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12:11 11:35:48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width="100%"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7" style="BORDER-COLLAPSE: collapse"> 名称Ⅱ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所属科室肾内科 病因

一、原发性 家庭性或散发性。
  二、其它遗传性疾病 肝豆状核变性,碳酸酐酶缺乏,胱氨酸病及lowe综合征(脑-眼-肾综合征)。
  三、药物及毒物 如铅、镉、汞、铜等中毒,长期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过期四环素、注射精氮酸、赖氨酸等。
  四、其它疾病 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发性骨髓瘤、干燥综合征、自体免疫性肝炎、移植肾排异反应、维生素D过多等。
 

临床表现 一、有高氯性酸中毒,尿PH值可降至5.5以下,可有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本征在酸中毒时,尿可呈酸性,铵离子生成不受影响,可减少钠、钾、钙的丧失,虽酸中毒可致骨质脱钙,尿钙排泄,但引起骨损害及肾石症者少见;因到达远端肾小管的离子增多,与钾交换增多,仍可出现低钾症。
  三、典型患者尿中尚可有葡萄糖、氨基酸、尿酸及磷酸排泄增加,而表现为范可尼综合征。
诊断

临床表现为正常阴离子间隙性慢性酸中毒、肾小球滤过率正常、低钾等为主要诊断依据。尿pH特点为:当血HCO-3水平下降,但>15mmol/L时,pH常>5.5;但当血HCO-3水平继续下降而<15mmol/L后,pH反而可下降至<5.5。这是因为当酸中毒时,血HCO-3水平下降,滤过HCO-3也渐减少,此时近端肾小管可以将比正常为少的量的HCO-3大多重吸收,而到达远端的HCO-3较少,该处小管泌H 制造NH 4,因此尿pH呈酸性。一旦补充HCO-3后,血HCO-3上升,滤过的HCO-3也增加,近端肾小管不再能充分重吸收,大量HCO-3到达远端,尿液pH明显上升。停止给HCO-3后,酸中毒可以很快又出现,尿pH则又可下降。在确定诊断时可进行HCO-3排出分数测定,计算公式为:

HCO-3排出分数=〔HCO-3〕尿/〔HCO-3〕血/〔肌酐〕尿/〔肌酐〕血上述值>15%可确诊为近端RTA。

假如同时发现氨基酸尿、尿磷排泄过多等等,则提示有弥漫性损害。

治疗

主要为纠正酸中毒,每日需给碳酸氢钠3~6g,以补充尿中丢失量。通常情况可用枸橼酸钠、枸橼酸钾混合溶液,其中枸橼酸钠代谢后生成碳酸氢钠、钾盐,可纠正血钾过低情况。噻嗪类利尿剂可使细胞外液容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滤过的碳酸氢也减少,可部分改善酸中毒。骨病严重者可试用维生素D制剂。



相关文章


肢端肥大症和巨人症
Ⅱ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Ⅰ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