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关于德国留学打工政策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12:13 17:04:15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在德国读书期间原则上是允许打工的,但不允许一年四季都去打工。持短期签证学习语言的不许打工。在打工方面,要看你拿的是什么签证(签证上给你加的是什么样的注)。一般的规定是假期中可以打工。但有的签证上也会不加规定。不加规定的,平时打工每个月有时间限制(劳动局说是每周八小时,或全年不超过三个月)。学音乐的学生比较受惠,签证上会写上“可以参加音乐演出方面的工作”。德国全国大多数地方掌握得差不多。但有的地方比较松,比如柏林,有的地方又特别的严,比如乌帕塔尔。  

  留学生在德国假期打工,尽管你打的是短工,但你的老板也要像对待其他的工人一样,给你提供同样的待遇,即老板除了给你工资外,还得扣除工资税,团结费等。当然,若你有社会保险的义务,老板也得从你的收入中扣除社会保险费(如退休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将之转到财政局或医疗保险公司。一般情况下,留学生打工开始前必须将税卡交给老板,若你还没有税卡,可以到乡政府(einwohnermeldeamtdergemeinde)要求他们(免费)给你。比如,你要领取一九九九年的税卡,那你们必须是在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日以来第一户口(hauptwohnsitz)就在所在乡,若你九月二十日以后才新搬家到所在乡,那你一九九九年的税卡应该在原来所在的乡领取。当你得到税卡的时候,还得到一本关于德国政府税收政策解释的小册子。这里要提的是,税卡上登记的税级(steuerklasse)特别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你每月被扣税的多少。一般来说,税级的情况是这样的:

  税级1:未婚,离婚者。

  税级2:未婚,离婚者但至少有一个小孩者。

  税级3,4和5:结婚者。  

  从中可以看出,未婚者几乎没有别的选择,相反结婚者选择的余地则很大,选择哪个税级,这主要看哪种对你有利。  

  你要了解的是,官方给的税卡是一年有效的,如果你是短期打工,可能被扣的税会超过常规,不过这不要紧,年终你可以到财政局申请平衡(jahresausgleich),把已经缴纳的税要回来。这里我要告诉中国留学生的是,若你打工满足一个月的时间,老板必须给你支付度假钱(urlaubsgeld)和圣诞过节费(weihnachtsgeld),有些老板很苛刻,也实在因为很多中国留学生不懂,所以老板拒绝支付这些费用,但你可以据理力争,跟老板要。留学生打工,从工资中扣除的7。5%团结费,在年终也可以从财政局那里要回来。  

  在雇佣关系开始前,你必须把税卡交给老板,在雇佣关系结束,老板将税卡归还你,在税卡的背后已经写清楚,你打工其间的总收入多少,被扣的税多少。从1996年起(steuergesetz96)对于单身汉来说,要比往年的优惠得多,因为它给的最低生存线比过去要高得多,而且95年以前的在在这方面的规定已经被取消。比如,一个学生在假期打工,他未婚,税卡上税级1,若他平均每月的收入才1476马克,他不用交任何工资税,因此也不用交团结费。以上的情况,你把税卡交结老板,老板在你打工期间按规定扣除你的税,然后你再找财政局把税要回来。还有另外一种做法,因为你打的是短工,也可以由老板估计工资税额(lohnsteuerpauschalierung),税卡不必交给老板,由老板向财政局负责。在下列的情况下,你的收入不用先被扣税:  

  你只是偶尔打短工,你连续工作不超过十八天(周末,节日不算).你在工作时间内的工资不超过120马克.你在工作时间内平均每小时工资不超过20.65马克.如果是每月支付工资,那么每月的工作时间不超过86小时,在打工时限内每小时工资不超过20.65马克。  

  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退税时,财政局考虑了你为了工作而产生的费用(werbungskosten),一般定为2000马克,若你的确费用太高,可以提出证据。比如居住地与工作地点距离太远,若你用自己的汽车,按每公里0。70马克算,若你找工作时费用太高,比如花费的邮票,电话费,汽油费(若你用自己的汽车,按每公里0.52马克算)。或你为了工作,要买工作服或用具,这些费用在向财政局申请平衡时,若你有证据,财政局都会考虑。  
  留学生在假期里打工两个月,有的州规定三个月,比如巴伐利亚州,不论他得到报酬有多高,都不与社会保险有任何关系,但若超过两个月,必须交社会保险。



相关文章


哥伦比亚将21名中国学生全奖赴哥
赴加留学 金融专业就业前景好
老外对中国留学生的建议:学文化而非语言
美国教授认准推荐信的权威标准
热点关注:关于德国留学打工政策
怎样选择3000多美国高校
海内外大学频重金掐尖 尖子生受优待
澳洲TOP商学院师资比较
大三学生申请英国硕士的时机和注意事项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