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9:24 20:04:39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五行学说渗透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不仅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而且对于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并指导临床之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归属人体组织结构,反映内外环境统一

  中医学运用了五行类比联系的方法,根据脏腑组织的性能及特点,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的系统,从而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配合以六腑,主持五体,开窍于五官九窍,外荣于体表的脏腑组织功能系统,从而为脏象学说的系统化奠定了基础。

  此外,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同样运用了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方法,将自然界的有关事物或现象也进行了归属,并与人体脏腑组织结构的五行属性联系起来。如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与自然界中的五方、五季、五味、五色等相联系,这样就把人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从而反映了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相互收受通应关系。故《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肝“通于春气”、心“通于夏气”、肺“通于秋气”、肾“通于冬气”,《素问·脏气法时论》则说:“脾主长夏”。例如春应于东方,春天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阳气生发,万物滋荣,人体之肝气与之相应,故肝气旺于春。所以《素问·直解》进一步说:“随天之五气,地之五行,人之五脏,而应象者也,故为苍、为角、为呼、为握、为目、为酸、为怒,惟东方风木之肝为然耳。”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概括脏腑病变的某些发病和传变规律 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中医学根据五行之特性,用以说明五脏的某些生理特性和功能作用。

  2. 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五脏的五行归属,不仅阐明了五脏的功能特性,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即五脏之间既有相互资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1)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

  (2)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总之,五脏之间的生克关系,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都有他脏的资助,因而本脏不至于虚损;又有他脏的制约,因而亦使其不致过亢;若本脏之气过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之,而本脏之气虚损,则又有他脏之气以滋养之。可见,通过此种生克关系,即把脏腑紧密地联结成一个整体,从而维持了人体内环境的统一。此外,关于人体与外界环境,诸如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中医学亦是用五行的规律来加以说明的。

  概括脏腑病变的某些发病和传变规律

  1. 关于疾病的发生:由于五脏外应五时,故四时六气的发病规律,一般是主时之脏首先受邪而发病。如春季肝先受邪,夏季心先受邪,长夏脾先受邪,秋季肺先受邪,冬季肾先受邪,此即主时之脏受邪发病的一般规律。

  但是,有时亦可导致“所胜”或“所不胜”之脏受病。如气候失常,时令未至而气先至,则属太过;时令已至而气未至,则属不及。

  太过之气的发病规律是不仅可以侮其所不胜之脏,而且还可以乘袭其所胜之脏,同时,即使是我生之脏亦有发病之可能。

  不及之气的发病规律,则不仅是所胜之脏妄行而反侮,所不胜之脏乘袭而发病,同时,即使是生我之脏亦因受累而有发病之可能。这是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而推论的。此种发病情况的推测,虽不能完全符合临床发病的客观规律,但却说明了疾病的发生,确实受着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影响。

  2. 关于疾病的传变: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谓之“传变”,即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或他脏之病可以传至本脏。从五行规律来说,病理上的传变主要是应用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以及五行相克的乘侮关系,来说明脏腑间疾病相互影响的传变规律。

  (1)母子关系传变:即根据相生关系进行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种情况。

  (2)乘侮关系传变:主要包括“相乘传变”和“相侮传变”两种情况。

  应当指出,五行母子或乘侮之病理传变,在临床上并不是必定要发生的,此种传变发生与否,与脏气虚实、病邪性质,以及护理、治疗等多方面因素或条件有关,一般来讲,脏气虚则传,脏气不虚则不传或难以传变,对此应灵活看待,不能机械理解。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所说:“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即说明,在《内经》的时代已认识到对于疾病的传变,尤其是急性病的发作,不能受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所束缚,应从实际情况出发,真正把握住疾病的传变规律,方能有效地为防病治病服务。伤寒学说的“六经传变”和温病学说的“卫气营血传变”则正是从广泛的临床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具有实用价值的传变规律。

  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l.用于诊断: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部脏腑有病可以反映于机体的体表,故《灵枢·本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一般来说,人体内脏的病变或其相互关系的异常,皆可从其色泽、声音、形态、口味、脉象、舌苔等方面反映出来。故《难经·六十一难》说:“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

  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对五脏与五色、五官、五味、五音等进行了五行分类归属,作了一定的联系,这种五脏系统的层次结构,即为临床诊察疾病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临床实际运用时,我们即可以综合四诊材料,再根据五行之所属及其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

  一般说来,中医诊病很重视色诊与脉诊的结合应用,且能从客观上大致反映出疾病的状况,但是,欲从色脉来判断病情的发展趋势,则又必须根据五行生克规律来进行推测。《医宗金鉴·四诊心法》指出:“色脉相合,……。已见其色,不得其脉,得克则死,得生则生。”

  2.用于治疗:主要在于控制疾病的传变和确定治则治法。

  (1)控制疾病的传变: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体的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所致,而脏腑组织的功能失调,也必然反映于内脏生克制化关系的失常。疾病的传变,亦常是一脏受病而波及他脏,或他脏受病而传其本脏。因此,在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适当处理外,特别应考虑到与有关脏腑的传变关系,并应根据五行学说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其太过或不及,以控制其疾病的传变,使之恢复其正常的功能活动。

  例如肝脏有病,则应先强健脾胃,以防其传变。脾胃不伤,则疾病不传,且易于痊愈。故《难经·七十七难》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实脾气。”这种病在本脏,治在他脏的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学中的整体观点。

  然而,疾病的传变与否,还取决于脏腑的机能状态。即五脏虚则传,实则不传。故《金匮要略》又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即是此意。

  总之,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既要掌握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传变规律,并根据其生克乘侮规律及早控制其传变,防患于未然。又要根据其具体病情而进行辨证论治,因此不能把五行的某些关系当作刻板的公式而机械地运用,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对待。

  (2)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主要是根据相生或相克规律,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是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原则:多用于母病及子或子病犯母(即子盗母气)等证候。《难经·六十六难》说:“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故其基本治疗原则,即是补母或泻子。

  此外,运用相生规律来进行治疗,除母病及子或子病犯母可采用补母或泻子进行治疗外,若系单纯的子病虚证除补虚外,亦可运用母子关系,兼顾补其母以加强其相生力量,从而有助于子脏虚证之恢复。

  根据五行相生规律而确立的治疗方法,临床常用者,主要有滋水涵木法、金水相生法、培土生金法这三种。

  二是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临床上多用于因为相克关系紊乱而出现的乘侮病证。主要有相克太过、相克不及和反克(即相侮)之不同,其主要机理则是应用抑强或扶弱方法,并侧重于制伏其强盛,从而使弱者易于恢复。此外,在必要的时候,亦可在其强盛之一方尚未发生相乘传变时,利用其相克规律,预先加强其被克者的力量,从而防止病情的发展。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临床常用者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这四种。

  应当指出,肾为水火之脏,肾阴虚亦能使相火偏亢或妄动,从而出现性机能亢奋,可见梦遗、耳鸣、喉痛、咽干等症。此属肾脏本身之阴阳偏盛、偏衰,不能与五脏相互关系之水不制火混为一谈。

  此外,在针灸疗法中,五行生克关系的应用亦有其重要的意义。百考试题网站医师,整理针灸医家将手足十二经四肢末端的穴位分属于五行,即井、荣、俞、经、合五种穴位,分属于木、火、土、金、水,临床上即可根据不同的病情,运用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而选择穴位,进行治疗。

  同样,五行的生克关系,对于精神疗法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精神疗法主要适用情志失调病证。情志生于五脏,五脏之间有着生克关系,所以情志之间也存在着这种关系。正是由于在生理上人的情志变化有着相互抑制的作用,而在病理上和内脏亦有着密切关系,故在临床上即可以运用情志的相互制约关系来达到调整情志治疗疾病的目的。

  其他,关于药物的五色、五味入五脏,如色白入肺,味酸入肝等,亦是五行理论在药物归经方面的应用,虽不能生搬硬套,但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F8F8F8"

相关文章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之关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的相乘、相侮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的制化、胜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的相生、相克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