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2007年《政治》没背考了80分的心得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12:26 17:07:42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过研的同学大都听过这句“名言”:“学政治,光靠背是不行的,但不背是万万不行的。”但作为07年考研大军中的一员,我有着不尽相同的经历和体会。我没有专门背过任何知识点和题目,在最后的考试中,我取得了80分的成绩。当然,这个成绩并不高,这里面有许多经验和教训。我今天写这个帖子的目的就是把我这些经验和教
训与大家分享、交流,希望对后来人有所帮助。

  首先必须申明三点:第一,我没有背政治,并不是我当时的主观决定,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冲刺阶段,数学和专业课的压力已经不允许我留给政治什么时间,不背这种做法本身并不具有普遍性,也决不值得效仿。其次,不背绝对不意味着不学。恰恰相反,我觉得政治是一门需要平时用功的学科。只是和数学、英语相比,它比较简单,需要的时间相对较少,相对于其他科目而言,政治拿分是最有效率的。我尤其要强调的一点是,政治是一门以理解为基础的学科,如果不理解,注定不会有满意的成绩。第三,我的经验原则上可以应用于一切学生,因为考研复习之前,我的基础和大家一样,都是0。

  我在政治上大概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从9月起,到十一月初。每天用饭前饭后的一点零碎时间。具体的学习方法是这样的:准备工作:红宝书一本,习题集一本,还有下载的视频或音频(关于这些资料本身的作用和选择,我会在接下来的几段分别讲)。第一步:略读。略读红宝书一遍,然后略读习题集上的题干(注意:只读题干)。第二步:听课,也就是视频或音频,在红宝书上作笔记,把重点和红宝书没有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同时,把读红宝书的成果进一步细化。第三步:做题,查错。疑点、难点返回红宝书细读,再有疑点、难点就返回第二步,有选择地重听课件。这个过程听起来复杂,实则有效。经过这三步,我对政治每科都形成了知识架构,而且,客观题一般情况下对我已经形不成障碍(后来考试前没怎么复习,忘了不少,寒!)。

  关于辅导班。网上关于辅导班的讨论很多,但对于初次考研的同学来说,仍然会有如下误解,即辅导班的作用就是划重点、押题。我觉得,辅导班的作用只是加深对知识本身的理解,提供一些思路上的指导,仅此而已。也许你要问,那我上辅导班有用吗?我可以肯定地说,有用。当然,如果你平时基础足够好,或者像网上一些牛人一样理解力超强,自己看书就能考90分的话,你是不用上辅导班的。但如果不是的话,我建议你还是听一听,报名是完全不必要的,网上免费资源有的是,而且可以自由选择课程,自由安排时间。

  关于辅导班老师,总的说来,哲学和政经要听讲的好的,邓论和毛概要听押的准的。哲学我强烈推荐李海洋。他的课可以让你一开始就对这门学科有一个整体的理解,而这对学习哲学是相当重要的!我建议李海洋的强化班和冲刺班一起听,这样会感觉更好,冲刺班听去年的完全可以,哲学的变化不会太大。听完的感受是条分缕析,都可以归结到自己的知识系统中,很好很好。很多人喜欢张俊芳,她的课我也听过,总体来说感觉学起来比较累,好像把本来连在一起的知识分成一个一个背诵点了,当然,通俗是够通俗了,还是不喜欢。鲁生的课也听过一些,尚可。政经,我听了两个老师的:包仁和徐之明。我的看法是最好两人的课都要听。包仁的课系统全面,应试价值很高,但是风格比较枯燥.而徐之明的课生动幽默,有深度,有水平,是我喜欢的风格。两人的课有互补的效果。至于毛概和邓论,随便哪个老师吧,总体感觉听老师的都不如自己看书。另外,齐鹏飞的毛概和包仁的邓论千万不要听,一点用处也不会有的。(齐侃的内容和知识点毫无关系,包的邓论重点太多了!)

  关于资料的选择。网上同样有很多针对红宝书的讨论。我用的感觉是尚可。其实,市面上各种讲义、教程的篇幅都和红宝书差不多,坦白地说,这个篇幅,知识点不可能全。即使再厚些的书也不可能全。但覆盖率一定可以达到95%以上(除当代和时势)。所以,如果你不是想考90 ,用任何一本都是可以的,但是红宝书可以减少你时间资本投资。如果你想考90 ,我觉得应该看高教社的《考试分析》(不是红宝书),加高教或人大的课本。其实我在十一月以后,知识点基本已经打通了,看任何一本书感觉都是一样的。

  关于习题集。我当时用的是徐之明的《梯度实战训练题全集》。选择的初衷是这本书政经部分真的很爽很爽。虽然偏难,但做完之后绝对有高屋建瓴的感觉。此书的缺点有二,一是第一部分没有解析(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直接导致我开始不得不从第二部分开始看).二是哲学部分超烂(晕,好像总的说来是买打眼了)。因为哲学超烂,后来我又买了恩波的1200题,那本哲学还不错,推荐。但是政经不推荐。关于总的习题数量,我觉得客观题1500——2000道是合适的。但市面上无论是1600题、2000题还是2200题我都没做过,不便评论。至于毛概和邓论,每本都差不多,邓论我印过肖秀荣讲义里面的题,挺基础的,不过确实不错。

  关于押题。有人说应该信,有人说不该信。我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客观题考的都是知识面,说押中多少都是骗人的。但主观题有所区别。我考试前买了肖秀荣的四套卷,考试时发现,五道大题(当代那道看都没看)中有四道被他押中了,不愧是命题组下来的。事实上,对大题的复习一定要有针对性。比如,肖秀荣暑期给了十五道重点大题,和最后四套卷里的题并没有什么区别。这说明,不要相信所谓信息,但命题绝对是有规律可循的。还要澄清一个观念:不是谁讲得好,谁押题就准(如徐之明、齐鹏飞押题,用李海洋的语气说就是:他们押的题啊,我说啊,真有后现代风格啊!),相反,讲课很垃圾的人押题也许会准(肖秀荣的课就基本属于不能听的那种)。

  关于最后冲刺,我其实是最没有发言权的。因为当别人都在狂背政治的时候,我却不得不在数学和专业课的题海里苦苦挣扎。但还是有一些微薄的体会。一是关于冲刺班,如果你不是那时才刚刚开始看政治,可以说,冲刺班的作用是0!押题也不准,知识点串讲也不全,毫无必要,浪费时间。但第一轮听强化班的时候,可以结合去年的冲刺班听一听,主要听答主观题的技巧,还是很有益处的。如果你平时复习的还可以,应该针对自身特点制定复习计划,比如说,系统地做一些以前错过的题,再整理一下做大题的思路(李海洋的冲刺班总结的就很好),当然,适当的模拟也是必要的。至于背诵,我觉得一定要有针对性,像启航20天20题那种人人都背的资料,我倒觉得不如肖秀荣四套题来得实在。并且那些资料往往思路过于复杂,有误导你的可能。当然这些都是我当时的愿望,没有实现。我唯一比较庆幸的是,听了李海洋的答题方法,买了肖秀荣的题。即使这样,肖秀荣的题也只是混个脸熟而已,没有真做。

  关于答题技巧,我觉得客观题是没有什么特殊技巧的。做客观题的水平取决于平时的积累,一方面是知识的积累,一方面是答题感觉的积累。到了考场上,感觉通常就是:会的题就直接往上写,而不会的基本是打死也写不出来,尽早处理掉。还有个别题是本来会,因为缺少系统复习,后来忘了,相当郁闷。郁闷也没有用,想是想不出来的。所以平时的复习一定要全面到位。主观题则不同。答主观题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白题目让你答什么知识点,至少也要有一个大致的方向。这一点解决了,具体知识倒相对来说没有这么重要,只需要按感觉往下写就可以了,每个知识点写3-4行,然后重起一段写下一个知识点就OK了。命题造句。这一点我的经历可以证明:我是提前一个小时交卷的(因为没做过模拟题,时间没控制好),有的大题写满了才发现某某要点再写上这样两句话就更好了,可试卷上已经没有空白,只好放弃。考完本来以为大题要往下拖分,可没想到的是,真正往下拖分的恰恰是客观题。这说明,真正决定你分数档次的还是你平时的积累。

  以上就是我政治复习和考试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希望与朋友共同交流,探讨。



相关文章


考研经验:2007年《政治》没背考了80分的心得
10月10日起考研网报 选择报考点有讲究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