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记填充式笔记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19 12:39:22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整理知识的能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其中整理知识的能力尤为关键,是培养其它能力的前提。而做好课堂笔记是贮存、整理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
  整理知识的能力是指对所获取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经过筛选归类,纳入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系统并作必要的记忆。没有知识的整理、贮存就不可能真正获取并运用知识。
  中学生怎样做笔记才是正确的方法呢?
  一种较优越的笔记法——“听记填充”法。
  “听记”,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一边听着教师传“道”解“惑”,一边将这些“道”、“惑”和“解惑的方法”在笔记本上解“惑”。
  中学教师主要是以声音作为主要的手段来传“道”解“惑”的。吕叔湘指出:用声音传授知识有四大好处——不受光线限制,不受障碍物的阻碍,有效距离较图画大,说话的同时可以打手势。“声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于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如果学会听记,学生就能把教师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的“变化无穷的意义”整理、贮存下来,使之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但是,学生不能机械地“听记”,不要把教师的讲解,不分巨细什么都记下来。
  教师要训练学生“比较”、“归纳”,将获取的知识的内在本质特征揭示出来,“合并同类”,得出对学习未知信息有启迪作用的规则,并立刻将它们有条有理地笔记下来。学生势必专心致志,顺应教师的思维指向,时而听讲,时而边听边记,时而边练边记,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完成这一过程。因而这种笔记方法的实施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能力,还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听记填充”式的笔记还能高效率地利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
  学生边听边记,基本上省去了教师“板书”的环节,将节省下来的原板书所用的时间“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增大了每堂课知识的容积率。让学生在获取了更多的知识的同时,整理这些知识,练就他们日后上大学或工作中所需的笔记能力。
  “听记填充”中的“填充”,其本质特征是边练边记。
  教师应教会学生“点金术”,而不是只交给他们“金子”。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运用“所以然”的规划、原理展开联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运作过程中将解题步骤、方法记在笔记本中。
  “听记填充”式的运作是这样进行的:
  听教师传“道”——归纳、比较——听记规律、原理——听教师解“惑”——听记“解惑”的方法、程序——练习“解惑”。
  譬如:讲解一词多义的“之”。归纳、比较出“之”用法的规律:
  (1)代词(代替的内容一般在“之”的前面,也有少数是在“之”的后面)。
  (2)助词:a、在偏正式的名词短语中位于“偏”与“正”之间的“之”相当“的”;b、在主谓短语中,位于“主”与“谓”之间的“之”起作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c、提宾标志的“之”位于……;d、定语后置标志的“之”位于……;e、凑足音节的“之”位于……。
  (3)动词“之”的位置是……。
  (4)……,等等。
  然后听记解题的最佳程序:
  (1)按照文句的本来面目,分辨“之”在句中的位置。
  (2)确认“之”的功能。
  (3)解释“之”的含义。接着训练学生“解惑”——将具体文段中的“之”找出来按以上的原理、规则、程序解答问题。
  “听记填充”法具体实施中的格式是多样化的:回答式、填空式、表格式……。亦不完全杜绝“板书”,如:课题、问题次第的数码、笔记的格式……可利用“黑板 粉笔”来演示。只不过笔记的内容是以“听记填充”来完成的。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做好课堂笔记的能力,这种能力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相关文章


“三自”课文复习法
整理课堂笔记七法
语文课堂笔记八法
课文学习的三境界
听记填充式笔记法
学法指导:人物日志
上海市2008年普通高校春季入学招生考试注意事项
郑州八成学生忙自主招生老师建议量力而行
上海外地高考借考生明年不再迁户口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