕业生就业薪酬报告出炉 IT行业拼不过金融
大学生实习要不要工资 专家:按劳获酬合法合情
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结果揭晓
假期来临 谁为大学生勤工俭学撑起保护伞
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
福建:毕业生就业通道何时能畅通无阻?
就业难是因为不愿离开大城市
高校薪水排行热炒 盲目轻信易被误导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