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大”非就业率之“大”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10:15 15:26:12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重,政府应该尽快从源头介入,对高校招生进行宏观调控”。在“两会”期间,浙江省人大代表吴雷廷建议浙江省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行“三个适度挂钩”制度,从总量上考虑各专业、各层次的结构比例,根据各专业就业率情况来作出适当调整,对于需求一般、就业率低的专业应从招生总量上适当减少或停招。(2月4日《今日早报》)
  

“就业压力大,政府要调控”这个方向没有错,问题是怎么调控,在哪里突破,吴代表的建议似乎有些离题,尤其是把“就业率”的大小作为一个高校专业的存留更是不妥,当然如果吴代表所谓的大学仅仅是指职业大学或者职业学校那就罢了,但如果是指一些综合性的大学,那就十分谬误了。
  

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而在于他在大学时代所获得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这些能力将构成一个人整体的人生底蕴,从而也必然会使他的人生积累跳跃的动能,即使他暂时不能就业,这种动能也会被不断的累积,直到有一天会爆发,然后跳跃出去。
  

吴代表希望根据“就业率”来设专业,让大学生都能就业的初衷无可厚非。但显然是把大学矮化了,如果那样,大学跟技校也就没有什么两样了,顶多也只算是一所规模更大的技校。而且就专业技能而言,大学生肯定还比不过技校生的。因为技校车工专业的学生第一节课可能就要进入现场感受,而假如大学开设了车工专业,肯定要用两年来研究车工的社会使命、职业道德、历史演变和学术分类。而等大学生四年毕业之后,技校生已经成为熟练工了,到哪里去找岗位。话又说回来,一个机电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操作、维护一台进口机器,但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熟练技工也照样可以操作,甚至比大学生操作得更好;一个外语系毕业的大学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可是,一个跑到外国卖了几年打火机的人也能说流利的外语,而且更会沟通。
 

 另外,根据“就业率”来设置专业容易滋生许多就业率弄虚作假的丑闻,去年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在此不再列举。因此根据就业率来设置专业显然不可行。

  那么吴代表应该建议什么呢?笔者说几个议题,一是政府提供公平的就业环境,必须打破垄断行业“传宗接代”的家族世袭制,在某些垄断行业,没有“亲爹、干爹”关系很难进入,这是导致许多大学生无法就业的因素之一;二是必须给高校更多的学术自主权以提高质量,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上面谈到的那几个基本的“大学能力”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或许还有欠缺;三是给大学生创业予以大力支持。这几点如果能够切实做到,大学生就业难或许稍有缓解。

  有一句话大家都已耳熟能详:“大学之大非大楼,而在于大师。”同样的道理,“大学生之大非就业率之大,而在于得遇大师,大开眼界和人生之境界。”除此应该没有他解。(



相关文章


学生包车高校赚黑钱 老板称曝光正好做宣传
7大学生签约家政公司 回访“大学生保姆”
广州:创造条件让更多市民就业、创业
高职毕业生就业卡在校企“时间差”
大学之“大”非就业率之“大”
温家宝总理:把最有才华的学生培养成教师
南京空乘专业招生火爆
“北京市首批自主创新产品”日前公布
苏州设立政府型创业投资基金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