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几点思考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1:07 12:58:08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近些年来,统筹城乡发展已经从理论研究、方略制定进入实践探索阶段,日益凸显在人们面前。前两年国务院批准浦东新区等地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就包括这方面的内容。特别是今年国务院批准重庆、成都规划和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更引起人们对大中城市如何统筹城乡发展、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高度关注。近一段时间,本人对此作了一些调研和思考,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看法。

  科学规划城乡空间布局

  科学规划城乡空间布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工作。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城乡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尽管城镇化水平已经很高,但实际上还存在着大片农村。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城乡空间布局规划,如何体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已经成为一个十分迫切而重要的现实问题。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新世纪新阶段做好“三农”工作、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我们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不能忽视农业,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不能忽视农村。但是,城镇化不等于把所有农村都变成城镇,城乡一体化绝不是城乡一样化。如果按照克隆现有城镇的思路去建设新农村,把大中城市附近的农村统统改造成城区,弄得看上去全是水泥、钢筋筑成的高楼,并认为这就是城乡一体化,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追求的目标应该是,以现代城市支持农村,以现代工业反哺农业,进而实现城乡之间和工农之间互补共进、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有一个前提却不容改变,就是城镇与农村将始终分别而又独立地存在。我们的目的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决不是要消灭农村,这一点必须要看得十分清楚。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更高,城镇人口比重一般已达到7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80%左右。但是从国土面积看,农村依然占据绝大部分,一般要占到80%甚至更多。即便是大城市,郊区农村也占据相当大比例的国土面积。对于国土面积比例这样大的农村如何看待?显而易见,农村必将长期存在和发展,无论现在还是未来都不可能把所有农村全部变为城镇。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城乡规划严重滞后,导致城乡空间布局十分混乱,许多地方往往看起来既不像城镇也不像农村。有句话说:“走过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过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说不像城镇,是因为这些地方并没有按照城镇规划去建设,缺乏系统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农村中的脏、乱、差面貌基本没有改变,有的甚至由于环境污染而变得更差;说不像农村,是因为这些地方已经将能够占用的农田都已占用,不应当占用的也已占用,田园风光已经丧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没有规划、混乱不堪的水泥、钢筋建筑。这些地方已经不是一张白纸,上面已经涂鸦了许多杂乱无章的图画,在今后改造和建设中必将付出极大的甚至难以承受的代价。

  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在先,深刻汲取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放眼长远,立足当前。在合理布局基础上,设计和进行城乡建设。务必做到积极稳妥、扎实推进,避免出现大的折腾和反复,避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

  城乡建设重在优化环境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推进城镇化、发展城市建设较为普遍地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城镇像摊大饼式地向外扩张,摊子越铺越大,结果把周围的农村都变成了城镇,由此导致交通越来越堵塞,污染越来越严重,喧嚣程度越来越厉害。这实际上是世界上一些超大型城市的通病,实践证明弊病很多,然而我国许多大中城市还在沿着这条路往下走。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大中城市往往将各种资源都集中用于城区建设,对郊区和农村投入极少,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导致郊区和农村面貌更显破旧,生存环境更趋恶劣,农民增收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城乡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二元结构不是弱化而是强化。

  实际上,城镇与农村建设都要立足于环境保护和建设,都要努力形成一个各具特色的良好环境。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及早考虑和解决环境问题,否则将会陷入为时已晚的境地,付出的代价将成倍、成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对城乡建设应当从优化环境的角度出发,有一个长远的通盘考虑。扩大城市建设不一定平推式地向四周扩展,可以考虑采用放射式、跳跃式扩展。特别是充分利用已有或规划中的交通设施,如城市地铁、高速公路和城市铁路等,在那些人口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设站,车站附近兴建小城镇或较大的集中居住区。这些小城镇或集中居住区之间由农田或林地隔开,空气清新流畅,令人心旷神怡;这些小城镇或社区内部环境优美,学校、医院、商店、道路、环保、绿化等软件设施齐备,而且具有较高的运转水平。可想而知,这些小城镇或集中居住区的居民生活舒适、安逸、恬静,不仅农村人愿意住在那里,而且很多城里人也愿意迁向这些地方居住。

  近20多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一种“逆城市化”倾向。也就是说,城里人而且是城里有钱人开始纷纷迁往农村居住。当然,这里面有个条件,就是农村的整体环境和小城镇及居民集中居住区的自身环境非常优越,而且生活舒适、服务周全、交通便捷。所以,我们到一些发达国家考察时看到,农村房价甚至比大城市房价还高。很多长期居住在农村、收入不高的人,将他们在农村的房屋卖掉,用其中一部分卖房款到城里买房居住,平时有农活就开车到农村上班。而城里有些有钱人向往农村的优美环境和田园风光,特别是那些积累了一定经济实力的中老年人,愿意花高价从农村买房迁去居住,或者作为周末和节假日休闲用房。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一本非常流行的书――《第三次浪潮》,预测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集中办公将会逐步变为分散办公。现在,随着无线通讯、可视电话等现代联系手段的普及,这种情况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变为现实。特别是宽带网的迅速扩展及其性能的大幅提高,使得不少从事独立性相对较大行业的人,主要是从事创作、法律、咨询、教育等行业的人,已经不需要每天往返家庭与单位之间,可以在家里安安静静地工作,不需要为赶着上班而去分秒必争地拼搏,也避免了交通拥堵、事故频发和空气污染带来的烦恼。因而,这部分人感到居住在农村远比居住在大中城市好,兼有适宜工作与休闲的双重功效。

  对于我们来说,规划和推进城乡建设也需要有一些超前的考虑,重庆、成都等试点城市和浦东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应当在这方面多做一些探索。其中必须把握的一条,就是在推进城市建设过程中不要把现在所有的国土空间都占满,更不能都变成高楼大厦,在城乡建设过程中要保留农村,在大中城市扩展过程中要保留开阔的空地。正如有句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由农田建成高楼大厦容易,由高楼大厦再变回农田就难上加难,实际上几乎不可能。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粮食供给基础就会受到削弱,自然环境质量就会受到很大损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决不能再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切切要为保护环境和长远发展着想。对规划布局的开阔空地要建成农田、林地或者公园,造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净化空气的隔离带,努力将农村建设得比城市更优美。这不仅有利于农村人的健康生活,也有利于城里人的健康生活。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国家的某些大中城市也会出现“逆城市化”趋势,许多城里人都愿意迁往农村居住。尽管现在尚未成为现实,但是应当留有充分余地。


相关文章


注册城市规划师:贵州省环境保护规划
小区规划矛盾突出建筑规划审批能否引入社区审查
注册城市规划师:小区规划设计的要求
深化对开发区城市功能的再认识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几点思考
东营城市详细规划
千岛湖城镇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探讨
陕北米脂窑洞建筑装饰
浅谈广州城市绿色景观系统的构筑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