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密:京津沪院校与外省院校的取舍秘诀高考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1:02 09:41:32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每年考生角逐的热点易局限在京津沪院校。毋庸置疑,京津沪地区经济发达,高校密集,在这里上大学个人能够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向来吸引着众多考生的报考视线。同时考生也必须看到,京津沪地区虽然名牌院校集中、数量众多,但相对于来自全国各地众多高手的竞相报考来说,高校的数量不仅显得很不够,而且要考取这里的高校竞争也异常激烈,每年为此而落选的考生甚至是高分落选的考生大有人在。就全国而言,除北京以外的地方还有许多高校,避开京城的拥挤状态,独辟蹊径选学校,将进攻的策略瞄向京城以外,往往会出奇制胜实现双赢。有时,放弃是为了更大的获取。反其道而行之,明确自己的需求,不要将眼光只盯在京津沪高校上,做出“丢车保帅”的决策,不仅有利于自己的长远发展,而且还能产生“低分高就”的奇效。

  情系京津沪 逐鹿失利
  《孙子兵法》中说:“见胜而战,弗见而净。”有取胜的把握就要争取,否则须按兵不动,逐鹿京津沪亦如此。考生实力不足时,就该适度的放弃。以下案例可给予考生以启示。

  案例1.非北京院校不报,高分落选
  陕西省2001年理科考生小郑,考后估分填报志愿,高考成绩601分(标准分)。录取结果:落选。

  小郑2001年参加高考。他一心想去北京上大学,因而他的一本第一志愿就选择了北京化工大学,结果该大学2001年在陕西的第一志愿最低录取分就达615分,该生自然与该校无缘。但他的二本第一志愿仍然选报了录取分较高的北京工商大学,而该校当年在陕西省第一志愿录取分竟达627分,他再次无缘。由于小郑第一、第二批本科的第一志愿选报的都是地处北京的大学,第二志愿填报的又是早在一志愿都录满的学校,属于无效志愿,致使他当年落榜。如小郑在第一志愿填报中南大学就应该能够被录取,因为该校第一志愿的录取分数在708~599分之间,中南大学也是国家重点大学,小郑的二本第一志愿若选报青岛大学,则更有把握被录取,青岛大学为山东有名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该校当年的第一志愿录取分数在699~573分之间。

  -点评:据录取资料显示,近年来不仅是在陕西,在全国其他地方,像这种考生竞相报考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高校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出现志愿严重的扎堆儿,导致不少考生或高分低就或滑入二本院校甚至落选。若这些考生选报了其他地方的高校,则会比较顺利地被录取,且在专业的选择上还会有很大的主动权。所以,报志愿莫挤京津沪。不顾自己的实力,盲目选报京津沪等地的院校,是造成很多高分考生落选的根本原因。

  案例2.冒险报考北大,阴差阳错
  米涛,两次高考,第一次630分落选,复读考取复旦大学。

  米涛从小就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升学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上中国最好的大学——北京大学。2004年5月,他参加了北京大学的冬令营活动,获得保送推荐生的资格。可是高考成绩一出来,他的心里没了底,630分,比自己预料的成绩少了20分。老师劝他说:报复旦吧,那也是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可他不顾老师的善意劝告,义无返顾地在志愿表上填上了北京大学的英语系,第二志愿想都没想地填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很快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揭晓了,他的北大梦彻底破灭。在伤心之余,他把希望寄托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心想只要能进北京也行,四年后再考北大的研究生。但是由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早在第一志愿就录满了,最终名落孙山。

  虽然他报考时抱着“大不了再复读一年”的想法,可当他重新坐在教室里时,却远非那样轻松,内心承受了比应届生高出许多倍的压力。尤其是到了第二年填报志愿时,他原先的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早已化为“前怕狼后怕虎”的胆怯,面对志愿表他慎重地填上 “复旦大学”。后来却得知,这次他的成绩高出北大录取分数线24分。

  -点评:在前一次报考北大已有落选的征兆下,米涛仍强行报考北京大学,结果败下阵来。而第二年由于心理因素又导致能上北大却上了复旦大学。成绩优异的考生,经过一年的复读一般成绩都有大幅度上扬,但是由于复读一年的挫折心理,却又导致高分低就。

相关文章


专家指导高考考生做好心理调适以及各项准备高考
赵丽华称高考堵死年轻人进入现代诗歌通道高考
高考辅导:艺术类考生教你轻巧“过三关”高考
重视高中女生数学能力的培养高考
案例解密:京津沪院校与外省院校的取舍秘诀高考
态度决定你的一切高考各层次学生备考方法高考
会考备考:夯实共同基础彰显不同基础高考
四省区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及对高中教学的启示高考
理清头绪:高考复习须平衡四种关系高考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