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话题十七题公务员考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12:22 07:48:59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热点1:谈谈对通胀紧缩的理解

  通货紧缩并不一定是坏事。由供给变化引发的通缩是“好”的通缩,由需求冲击引发的通缩则是“坏”的。在供给和需求的冲击共同作用下,中国在2009年上半年将出现通缩,其中好的成分多于坏的,但仍需要强有力的、未雨绸缪的政策,以防止“好”的通缩逆转为“坏”的

  通货紧缩的发生和持续由一系列因素引发,它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

  一个经济体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时,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如果总需求遭受巨大的负面冲击,通货紧缩就会随着价格下跌和产出减少而发生。这是“坏”的通货紧缩,它引起严重的周期性衰退、资产价格泡沫的破裂以及过分紧缩的政策。这种影响将通过信心和降价预期的恶化不断增强,加剧最初的冲击。

  与需求冲击相对应的是积极的供给冲击,它把总供给曲线推高,这样也会导致价格下降,但产出更高。这种类型的通货紧缩是“好”的,它可能由各种因素导致,这些因素包括技术创新、生产率提高、进口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导致的贸易条件改善,或是对政治经济长期稳定的预期增强等等。

  必须指出,无论怎样,一旦价格开始下降,通货紧缩的不利影响就会增加,即便它一开始是由正面的供给冲击触发。

  热点2:谈谈你对改革开放意义与作用的理解

  改革开放指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内在统一。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对外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邓小平在1991年8月20日指出:“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8页)他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告诫大家,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把改革开放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就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万学金路公务员李祖华指出,当我国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时,我们必须顺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党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情况,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坚定改革方向,完善改革举措。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热点3:谈谈你对农村户籍制度改革的理解

  农村户籍制度即农村户籍管理制度。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所辖区域农村居民的基本状况进行登记(包括常住人口登记、暂住人口登记、出生登记、死亡登记、迁移登记、变更更正登记等)并进行管理的一项行政管理制度。我国的农村户籍制度古已有之。目前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农村户籍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它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作出了贡献,但也有历史的局限。万学金路公务员周剑认为主要表现在:剥夺了农民平等分配国家资源的机会;限制了农民进城创业,阻碍了农民增收致富;使农民的就业选择空间受到严重限制;阻碍了农民素质提高,导致其“能力”或人力资本的困贫。因此,应该在坚持以人为本和公平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我国农村户籍制度的改革,逐步取消二元结构的农村户籍制度以及附加在其上的各种限制性制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道路。

  热点4:谈谈你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理解

  国家核心竞争力 由国家经济实力、企业管理和科学技术三大要素构成。国家经济实力是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以及支持它的投资、储蓄、最终需求、产业运营、生活成本和潜在发展的经济运行能力。万学金路公务员赵同勤认为,企业管理和科学技术两大要素是对国家经济实力要素的直接支持,体现深层的竞争实力、创新基础和发展动力。核心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共同构成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指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赢得胜机的超常发展能力,主要由独有的创新能力,以及实现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人才素质规模和制度性环境构成。简言之,人才、创新、制度三项基本元素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

  热点5:谈谈你对创新型国家的理解

  创新型国家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主要表现为: 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根据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同方式,世界上的国家可分为三类: 资源型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依附型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创新型国家,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万学金路公务员周剑认为,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1) 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2)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3) 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4) 创新产出高,是否拥有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区分创新型国家与非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人们往往用相关创新投入和产出的指标从一个侧面来衡量国家的创新程度,一般来说,创新型国家的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逐步成为创新型国家。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如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把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 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热点6:谈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关系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方针。马克思主义“劳动创造一切”的观点的延伸与发展。邓小平倡导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思想的丰富和发展。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系统提出。尊重劳动是基础和根本。劳动是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劳动创造了世界,甚至创造了人类本身。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与尊重劳动具有内在的、本质上的一致性,是尊重劳动的必然要求,尤其是现代社会劳动的必然要求。劳动贵在创造,没有创造,劳动只能是简单的重复。创造也离不开劳动,没有劳动,创造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尊重劳动和尊重创造,离不开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万学金路公务员李祖华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 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这对引领社会风尚的主流价值导向,进一步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F2F7FB"


相关文章


北京公务员推行职位竞争 两考合一减压力
公务员面试成绩评分的七项内容及分值分配公务员考试
面试课堂:2009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礼仪一箩筐公务员考试
面试课堂:教你公务员面试不怯场十大招数公务员考试
2009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话题十七题公务员考试
面试课堂:公务员面试考场上的说话技巧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面试决胜技巧三十六计之以退为进公务员考试
随机应变教你轻松搞定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难关公务员考试
针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公务员面试问题公务员考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