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锦繁花迷人眼--话说中考作文命题新动向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3:18 15:19:39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2007年中考满分作文点评

  最新五年中考作文题精编全解

  似锦繁花迷人眼

  ——话说中考作文命题新动向

  湖北 黄 琼 

  2007年中考尘埃刚一落定,笔者抢在第一时间里搜集了103道中考作文试题。认真阅读这些试题,笔者发现,在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七个年份中,2007年中考作文试题所显示的变化最大,亮点最多。透过这些试题,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命题者为保证考试公平、提高考试信度而求新求变的不懈追求。

  一、非开放式题型大幅升温 

  中考作文常用的五种题型中,选题作文、话题作文对学生的限制较少,写作自由度较大,一般被认为是开放式题型;而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具有较具体的审题要求和较强的写作束缚,一般被认为属于非开放式题型。至于新型材料作文(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开放程度介于二者之间。进入新世纪以来,开放式题型长驱直入,占据了中考里的绝对领先地位;而非开放式题型则退居到低位苦苦徘徊。从下表中我们可见一斑。

  题型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话题作文 55.5%  28.1%  28.6%(32道) 13.6%(14道)

  选题作文 23%   45.2%  43.8%(49道) 38.8%(40道)

  全命题作文6.7%   6%   8%(9道)   22.3%(23道)

  半命题作文11.8%  12.6%  11.6%(13道) 19.4%(20道)

  材料作文 3%    8.1%  8%(9道)    5.8%(6道)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2004年~2006年三年间,两种开放式题型一直高居第一、第二的位置,并与第三名保持着很大的距离。再看2007年,全命题题型升至22.3%,七年来首次进入前三名,跃居第二;半命题题型虽然保持第三的位次,但是它首次超过了话题作文,并且所占份额升至19.4%,同比提高了7.8个百分点。至于话题作文,已经走过2003年、2004年的巅峰,呈现下降趋势。变化如此巨大,这是为什么?

  笔者认为,《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尽量为学生个性化写作创设宽松的环境,尽量较少限制和束缚。这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必须得到贯彻落实。但是,过于开放的命题方向和过于宽松的写作环境,与选拔性考试的本质属性存在一定的冲突——作文题目过于开放,如何避免猜题押题?如何避免宿构?如何按照统一标准恰当评分?由于过度开放引发的这些问题,肯定会影响考试的公正公平。或许是基于提高考试信度的考虑,或许是引导广大教师要回归扎实的写作基本功训练(盲目地鼓励个性化表达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已经带来了很严重的后果),或许是有意考到学生的“痛处”“遗忘处”进而促使他们全面提高写作能力,或许是话题作文到了顶峰之后的一种很现实的命题思路突破,总之,全命题、半命题形式已经、并且还将继续被广泛地运用到中考命题之中去。这是2007年中考给予我们的最重要信号:非开放式题目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考区的首选。

  只是,这其中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全命题作文注重发挥提示语的作用。形式上大都精心设计了提示语,用来创设写作情景,激发写作趣味,开启写作思路,降低写作难度。二是半命题作文呈现控制备选项的趋势。笔者手头所见,有湖北黄石的半命题作文试题“    让我学会    (坚强、关爱)”。在选题作文试题中的半命题选项中,出现了三例。比如,湖北黄冈有一道题是“我心中的那    (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真情、一丝牵挂)”。值得注意的是,湖北黄冈的命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在前几年发挥了命题改革创新先行军的作用。给半命题提供填词备选项的做法就是该市2006年首度实行的,我们似乎可以断定,这种做法已经、并且还会在更多考区里实施下去。

  二、同一考区内题型的连续性大幅降低 

  题型的不断变化,不给取巧者以余地,促使学生全面备考、全面提高写作能力。这样的取向,正是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者希望能够达到的效果。

  (一)保持题型连续的考区比例急剧下降。通过分析近几年与上年度中考作文题型的连续性,我们发现,2007年是作文题型连续性最低、变化程度最大的一年。跟上个年度相比,作文题型保持一致的比例,2005年为78.5%,2006年为73.6%,2007年为49.5%(共计51个考区),同比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这个数据,昭示着数十个考区摒弃了前几年的题型,改用了新的题型。中考命题有“三年一调整”之说,那么,2007年这些考区启用新题型,是下一个三年的起步,还是今后不断调整作文试题题型的标志?这两种可能都存在,有待于实践去回答我们的问题。

  (二)两种变化趋势同时并存。分析题型发生变化的考区,我们发现了两种完全相反的趋势:一类是向开放式题型靠拢。比如,山东临沂市由去年的半命题“我    ,因为我”更改为话题作文“每一种草都会开花”,写作的开放度变得更大一些。二是向限制性更强一些的题型靠拢。比如,江苏苏州市由话题作文“伸出你的手”变为全命题“晨”.浙江台州由选题作文(话题“执着”和半命题“    伴我同行”二选一)变为半命题“我和    有个约”,等等。这些考区的试题,给考生指定了更强的范围,强化了限制性。上述两种变化趋势比较起来,后一种无论是数量还是比例,都远远大于前一种情况,这很能说明中考作文命题正在进入非开放式题型“全面当家”的新形势。

  (三)连续之中也在追求变化。稳定是相对的、短期的,改革创新是绝对的、长期的。在许多沿袭上年度题型的考区中,命题者实施的是一种渐进式创新。一是选题作文中备选项的题型有变化。比如,河南考区2006年是“全命题+话题”,今年变为“半命题+全命题”;湖南长沙考区2006年是“全命题+全命题”,今年变为“全命题+半命题”;等等。这些考区,在大的题型保持延续性的同时,也作出了不小的调整、变化。二是话题形式、内涵的变化。一般而言,充当话题的,可以是词语,也可以是短语。其中后者的限制性又更强一些。同样是话题作文,一些考区就在话题的设置上作出调整。比如,2006年,山东淄博、江苏徐州考区选用的话题分别是词语“节日”“心”;2007年,它们分别选用了短语“美就在我身边”“心有所系”作文话题,考生在写作中必须顾及更多的内容和要求。

  三、内容拓展带来了诸多创新亮点 

  从选拔性考试命题必须具有的避熟性、创新性特点出发,广大命题者在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一)不少表示时间范围的词语进入题干。作为一种探索和突破,命题者试图从学生广阔的生活中找到新的命题视角和资源。让表示时间范围的词语进入题干,就是一种很好的思路。2007年中考,就有江苏苏州的全命题“晨”,上海市的全命题“记住这一天”,山西太原的选题作文中可供选用的三个话题是“立春”“惊蛰”“春分”。从数量上讲,这类试题在以前任何一个年度中都没有这么多。而且一些诸如“节日”之类的时间名词,还有一定的文化含量。这两类时间名词,应该都会继续出现在来年的中考中。

  (二)第二人称词语进入题干。盘点近年来的试题,我们发现往年大量的全命题和半命题中都含有“我”字。倒是2007年的试题中,在很多考区继续保留“我”入题干的传统的时候,几个考区试题中出现了“你”,比如,江苏常州的半命题是“你还会    吗”,福建莆田的半命题是“我爱你,    ”,陕西的选题中有一道是“,你好吗”,等等。由“我”到“你”,其实“我”还是叙述、表达的主体,只是写作者关注的对象发生了变化,陈述的角度变成为直接倾诉。需要说明的是,“你”具有不确定性,人、物皆可,拓宽了写作范围。所以,我们认为这类试题会有更大市场的。

  (三)多类“虚题”频现亮点。以自然界的物象来命题,是一种命题方法。这类试题,让学生从那些具有多种属性和丰富内涵的物象出发,激活写作思维,寻找新颖立意,确立巧妙构思。从来没有哪一年像2007年这样,有这么多的以物象命题的“虚题”的,从来没有这么多的物象被开发出来:一是用实物直接命题的,比如重庆的话题“翅膀”,湖北黄冈的选题作文中有一道是话题“深深的脚印”,四川内江的全命题“路上”,等等;二是以实物作为比喻的,比如天津的全命题“心中的彩虹”、广东广州的全命题“心中有盏红绿灯”,等等;三是用物象揭示哲理的,比如江苏南京的全命题“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湖北恩施选题中有一道是话题“水终有澄清的一天”,等等。写好这类文章,要恰当采用借物抒情、托物寓理、虚实结合、深入开掘的写法。

  年年夏季都开花,唯愿来年更艳丽。让我们拭目以待,满怀信心地期待2008,展望2008。



相关文章


2007年中考优秀作文及失误作文点评(济宁卷)
北京市中小学2008年完成首轮课改
2007年中考优秀作文及失误作文点评(天津卷)
2007年中考优秀作文及失误作文点评(上海卷)
似锦繁花迷人眼--话说中考作文命题新动向
山西省中等职业招生缺口大约4万人
北京成考生请合理安排好考试行程
广东21万考生13日参加成考实行网上评卷
成人高考本周末开考湖南计划招生超过11万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