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通学校2007年GCT考试语文资料全集(33)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19 12:56:41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3.4. 中国地理
3.4.1. 中国地理总论

1.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地理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的海陆位置有利于和众多的国家交往。来自海洋的湿润空气,使我国东部地区雨量充沛,水资源也比较丰富。我国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大部分领土位于北温带,小部分领土位于热带。我国的纬度位置对气候有很大影响,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南方部分地区长夏无冬,适宜多种植物的生长.
(2)疆域。
1)领土的四端及面积。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多).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N多).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附近).我国面积广大,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与整个欧洲差不多。
2)濒临的海洋。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台湾岛以东,直接濒临太平洋海区。我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1海里=1.825千米)。被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在我国领海范围之内,是我国的内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只有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这三个海都是太平洋靠近亚洲大陆的边缘海。海上岛屿众多,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台湾岛,其次是海南岛。
3)疆界及领国(表)。我国的陆上疆界长达22 000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 18 000多千米。我国与15个国家相邻,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

陆上领国

东邻

朝鲜

东北和北邻

俄罗斯、蒙古西邻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和南邻

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国家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2)行政区域的划分。我国划分为三级行政区,有特殊需要时还可设立特别行政区。三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自治洲、市)乡(民族乡、镇)特别行政区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香港和澳门设立了特别行政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见表9—47)。

表9—47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北京市

北京

湖南省

长沙

天津市

天津

广东省

广州

河北省

石家庄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

山西省

太原

海南省

海口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辽宁省

沈阳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吉林省

长春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黑龙江省

哈尔滨

西藏自治区

拉萨

上海市

上海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江苏省

南京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浙江省

杭州

青海省

西宁

安徽省

合肥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

福建省

福州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乌鲁木齐

江西省

南昌

台湾省

台北

山东省

济南

重庆市

重庆

河南省

郑州

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

湖北省

武汉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门

2.中国的民族。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在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 1 500多万人。人口在400万以上的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族等少数民族。
(2)民族的分布。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在边疆地区,汉族多与各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地区。各民族有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3.中国的地形。
(1)地形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五种地形兼备。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是个多山的国家。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地形多种多样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显著特征之一。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2)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表)。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是我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

三级地势

阶梯的概况

名称及各阶梯

间的界线

平均海拔

高度(米)

主要地形类型第一级阶梯4 000米以上

高原界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1 000~2 000米 盆地、高原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 丘陵、平原 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了近海的大陆架。我国大陆架包括渤海和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以及南海的一部分。我国的地势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河流在阶梯的过渡地带形成了巨大落差,水能资源丰富。

(2)各种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①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③南北走向的山脉:横断山脉。④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位于我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境上。它是由几列平行山脉组成的一条巨大山系,东西绵延长达 2 400千米,平均海拔 6 000多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这些山脉纵横交织,构成我国地形分布的“骨架”,把我国分成若干个地形区。
2)四大高原的分布和特点。①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占我国总面积的1/4,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平均海拔 4 000米以上,又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高原四周和内部分布着一系列高大山脉。高山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高原海拔很高,内部的山脉一般相对高度不大,“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真实写照。②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是我国第二大高原,海拔1 000~1 500米,地面坦荡,有些地方是茫茫草原,有些地方是干燥的戈壁、沙漠。③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祈连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海拔1 000~ 2 000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黄土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高原呈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状态。④云贵高原:分布在云南省东部及贵州省大部分地区,海拔1 000~2 00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原上石灰岩广布,石灰岸被流水不断地溶解侵蚀,形成石芽、石林、峰林、溶洞等奇特的喀斯特地形。高原上峰岭众多,地表崎岖,有些小型山间盆地,当地人称为“坝子”,地势平坦,成为高原上主要的耕作区。(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3)四大盆地的分布和特点。①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周围被天山、昆仑山等高大山脉包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内部比较平坦,沙漠和戈壁广布,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②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是我国第二大盆地。盆地底部地势东高西低,向西敞开。盆地内部沙漠广布。③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盆底海拔在3 000米左右,是内陆高原盆地,也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盆地内部戈壁和沙漠广布,东部多盐湖。④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盆地周围被山岭和高原环绕。盆地内部多低山,丘陵广布。西北部的成都平原地势较平坦。盆地内部分布有紫色岩石和紫色土壤,有“紫色盆地”之称。
4)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①东北平原: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地面辽阔坦荡,广泛分布着肥沃的黑土。②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濒临渤海和黄海,主要由黄河、淮河和海河等河流的泥沙冲积而成,又称黄淮海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一望无际。③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向东至海滨,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地势比华北平原还低,有些地方海拔不足5米,河网纵横,湖泊众多,号称“水乡泽国”。(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5)主要丘陵。我国丘陵众多,分布广泛。东部地区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江南丘陵等。有些丘陵被辟为茶园梯田,有些丘陵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3)我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1)主要地震带的分布。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衔接处附近,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我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台湾和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四川、云南西部.西北新疆、甘肃和宁夏。
2)火山的分布。我国已知的火山有600多座,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南部、东北地区、台湾、海南岛等地。这些火山近几百年来仍在活动的很少。我国大陆地区最近一次喷发的火山是1951年5月27日新疆境内的昆仑山中的卡尔达西火山。
4.中国的气候
(1)气温分布。
1)冬季南北温差很大。①现象:冬季,我国南方温暖,北方寒冷,南北气温差别大,是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征。黑龙江北部的漠河,1月平均气温在-30℃以下,是我国冬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②成因:第一,纬度位置的影响———阳光直射南半球,我国大多地处北温带,获得的热量较少,同时,我国南北纬度相差达50°,北方与南方太阳高度差别显著,造成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低,且南北气温差异大。第二,冬季风的影响———冬季,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常有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吹来,北方地区受其影响大,加剧了北方严寒并使南北气温的差异增大。
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①现象:夏季,我国除青藏高原等地势高的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别不大,这是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征。新疆吐鲁番盆地7月平均气温高达32℃,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②成因:夏季,阳光直射点在北半球,我国各地获得热量普遍增多,加上北方虽纬度较高,白昼又较长,获得的光热相对较多,缩短了与南方的气温差距,因而全国普遍高温。
(2)降水。
1)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模。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各地区差别很大,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
2)降水量的时间分配特征。①季节变化是:一年内降水量的分配状况。季节分配特征: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雨集中于5~10月.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集中在7、8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多雨,冬春少雨。②年际变化是:年与年之间的降水分配情况。年际变化规律:我国大多数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一般地说,多雨区比少雨区年际变化小.沿海比内陆年际变化小.内陆盆地年际变化最大。(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3)成因。第一,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发源于西太平洋海面的东南季风和赤道附近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把温暖湿润的空气吹送到我国大陆上,成为我国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在夏季风正常活动的年份,每年4、5月暖湿的夏季风推进到南岭及其以南的地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进入雨季,降水量增多。6月夏季风推进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进入雨季。此时,江淮地区阴雨连绵,由于正是黄梅成熟季节,因此被称为梅雨天气。7、8月夏季风推进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华北、东北等地进入雨季,降水明显增多。9月,北方冷空气的势力增强,暖湿的夏季风在它的推动下向南后退,北方雨季结束。10月,夏季风从我国大陆上退出,南方的雨季也随之结束。第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在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连线以西以北的地区,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量很少。习惯上,我们称之为非季风区,而把夏季风可以控制的地区称为季风区。
(3)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主要气候特征。①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我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这是由于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因此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很显著。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和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我国季风气候的大陆性较强,表现为:冬季气温偏低,而夏季气温又偏高,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故被称为大陆性季风气候。②气候复杂多样。我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大,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再加上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故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广大地区为季风气候区,水热配合好(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热量丰富,水分不足.青藏高原属于高寒气候,水热资源不足。
2)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复杂多样的气候,丰富的气候资源,使得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很丰富.夏季高温,使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的农作物在我国种植的纬度远比世界上其他同纬度的国家偏高.夏季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但由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水热资源的变率越大,易形成各种灾害性天气,会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4)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对我国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有:台风、寒潮、暴雨、洪涝以及干旱。



相关文章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北京安通学校2007年GCT考试语文资料全集(35)
北京安通学校2007年GCT考试语文资料全集(34)
北京安通学校2007年GCT考试语文资料全集(33)
北京安通学校2007年GCT考试语文资料全集(32)
北京安通学校2007年GCT考试语文资料全集(31)
北京安通学校2007年GCT考试语文资料全集(30)
北京安通学校2007年GCT考试语文资料全集(29)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