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基金经理靠不住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10 11:29:12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过去两年的疯牛行情催醒了百姓的理财意识,随着理财产品的复杂度和多样性的增加,普通投资者更加愿意通过投资共同基金这一专家理财产品来实现自己的财富的保值增值。

  投资哪一只共同基金,一般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往往最优先选择基金经理、研究其管理基金的历史业绩,一时间,最近两三年中在市场管理过表现比较好的基金的基金经理成了香饽饽,一些基金经理被神化甚至被妖魔化了。

  基金表现的好坏,与基金经理的关系不大。

  神化基金经理是一个很严重的认识上的错误,毕竟中国的基金业刚刚起步,还没有到那个经过多轮拼杀才能分出伯仲的阶段,对很多基金经理来说,可能更多的是机缘巧合,或者是撞上了中国股市单边疯涨的大运而自己所选的那几只股票正好又表现得比较突出,所以就弄到了比较好的季度、半年度或年度排名,从而在拿到高薪的同时又获得巨额奖金,这样说并没有贬低基金经理的意思,认真分析后便可以发现,其实基金表现的好坏,与基金经理的关系不大。

  首先,组合投资的理论结论和实证结果都强调,投资最重要的是资产配置,其次才是精挑细选,如果整个投资是一个大集合,那么某个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顶多是大集合中的一个子集,基金经理的最大作用也只能在这个子集中尽其所能为基金的业绩奋斗,而投资组合的整体收益(大集合的收益)却要靠投资者自己去配置,因为一个基金经理对一个投资者来说,永远都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举个例子,2008年国内股市大盘的涨幅假设为10%,要让“明星”基金经理给你创造30%的回报(相当于平均收益的3倍)可能性极小,而如果你恰巧投资了2008年平均收益在50%以上的某个国际上新兴市场的基金,对你来说,获得30%以上的收益很容易。

  其次,基金经理是基金管理公司中的一员,叫作部门经理可能比较合适,除了要遵守基金招募说明书中的规定和相关法律规定,他(她)的投资行为同时要受到公司管理理念、制度甚至整体利益等方面的约束,这决定了他(她)只能从公司提供的有限的“股票池”“债券池”中制定自己所管理基金的投资组合,关键的投资还要通过决策委员会才能进行,所以说,基金经理的权利空间有限,分析每个基金公司的所有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可以发现,一家基金公司有许多只基金、有许多个基金经理,但重仓股就那么几只,买来卖去(或者叫炒来炒去),和散户的区别在于一是他们的资金量比较大,二是他们操作的不是自己的钱(有时是好事儿,因为往往人在不是用自己的钱买卖股票时相对理性些)。

  再次,基金作为专家理财产品本来就是一个长期投资的品种,对年轻的中国基金业来说,我们目前几乎还不能通过进行“基金的业绩持续性”研究来筛选优秀的基金(因为历史业绩数据太少,还不太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而目前基金经理供给数量的缺乏又使基金经理通过频繁跳槽来某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另外,一些基金公司出于营销目的的考虑,也经常把基金经理调来调去,这儿堵枪眼那儿救火,如果投资者跟着基金经理走,结果会很麻烦。

  还有,投资者过度关注短期收益的投机心理和基金公司的利益使然也使基金经理难以更多地从中长期进行投资布局,而市场上排名的压力和巨额奖金的诱惑又往往逼迫他们更容易像一个散户一样进行频繁的短线操作。

  而且,细心的投资者还会发现,目前那几只明星基金和那几个明星基金经理,都是那几个有限的大基金管理公司推出来的,谁能保证这不是基金管理公司刻意造“神”以达到品牌行销目的的结果?

基金经理本身专业水平和职业操守

  前面说了许多限制基金经理作用发挥的许多客观因素,至于基金经理本身专业水平和职业操手,读者只要去关注一些过往事件自然会明白。

  以去年为例:“某某基金经理的老鼠仓”、“可转债门事件”等。目前中国内地基金总额已超过3万亿人民币,占整个流通市值的比例也超过了30%,而据天相提供的数据:2007年总计300多只基金共换过360次基金经理(平均每只基金都换过一次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时间1.3年、基金经理平均年龄35岁,如果考虑到中国的基金经理们学历高、就业时间晚,大约有1/3的人管理基金的经验不到一年,一半以上的是2年以下,接近3/4的管理基金经验不到3年。

  这是一组足以让所有投资者吓出一身冷汗的数据,至于投资理念,大家都在拷贝,同质化严重到连给基金起个新名字都困难,什么“价值”呀“成长”呀“优势”呀都被用光了的程度。

  从结果来看,两年下来,即使是股票型基金,绝大部分的基金都跑不过指数,甚至跑不过自己制定的业绩基准(这一点普通投资者往往不知道),牛市中尚且如此,熊市来临时谁还能有什么指望,而且从目前来看,我们的大部分基金经理都是在牛市中成长起来的,根本没有在熊市中摸爬滚打的经验,搞不好他(她)们将成为客户价值的毁灭者而不是创造者,当然,即使这样也挡不住一些基金经理弃公奔私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脚步。

  列举以上的分析和数据,无非想理清一点事实,那就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是大牛市造就了中国的基金业,但基金经理还没有成长起来,未来不可能老牛下去,如果过分神化甚至妖魔化基金经理,到头来倒霉的只能是投资者自己。

  怎么办?

  那么,在还没有好的基金经理成长起来前,投资者该如何投资?我的建议是先选基金公司,要相信管理好的公司未来会有好的基金经理诞生,而管理混乱的基金公司只会拿投资者的钱让那些稚嫩的基金经理练练手,具体操作如下:一、选择几个从管理、规模、整体业绩目前都还说得过去的基金管理公司分别购买一部分基金,分散投资降低风险,千万不要将自己的投资砸在一两只基金上或一两个基金公司里;二、投资被动型投资指数基金(特别是ETF基金),因为ETF基金对基金经理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低,所以换基金经理对业绩影响不大,美国过去三十年表现最好的基金是标准普尔指数基金,至于原因嘛,大概是因为,任何一只主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也不可能任职寿命超过三十年,如果长期看好中国股市,更应投资指数基金。



相关文章


17只新老基金扎堆销售 超跌大蓝筹或成新基金建仓对象
QFII 基金1月大幅度减仓
已披露年报股东数据显示 24家QFII现身37只A股
2月45只基金换掌门人 基金经理掀“跳槽风”
市场观察:基金经理靠不住
市场观察:中小盘基金有望成为市场投资热点
头两月完胜股票基金 债券基金蓄势抄底
【投资建议】合理配置基金 获取稳健收益
机构资金近10个交易日呈现净流出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