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风雨:我们见证的高考改革和试验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12:27 14:48:19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高考恢复30年来,大大小小的改革试验一直在进行中。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加干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14次改革。如果计量标准更细化,如果把各地的试验也加入的话,还不止。

这些改革,涉及招生方面和考试方面,大概在四个层次上进行,一是制度层次,如高招并轨、自主招生、网上录取等;二是形式改革,如考试组织主体的变化、分层考试的尝试;三是科目和内容改革,如3+X改革、英语加试听力等;四是技术层面的改革,如标准化、考试时间调整等。

这些改革试验,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有的还在成败未知之数。有的我们至今享受着成果,有的已经消逝在历史的烟云中。但无论如何,曾经踏出的每一步,都会有印记,都有它的价值。它们见证,中国的高考改革,一直在努力向前走着。

那些留下的我们至今享受成果的

特殊专业招生:统考+单考

时间:1984年

内容:特殊专业(艺术类等),采取各院校专业考试和国家统考相结合的形式招生录取。

范围:全国

影响:以统考保证考生基本文化水平,单考适应专业的特殊需要,保持共性、照顾个性的考试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选才的科学性。但有考生投考负担加重,考试管理不规范,招生考试舞弊等问题。

标准化

时间:1985年

内容:高考标准化改革由广东省率先试验,当年进行英语、数学两科的标准化考试试点。

范围:到1988年,这项改革试验扩大到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5个学科,英语科则扩大到全国17个省区市,涉及100万考生。1989年,全国推行。

影响:加强了高考命题的科学性和可控性,减少了考试误差。

并轨

时间:1994年全国37所重点院校试点。

内容:改变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委培生、自费生双轨并存的局面,统一标准统一政策并轨招生。

范围:1997年全国所有高校基本完成招生并轨和学生缴费上学改革。

影响:从新中国成立到1988年,中国高等教育一直是“免费的午餐”。并轨招生后,高校学费开始增加。大学毕业不包分配、自主择业的新观念逐渐被普遍认同。

网上录取

时间:1999年

内容:考生档案电子化,并通过中国教育科研网传送给招生院校,招生院校通过计算机调阅考生的电子档案,提出退档意见和拟录取意见,由省区市招办进行核准。

范围:全国普及

影响:提高效率,保证了招生质量,减少各种人为因素干扰,保证招生客观、公正、公平。

高校扩招

时间:1999年

内容:高校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数量。

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人,2006年这一数字变成530万人,2007年达560万人。

范围:全国

影响: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3+X

高考科目改革方案

时间:1999年广东省率先探索“3+X”

内容:语文、数学、外语3门为必考科目,“X”是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1~2科。此后,各省区市陆续实施的“3+X”科目方案是“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少部分省区市实施的是“3+大综合或+1”方案。

范围:2002年全国范围推开

影响:客观上改变了以往全国一张试卷、一种高考模式的状态,多样化的高考模式初露端倪。高考科目走向开放和多样,考查学生多学科综合交叉能力。对中学原有教学秩序冲击大,师资准备不足,学生备考困难。

英语加试听力

时间:1999年广东试点,2001年推开

内容:在“3+X”改革中,各省区市先后增加了英语听力测试项目,计入总分。

范围:全国

影响:引导英语教学重视听说,改变学生“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状况。

取消高考考生年龄婚姻限制

时间:2001年4月2日

内容:教育部宣布取消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

范围:全国

影响:为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为“终身教育”的开展铺平道路。

高考时间调整

时间:2003年

内容:夏季高考时间由7月7日提前到6月7日。

范围:全国

影响:为了消除炎热天气对考生的影响,高考向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努力。

那些消逝的成为历史的过程的“六七模式”

时间:1978年

内容:恢复高考第二年后统一命题,形成文科6门,理科6门的考试模式;1981年理科变成7门。

范围:全国

影响:恢复高考以后稳定了很长时间的高考科目形态。

高考预选改革

时间:1978年

内容:高考竞争激烈,1977年至1979年高考录取率非常低,为缓解这种状况,在高考之前举行一次考试先行淘汰部分考生,称作预选考试。

范围:黑龙江率先施行。到1982年共有18个省施行。

影响:减少正式参加高考的考生数,是高考前的分流和淘汰考试;助长了中学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剥夺考生平等权利。

“三南”改革

时间:1991年

内容: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高考试行每组4科,共4组的科目设置方案。

范围:湖南、云南和海南

影响:会考基础上高考科目改革尝试。

次年放弃,于1993年开始试行文理两类的“3+2”方案。

会考

时间:1985年

内容:上海率先试行全市统一的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改革高考科目设置,只考3门。历经高考与会考“硬挂钩”和“软挂钩”试验。

范围:1990年推广到全国

影响: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高中会考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减轻学生负担。3+2的由来之一。也是分省命题的发端。目前上海已取消,在一些省区市,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创立的初衷已得不到实现,会考名存实亡。

3+2

时间:1994年

内容:会考基础上的新高考改革。3+2方

案:除语数外为必考科目之外,文科考政治、历史,理科考物理、化学,每科满分原始分150分。

范围:全国

影响:通过会考改变长期以来用高考升学率作为衡量中学教学质量唯一标准。文科不考地理,理科不考政治、生物,因此该方案实行不久便出现偏科现象。

那些曲折和反复的

从终点绕回到原点的

保送生制度

时间:1984年试点。1985年,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扩大试点。

内容:针对部分有特殊才能或特别优秀的学生,由中学推荐,高等学校考核同意,免予参加高考,直接进入高校学习。

1988年推开,上世纪90年代泛滥。

范围:全国

影响:多元化招生的尝试,意在让人们接受其他合理标准,并不一定以分数定生死。1999年后全国所有保送生都必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2001年教育部决定将每年2万人左右的保送生规模压缩至5000人。

春季高考

时间:2000年1月,北京、安徽等省区市开始实行春、夏两季高考招生。

范围:北京、安徽、上海、天津、内蒙古

影响:解决一考定终身问题的尴尬尝试,目前只有上海坚持。

标准分

时间:80年代中后期

内容:高考后直接评出的分数,叫原始分。标准分由原始分推导出来,用以说明原始分在所属那批分数中的相对位置。

范围:广东等省

影响:2007年,最先实行标准分的广东转为采用原始分,只有海南坚守。

广西本、专科高考分考

时间:2002年

内容:本、专科考试彻底分离,考生既可以只报考专科统考,也可以本科考试专科统考都参加。

范围:广西

影响:尝试分层考试,解决一张试卷从北大清华考到高职高专的问题。2005年本、专科统考合一,使用同一分数录取。

那些指向未来的

尝试还在进行中的

自主招生

时间:2003年试点

内容:高校在自主考试与面试的基础上进行初选,入选考生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可由学校决定录取,招生比例为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5%。

范围:今年自主招生的高校扩大到了69所。

影响:高校有更多的招生、办学自主权。

改革困难主要来自操作中高校负担过重。

分省命题

时间:始于1985年的上海,2002年北京

试点,2004年推广。

内容:两类,以京沪为代表的所有科目自行命题,和部分科目仍由国家统一命题。

范围:至2006年高考,全国共有16个省区市试行自主命题。

影响:提高高考在选拔人才上的多元性。统考范围由国家变成省区市。但中等教育相对统一的国家标准受到挑战。

新课程改革后的高考

时间:2007年

内容:2007年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的新高考方案。

范围:海南、山东、宁夏、广东4省区

影响:与历次高考科目改革不同,是由

基础教育中的课程改革决定和启动的高考改革。

(记者 周珣 原春琳 特别鸣谢: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李立峰博士,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张耀萍博士)



相关文章


朱清时:高考弊端为何看着刺眼医治难
30年风雨:我们见证的高考改革和试验
59岁高考生仝阿姨:比去年多考3分图
陕西省招办提醒谨防中介诈骗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