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整理:(桃花源记)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07 17:10:1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桃花源记
一.文学常识。
1.作者:陶渊明。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大诗人,田园诗派创始人。
2.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五言古诗《桃花源诗》前的一篇小记。
二.文章内容。
1.分段:
第一部分(第一段):交待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及桃花林的美景,为下文写桃花源作铺垫,并以桃花林的美来衬托桃花源的美。
第二部分(第二到第三段):写桃花源中宁静的生活和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二段,写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气氛(安闲、舒适、宁静、祥和)。
第三段,写桃花源中人的社会风尚(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第三部分(第四~五段):故事的结局。写渔人告知世人却无法找到桃花源的结果。
2.中心思想:本文用客观的方式虚构了一些情节,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3.写作特色:
1)想象力丰富,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2)语言朴实、自然,文字简洁有概括力。
三.要点。
1.人物形象:源中人:真诚淳朴、热情好客(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桃花源中的人“叹惋”:1)世界的变化、战乱繁多。2)对自己身处桃花源感到庆幸。
而桃花源中的人叹惋却不愿离开,因为:1)桃花源中生活安闲、舒适、宁静、祥和。2)桃花源中的人风尚淳朴。3)百姓安居乐业、厌恶战争、追求和平。
3.本文最后写“不复得路”、“规往”而“未果”的意图是什么?
1)为桃花源蒙上一层神秘色彩,暗示了可望而不可及的世外桃源。
2)说明了向往桃花源的人多,不止作者一个。
4.本文线索主要是渔人的行踪。发现桃花源、拜访桃花源、辞别桃花源。
5.成语:
1)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2)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6.源中人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源中人向往桃花源中没有战争、和平的生活,不希望受到外人打扰。

相关文章


报考指南:北京人大附中历年考生简介
中考语文文言文整理:(黄生借书说)
中考语文文言文整理:(桃花源记)
07年中考优秀作文:那微笑改变了我
07年中考优秀作文:知识改变了我
07中考优秀作文:我因你们而自豪
河南省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实施细则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