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研究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19 12:48:48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一、 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

  (一)暴力所伤:暴力致髋关节脱位,股骨头、颈骨折,使气血骤然瘀滞,股骨头局部血液供给受阻,从而发生股骨头坏死。

  (二)六淫邪毒:感受寒邪,阳气受阻,气血失于鼓动而气滞血瘀,筋脉失于温煦,或邪毒所侵,红肿热痛,破溃不愈,疼痛挛缩,屈伸不利,久之则发生股骨头坏死。

  (三)先天后天禀赋不足: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股骨头骨骺发育不良,易于坏死,或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先天性脱位,导致股骨头坏死;后天脾胃运化失调,水谷精微无以温养机体,先后天禀赋不足,互相影响,遇诱因则易发生骨坏死。

  (四)劳伤过度:四肢关节活动有赖于气血的温煦濡养,过度劳伤,气血不足,亦可造成骨质疏松,如伴有轻微损伤则易发生本病。

  (五)饮食所伤:过食肥甘厚味,酿湿化痰生热。湿热风蕴,消灼阴津,致使骨髓失充,发为骨痿、骨蚀。

  (六)痰浊阻滞:身体肥胖之人,气虚湿盛,或过食肥甘厚味,或长期大量饮酒,均可化湿生痰。痰既生成,随气而行,无处不至,如阻于髋部经脉,则该处筋骨失养,骨枯髓空而为病。

  (七)七情过激:七情太过,脏腑功能失调,情志郁结,气机升降出入紊乱,久之肝肾亏虚,髓海空虚,易发此病。

  (八)药物滥用:长期应用激素,能引起气虚血滞,伤阴伤阳或脾肾阳虚,导致筋骨失养,发为本病。

  二、 西医病因的研究

  病因不明,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外伤主要是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及髋部其它损伤;

  (二)长期过量服用激素;

  (三)酒精中毒

  (四)发育不良,多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髋臼发育不良、先天性髋外翻等;

  (五)减压病;

  (六)其它疾病继发,如糖尿病、类风湿等;

  (七)特发性。

  三、发病机制研究

  (一)脂肪栓塞学说:脂肪栓塞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学说最早是由Phemistor等提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病理机制为多数人所接受,国内许多学者亦支持脂栓学说。贺西京等(1992)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认为:大量摄入激素后,血清内脂类含量明显增高,形成高脂血症,如果进入到肝细胞的游离脂肪超过肝脏所能够处理的能力,游离的脂肪酸转化的甘油三酸酯将堆积在肝细胞内,最终形成脂肪肝。脂肪栓子在周围血管中形成,如果位于股骨头终末动脉,将因血管内压力通过毛细血管进入小静脉一侧,导致血管阻塞。脂肪水解一方面造成毛细血管弥漫性血管炎,另一方面触发血管内凝血,加重骨组织的缺血坏死。

  (二)骨质疏松学说:激素使用的最突出副作用之一是引起骨质疏松症,骨生成速度减慢,骨吸收增加。研究表明,激素使血中皮质醇增高而出现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抑制成骨细胞活动,减少蛋白质及粘多糖的合成,阻碍前成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变,使骨样细胞形成减少,骨基质生成障碍,骨骺软骨增殖及新骨生成受阻,使成骨细胞数量减少,活动下降。当负重时,股骨头前外上区域易受负重的机械性压力影响,一方面引起已有骨质缺失的骨小梁疲劳骨折;导致股骨头部分塌陷;另一方面,塌陷的骨小染压迫骨内已变脆的部分动脉及微血管,最终导致骨缺血坏死。但该学说不能解释骨坏死在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中不太多见。

  (三)微血管损伤学说:摄入大剂量激素后,导致高脂血症、血中游离酸增多,血中前列腺素E2、白三烯B4增多,血管渗透性增加,触发血管内凝血。

  (四)骨内压增高学说:Larsen(1938)年首先提出激素药物可引起骨内压升高,而且认为与发生骨坏死有关。Michelsen(1967),Wikes,Visscher(1975)等人先后研究骨内压的问题,证实了骨髓压(BMP)的升高必然引起骨血流减少,但BMP升高是发病因素,还是作为一种生理现象加重了其他原因引起的缺血,仍然是疑问,但BMP升高和症状的发生肯定有密切关系。



相关文章


经皮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PLDD)
强直性脊柱炎的分期诊断
解剖各种艳情姿势的优势
骨络学说与骨坏死病因
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研究
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研究
胃次全切除术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术
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