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脓肿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12:11 11:46:46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width="100%"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7" style="BORDER-COLLAPSE: collapse"> 名称盆腔脓肿 所属科室妇产科 病因 众多不同的病原体可以引起盆腔炎,这些病原体的到达盆腔生殖器官或组织可以经由以下几种途径:
  一、经血液传播 众所周知,大多数的盆腔结核感染,其结核菌是由肺或其他器官的结核灶经血液传播的。较罕见的流行性腮腺病毒所致的卵巢炎也是经血液传播,血吸虫卵之沉积于输卵管,也是血行感染的结果,而全身性的菌血症亦可导致盆腔炎症。
  二、经淋巴传播 盆腔结缔组织炎,包括子宫旁炎,多与宫颈炎症有关。严重的宫颈炎,如宫颈癌所引起的炎症,往往通过淋巴而感染盆腔结缔组织。由于宫颈及***损伤而引起的炎症,也常导致盆腔结缔组织的感染。丝虫病亦可通过淋巴管而引起盆腔急性淋巴管炎甚至盆腔器官炎症,但这种情况较罕见。
  三、直接蔓延 弥漫性腹膜炎、阑尾炎,以及急性肠憩室炎均可直接影响盆腔生殖 器官。经腹进行的妇科手术,尤其是伴有结肠损伤时,可引起严重的盆腔感染。严重的直肠感染时,细菌亦偶可穿过***而直接感染盆腔器官,即使是较简单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亦可导致***残端上部的盆腔结缔组织炎。经***进行子宫切除术,则更有此种可能。
  四、上行性感染 绝大多数盆腔炎系由***内的病原体沿粘膜上升而感染盆腔器官。不仅淋球菌是沿粘膜上升至输卵管,其他病原体也是如此。动物实验证实结扎输卵管即不再发生输卵管炎症。在正常情况下***及宫颈外口寄生有大量致病菌,但由于处在强酸性的环境中而不致病,宫颈内口以上则是无菌的。宫颈管经常为粘稠的粘液所堵塞,成为有效的屏障使***内的细菌不易上升至宫腔而致病。一旦***内的酸碱度发生改变或宫颈管的粘液变得稀薄或消失,则***内的细菌即可上升至宫腔。月经来潮时宫颈粘液被冲出,月经血中和了***的酸度,有利于***菌丛的活跃与上升。原仅停留在前庭大腺或宫颈处的淋球菌常在月经后沿粘膜上升而导致输卵管炎,即此之故。
  近年来,对***细菌上升的机理又有新的阐释,认为细菌的上升可能与以下三种因素有关:
  (一)精子可成为携带病原体的媒介 近年来,一些国家的临床工作者注重到有些盆腔炎患者是有性交频繁或乱交史的已婚或未婚青年妇女,但并无性病感染,因而认为盆腔炎与过频的性生活有关。另一些作者则通过电镜检查在精子头部发现有大肠杆菌、淋球菌、支原体、弓形体或巨细胞病毒等可致病的病原体,而当精子通过宫颈屏障进入宫腔及输卵管时即将这些病原体带入而导致炎症的发生。
  (二)滴虫可作为媒介 一些学者在子宫腔、输卵管腔甚至在盆腔液中发现滴虫的存在。由电镜检查发现在滴虫的表面附着有大量细菌;在培养滴虫时可同时培养出大量革兰氏阴性或厌氧菌。这些事实更新了旧的概念,熟悉到滴虫感染并非是一种仅产生瘙痒而无足轻重的炎症;滴虫很可能是一种可携带其他病原体上升到宫腔及输卵管引起炎症的重要媒介。
  (三)被动运输 有人发现在***内放置的炭微粒可于短时间内进入宫腔甚至输卵管,认为子宫的收缩以及横膈呼吸运动所引起的腹腔负压可将***内的微粒吸入宫腔,因而推论出存在于***内的病原体也可能被这种负压吸入宫腔,从而导致盆腔炎。
  但这些对盆腔炎发病机制的新概念尚有待在今后更大量的研究工作加以充实。
  近年来,宫内避孕器的应用已成为最重要的节育措施之一,有关宫内避孕器的安放与盆腔炎的发生之间有密切关系的文献报道愈来愈多。据国外的大量统计数字表明安放宫内避孕器的妇女,其盆腔炎的发病率约5~10倍于不安放的对照组,炎症多发生在安放的初期。放线菌是较常见的致病菌。安放盾形或带尾丝宫内避孕器的妇女,盆腔炎的发病率又明显高于安放环形避孕器者。另一有意义的观察结果是采用***隔或宫颈帽避孕的妇女,其盆腔炎的发病率则低于用药物避孕者。这些事实说明宫内避孕器确系导致盆腔炎的重要诱因,而在性交时加一道宫颈屏障(采用宫颈帽、***隔)可以减少上行性感染的发生气会。
诊断 大而位低且能触之有波动感的盆腔脓肿,其诊断一般无困难,必要时还可用穿刺吸引法,如吸出脓液,诊断即可确立。如有可能,应将脓液作普通及厌氧菌培养,以明确病原体的类型。
  位置较高的宫旁炎性包块,单凭妇科检查甚难确定包块是否为脓肿,而进行***后穹窿穿刺亦不安全,须借助于辅助诊断方法:
  一、超声检查 临床上怀疑为脓肿的包块,用超声检查,可以发现包块内有多种回声区,提示包块内有液体(脓液)。此法为非损伤性检查,简便易行,可靠性可高达90%以上。
  二、放射性同位素扫描 近年来有人采用67镓或111铟标记的白细胞作扫描以诊断腹腔脓肿,取得较高的准确率,应用111铟作扫描,准确率可高达85~100%。但目前临床上尚少应用。
  三、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应用此法以诊断腹腔脓肿可获得100%的准确率。但此法费用昂贵,目前尚不能普遍应用。
治疗 一、抗生素治疗 长期以来对盆腔脓肿的治疗主要依靠切开引流或将脓肿切除。由于广谱抗生素的不断出现,主要应用抗生素已成为另一种对某些盆腔脓肿的有效防治措施。
  选用的药物应对厌氧菌(尤其是脆弱类杆菌)有效而且最好是广谱药。目前常用于治疗盆腔脓肿的药物是氯林可霉素,灭滴灵以及第三代的头孢菌素,如噻吩甲氧头孢菌素(cefoxitin)等(用药剂量见前)。厌氧菌对组织的破坏力甚大,使局部血循环受到损害以致药物很难达到病灶处。但有人发现氯林可霉素在脓肿内可达到较高的浓度,这是由于多核白细胞可以将此药带入脓肿中,从而使其发挥有效的作用。
  药物的应用一般仅限于治疗较早期的输卵管卵巢脓肿。所谓治疗有效是指症状消失或缓解,体温降至正常、包块缩小且触痛已不明显。据报道药物治疗的有效率可达70%左右。但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是否可达到根治目的,即包块完全消失,脓肿不再复发,则尚无定论。如经药物治疗,虽取得疗效,但所遗留的包块尚大时,常需再用手术将病灶切除。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必需随时警惕脓肿破裂的可能。如脓肿忽然发生自然性破裂,脓液大量溢入腹腔中,可以危及生命,此时必须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二、手术治疗
  (一)切开引流 对位置已达盆底的脓肿,常采用后穹窿切开引流方法予以治疗。脓液大量引流后,患者的症状可以迅速缓解。有人主张将后穹窿切开后可放置较粗的橡皮管,上端直达脓腔,下端留在***内,但如切口较大引流通畅,则不必加用橡皮管。亦有人主张用空针接注射器向脓腔内注入抗生素,反复吸、注亦可达到引流的作用。在应用引流法的同时可加用抗生素口服或肌注。
  此种方法对治疗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所致的脓肿,尤其是对子宫切除术后所形成的脓肿,效果较好,一旦脓液全部引流,患者即可达到治愈的目的。如系腹腔内的脓肿,则引流只能达到暂缓解症状的目的,常需在以后剖腹探查将病灶切除,其时盆腔组织的急性炎症阶段已过,手术可以比较安全易行。
  (二)手术切除脓肿 不少人认为除可以很轻易经***引流的盆腔脓肿外,其他各类腹膜腔内的脓肿,包括输卵管积脓、卵巢脓肿以及输卵管卵巢脓肿等,进行手术切除是最迅速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入院经48~72小时的抗生素治疗后即可进行手术。
  手术范围应根据患者情况而定。患者年轻、尚无子女者,应仅切除患侧的子宫附件,如对侧附件外观尚可,应予保留,使患者有生育的机会。如患者已有子女,且年龄较大,则应作双侧附件及全子宫切除术,使不再复发。如术时发现双侧附件均已严重破坏,则不论患者年龄大小均宜将双侧附件及全子宫切除。年轻者术后可用雌激素治疗以减轻人工闭经障碍。
  采用此种方法除可以迅速取得疗效外,尚可避免脓肿破裂所引起的严重后果。但即使在术前采用抗生素治疗2~3日,手术时仍应注重操作轻柔,避免伤及肠道,或使脓液大量溢至腹腔内。



相关文章


盆腔脓肿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