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效应”到“家乡效应”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1:07 12:29:45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一人打工,全家脱贫”、“一人外出,全家致富”。前些年,人们这样描述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贡献。当时,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负担较重,农村增收困难。到城市和企业打工,年底揣着钱回家,往往一个人干10个月,抵得上全家人在田里忙活365天。
  于是,一帮一,一传一,兄弟姐妹、左右亲朋都跟着进了城。如今,有2亿农民兄弟劳作在工地、厂矿、商场、餐厅。家里人穿上了体面的衣裳、添加了时尚的电器、盖起了敞亮的楼房。他们像燕子衔泥一样,一点一滴改造着农家的面貌。
  有人总结,这一时期的劳动力转移产生了“家庭效应”。
  我国经济社会的车轮平稳飞速前行,给更多人创造了机会。如今,城市就业岗位迅速增加,务工环境也得到改善,进城干活已经成为再平常不过的话题。鲤鱼跃龙门,一些进城打工、做买卖的农村人抓住了机遇,积累了财富。赚了钱干什么?家庭建设早已不在话下。许多人选择了返乡创业——一是,和大城市比,家乡发展门槛低,人熟、地熟、资源熟;二是,这几年农村的道路、通讯、电力等基础建设突飞猛进,有很好的创业环境。预计,2007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有500万人,安排3000万人就业。返乡创业人员,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这是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家乡效应”。
  农村劳动力转移从“家庭效应”到“家乡效应”的演变,折射了我国经济社会、特别是农村发展的深刻变革。同时,也给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怎样顺应这种效应的演变,加强引导和服务,为更多的农民增收拓展新的渠道,为新农村建设积聚新的能量?
  群众的需求就是努力的方向。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最缺的就是人才和信息。而这些服务恰恰是政府应当加强和完善的。近来,各地从不同角度出台政策,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营造有利发展环境。比如,加强劳动力转移的技能培训、在农村地区开展中小企业的科技对接等。近来,江苏、浙江、河北、湖北、河南等省都建立了众多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加强对就业创业的指导、服务和协调。
  当然,务工农民返乡创业还是新生事物,政府有许多服务需要不断完善,但也要加强正确的引导,要遵循节约、环保、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路子。决不能转移污染、浪费土地,更不能重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老路。

相关文章


城乡一体化格局形成
互助县多方争取资金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见成效
轮子上的城市轮子上的国家
规划法有大变化广场宣传听民声
从“家庭效应”到“家乡效应”
“1 8” 武汉不能“一枝独秀”
谋划2008“三农”新局
城乡规划报批前要向社会公告
宁夏公示33个"非遗"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