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雄文:复旦大学EMBA“将帅之才,致胜之道”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1:23 09:15:33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前不久,中国EMBA五周年系列访谈走进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复旦大学EMBA学员代表杨晔、郑苏芬和张海波,《经济观察报》华东新闻中心主任薛惟中,携手北京市五洲在线广告有限公司总裁曹章武畅谈复旦大学EMBA发展,以下为陆雄文精彩观点:
  我感觉今天讲EMBA的特色还稍微早了一点,因为我们才仅仅五年,全世界的管理教育发展100多年,中国算起来也就是30年,所以我对成功、经验、排名要说感觉还很早,我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看法,除了校友和同学讲到的之外,我感觉我们坚守的是这样的看法,中国的经济需要人才,需要管理学院承担使命去培养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所以我们很愿意致力于为经济的发展贡献教育资源,培养人才的使命,但我们不能做所有的事,所以我们就只能做我们认为可以做的,所以我们的定位就是为高层的企业家提供最好的教育机会,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定位。
  全国有10个大学有EMBA项目,有300个名额,我们说我们最多招300个,招不到也没有关系,根据我们的硬件、师资等条件,每年在220到260之间,我们很高兴,我们的学员质量非常好,我每年都和老师说,每年讲下来,对学生的反应怎样,他们认为我们是五年里面的学生质量不变,我们的学生质量很高,有的是大腕的企业家,后面两届也一直有,五年后,整个水准没有变化。从素质来说,入学的年龄一直是39.5到40岁,管理经验一直是在10到12年,这些人的素质非常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我们定位的理念。
  大学,不是一个一般的培训机构或者是一般的教育机构,是为高等人才培养、发展他们能力素质的机构,它的培养和发展方向、水准,决定了整个中国社会经济甚至于政治发展的水准和方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感觉我们不能做所有的事,只能做我们能做的事,我们要做就做最好的,为最好的人才提供教育,所以我们提出的口号叫“将帅之才,致胜之道”,来的都是将帅了,但未必有系统的管理理论方法体系,他们有很多的经验、很多的碎片,我们要帮他们把碎片拼成完整的图像,要使他们对未来有清晰的看法,告诉他们“道”,你要有远见,学习方法,使你们的经验变成系统的指示体系,面对未来的挑战。
  从这个来讲,我们也是精挑细选的老师。国家规定EMBA的师资30%以上是海外教师,我们就定在30%,很基本的一点,如果多请一些海外的老师就可以多搞几个班,规模扩大一些,但是我们感觉学员到复旦来,是希望听复旦老师的课,如果复旦的老师没有能力教育他们,复旦就没有底蕴,他们的梦想就会被打碎,他们受到的是各种各样没有系统的,而不是有逻辑内在关系的教育体系,就像外面培训机构提供的课一样,所以我们坚持70%的课由复旦的老师来上,我们有这么多的积累和发展,所以我们的师资队伍是比较有能力的。我们用自己的老师承担主要的基础课程,请海外老师上选修课,以补充国内老师对国外新东西的了解不那么快。随着我们师资队伍的扩展,海外的老师也慢慢凝聚出来,有更多的选修课,给大家更多的弹性,大家可以有一点点的个性化,定制化,缺什么多补一些。海外教师的聘请来补助,这也形成一个很好的特色。现在70%的课仍然是由复旦的老师来上,主要是一些核心、必修课,所以很多的学生愿意多学一门两门,希望多学一些,因为老师的课很精彩。
  而且我们的老师,只有特批的才可以到其他院校兼课,因为他们本身的工作量都很大,要求海外老师在这里上课,都要有规定,基本不在复旦以外,不能精力分散,要多在复旦,和复旦的学生有交流的时间。这就形成学生和老师有很多的互动,老师也从学生这边学到很多一手的、最直接的企业发展的状况,不管是好的经营模式还是商业机会,学生向老师可以随时得到请教,他们也经常会请老师聚会,做一些讨论、参加老师的讲座,和老师有互动的关系,有家的感觉。而且做论文也和老师有比较长时间的互动。
  我感觉高素质的老师和学生,形成了一个学习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不仅向老师学习,而且我们整个大学的系统、知识支持EMBA项目,给他们更多人文、科学的知识,让他们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健全的人格,这些人都是承担重要的责任,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整个社会来讲,他们的观念、方向是不能错的,要接受主流,而且他们要相互学习,放到一个网络里面,大家说是要认识一些人,认识一些人的目的,不仅是结交朋友、做生意,我觉得最近我走访了一些校友、企业家,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不觉得同学之间相互学习有多重要,三、五年走过来,同学之间的信息、价值分享,当时是没有感觉到,事后想想是无价的,我们的同学真的是相互分享经验、知识,并不是喝酒、吃饭。这就形成课堂的老师传授、论坛的大师讲授、同学的交流,这形成五年来的传统、做法,也形成了优势,我们的老师积累下来,海外的教授在这边一待一个月,两三个星期,不是上完课就走了,你还可以找他,这样学生就找到了家的感觉。
  我们经常请同学回来听讲座、给同学做指导、做同学聚会,同学上下级之间也有交流,这些都支撑了我们EMBA的未来发展,有清晰的理念、清晰的定位,有很好的策略完成了我们的梦想和设想。
  所以复旦管理学院做的很多事,可能和其他的管理学院大的方面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五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的抱着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初衷不改的去做是不容易的,不仅是过去的五年,未来的五年、十年也是这样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五年后的今天我们更自信、更有信心。
  您可以看到我们的同学非常的阳光、非常的专业、非常的认真,企业的高层经理者,他们的眼界开阔,愿意、善于学习,心态开放、包容,当时我们刚刚创办EMBA的时候,我们认为我们有很多不足,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也知道还有不足,我们当时在中国,资源其实是最集中的,当时他们给我们很多支持,今天他们依然支持我们,他们的宽阔雄厚、眼界,不仅支持我们,支持我们项目的发展,也提升了自己,他们有能力来学习。今天和两位校友交流的时候,他们和五年以前,又站在一个更成熟、更有眼界的基础上。还有张总,多年前我们见过一面,我感觉他当时很年轻,今天当然也很年轻,当时感觉他年轻、腼腆,对大学老师也非常尊重,今天我感觉,他来了复旦之后,对自己的定位已经有不同,变得更自信、更有主见,更面向未来。
  我们尽最大的努力,但并不是把知识填给他们,但我们也是用很多的知识让他们体会了解知识,他们学得很快。我和很多的EMBA同学讲,你们进来的时候,有的已经很成功了,成功的是经验,经验是回答了过去的问题,但是不能回答今天的问题,所以今天要学习。学习不能回答未来的问题,所以你要学习思维和学习的能力,我感觉今天在座的校友和同学,他们有这样的思维,不仅是今天他们的表现,平时我也和他们交流,他们真的是与时俱进,否定自己去学习。这样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我感觉复旦的EMBA同学是有一定贡献的,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同意,这样去面对未来的挑战,不会感觉困惑,他会尝试自己找一种方法,或者是再去学习、参加短期课程或者是向老师请教,和同学、同事讨论,他们会探索和发展一个解决方案出来,这可能是过去靠经验打拼的时代不具有的。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中,知识可能是有价值的,但可能是有一两年的价值、三四年的价值,但要为20年后做准备,思维是很重要的。
  EMBA无论是课堂的学习还是户外的活动,都在有意识的做这样的帮助,可能一些同学没有那么认识清楚,我们和一些校友讨论下来,有不少的人这样反应,说回过去想想,哪门课我学到的就是一两点,但这些串联起来就可以形成我的武器,让我面对未来,我想这就是我们强调的致胜之道,我今天教他的东西三五年以后肯定没有用了,如果有用说明这个同学没有进步,如果没有用了说明他有进步了,因为他已经有了学习的能力,所以说到这里,我很为我们的同学、校友骄傲,当然也有个别的同学感觉EMBA没有大的作用,只是一个文凭,我想这在任何的商学院都会有,但是可能一些人的悟道要慢一些,可能三五年悟到了,也可能一辈子都悟不到,但这不能怪学校,也要看你是否用心。有一些企业家成功,过于相信自己,甚至有一些自大,所以课程学习的时候他是封闭自己,封闭自己你再想打开他的心扉,想教育他是没有用的。这样的案例,比较幸运的是在我们的项目当中很少,至少我目前没有看到,没有人告诉我说EMBA没用,可能我是院长,可能五年、十年会这样告诉我,大多数人当时是给我积极的反馈,他们感觉这样的经验,不仅是体验,也是人的升级、眼界的打开。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做到这样,那就成功了。
  现在有很多排名,这样排那样排,不要排,就是毕业10年、15年回过头来看才知道是否成功。我的衡量就是学生是否5年、10年后,他是否可以领导企业战胜竞争对手,突破增长极限,成为世界的企业,在跨国公司工作,也希望校友可以代替世界一流的斯坦福等校友,成为一流的管理者,现在我们人才不够,将来人才多了可以到海外担任领导。

相关文章


外来和尚难念中国经中国EMBA师资回归本土
军事与商业的交汇——复旦大学EMBA学生参访西点军校
陆雄文:复旦大学EMBA“将帅之才,致胜之道”
中欧学费上涨读EMBA需33.8万MBA需18.6万
北大EMBA案例:雀巢公司市场行为分析
国资委EMBA项目国内首屈一指
精英教育EMBA听课记(一):企业竞争战略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