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格罗斯:年轻人应该敢于挑战权威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12:13 17:45:24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新华网电 (张乐 邓国芳)"获得诺贝尔奖我并不惊讶,但我惊讶的是在2004年获得!"面对记者的提问,正在浙江大学进行学术访问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新帅"大卫 ? 格罗斯(David ,J. Gross)微笑着说。一句诙谐幽默的作答,将埋头科研30多年的清贫、寂寞和辛酸轻轻带过。

初春冷雨乍歇,杭州用柔和的暖阳再次迎来她阔别两年的朋友――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大卫 ? 格罗斯教授。而故地重游,已是"物是人非"。曾获物理学大奖无数却始终无缘诺贝尔奖的格罗斯,终于在2004年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项至高荣誉揽入怀中。

64岁的格罗斯被誉为量子色动力学的奠基人,是公认的现代物理领袖人物之一,菲尔兹奖得主威腾(Witten,Edward)、诺奖得主维尔切克(Frank Wilzeck)皆师出其门。他本人也因于上世纪70年代发现了粒子物理的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荣获200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对于这份迟来30多年的重量级"礼物",格罗斯并不惊讶:"我听到消息的时候正在睡觉,获得诺贝尔奖我并不惊讶,因为这只是什么时候拿到的问题。"自信和对物理学的执着溢于言表。

"21世纪影响世界的应该是物理!" 格罗斯说,与中国的情况一样,很多美国的年轻人热衷于法律等热门专业,并对商业性的科学研究感兴趣,因为这意味着学成之后可能可以赚到很多的钱。但这种并非明智的选择。"基础科学是一切学科和社会文明的基础,不可偏废。聪明的人应该选择基础物理研究!"

在格罗斯看来,物质的追求没有底限,生活只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就可以了。他认为,"最好的生活就是你能追求自己的想法,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拥有无穷的乐趣。"对他而言,钻研物理,就是自己最大的乐趣。

尽管30多年后才得到这个奖项,但他并不觉得这是迟到的安慰。"诺贝尔奖不会轻易颁给一个人,尤其在基础学科领域,需要时间来验证真理,短则10年,长则30年。"获奖也不是自己惟一的追求。"你知道爱因斯坦从来没有得过诺贝尔奖,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公认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与自己的学生一起站在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这是2004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大会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对于年轻学子,格罗斯深情寄语:"年轻人应该敢于把目标定得高远,敢于挑战权威,敢于雄心勃勃!"他告诉记者,如果没有30多年前的大胆设问和勇于挑战,30年后他和他的学生维尔切克也不会站在诺奖的领奖台上。他很高兴发现,到美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已经开始由30年前单纯的"刻苦""听话",变成如今的敢于质疑和发问。格罗斯为这个可喜的变化欣喜不已。

正因为此,格罗斯对在中国传播物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两年前的夏天,他带着对杭州情有独钟的妻子来到杭州参加浙江大学弦理论国际会议,并由此萌生了来中国传播弦理论的想法。此次杭州的一周之旅,他特地安排了三场不同内容的演讲,而2月22日上午在浙大玉泉校区的弦理论课程演讲,更是点燃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物理的热情。另外,记者从浙大数学中心获悉,格罗斯教授的助手――国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斯特罗明格(A. Strominger)也应邀于1月31日至6月20日在浙大从事为期5个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拿了诺贝尔奖之后,人们都惊奇我没有改变,还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做该做的事。只不过,每到一处前来采访的记者多了,平时睡觉的时间少了。"格罗斯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描述了诺贝尔奖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诺贝尔奖把我放到了台风的中心,我有些身不由己。希望台风能够慢慢降下来"。



相关文章


赴澳留学五大误区 (2)
维伯国际教育留学招生咨询会圆满闭幕,留学服务七月可获重大优惠
去里昂看漂亮的墙
学一口澳大利亚英语?
诺贝尔奖得主格罗斯:年轻人应该敢于挑战权威
国内部分发达的地区对海外留学人员的吸引力日益增大!
洋文凭纷繁芜杂 教育部不认六种
京城“海归”抱怨免税汽车不好买
赴德留学落空 北京31名学生起诉中介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