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武常岐:与中国的全球企业一起成长MBA考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1:02 17:46:35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武常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最早的MBA之一。
  1986年他毕业回到中国时,很多人都以为他读的是一个与工商局有关的专业,而今天,MBA或者EMBA课程已经被企业家认为是不可或缺的教育经历。
  更关键的是,“管理教育不但教学生知识,还引发了企业家学习的热潮”。后者显然更有意义。
  市场化与全球化驱动力
  1978年恢复高考后,武常岐进入山东大学。当时,国家在几届学生中选拔出国预备生,大部分是去学技术,只有少部分是学管理,武常岐就是其中之一。“在广州培训时,住在我对门的是梁能”,1986年武常岐毕业,比他晚一年的陈国青,现在是清华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也成为了MBA。这些留学生成为国家最早的MBA。
  在武常岐毕业的前一年,北京大学成立经济管理系和管理科学中心。改革开放的前10年,国家改革还主要集中在体制改革,“北大经济管理系的经济管理考虑的也主要是国家经济管理。”
  邓小平南巡之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北京大学的现代商业教育也由此开始。“北大思想一直比较自由解放”,在这种大环境中,1994年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与光华教育基金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是否开放办学的标志。”
  他认为,商业院发展有两个驱动力:市场化、全球化。1997年北大所有老师都到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经受半年培训,“实际上就是知识转移。”而现在,当初只接受知识转移的老师们已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北大光华曾经历时两年讨论自己的使命,并最终确定了“创造管理知识、培养商界领袖、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第一条就是创造知识,这是光华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定位,我们要提出自己的理论来”,“前期我们主要是照搬国外理论,虽然很多理论具有普适性,但各国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要有规范的管理学研究,然后才能教学”。
  1999年,北京大学试办EMBA,三年后将有关材料上报国家教育部,并获得批准,带动EMBA的大繁荣。
  成长为全球商学院
  30年成长,中国商学院日渐成熟。在过去几年中,一批原本在国内很流行的国外商学院开始退出中国市场,其最主要原因是中国本土商学院的快速崛起。同时,中国企业对MBA、EMBA等教育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肯定。
  一位民营企业家曾对武常岐说,其创业时招聘了不少名校MBA,但最后都予以解聘,不是说他们不重要,而是MBA的培养模式分工很细,实际上是为大公司准备的,而创业企业需要能良好驾驭人际关系、敢想敢干的人,MBA当然用着不会顺手。可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增大和国有企业治理规范的完善,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开始成熟,MBA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
  而学生质量的高低,实际上与商学院内部的系统息息相关。武常岐认为,中国商学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学院本身规范并没有很明确,有MBA指导委员会,但作用主要是协调”,“国内师资市场还没有形成,在北美,教授是可以自由流动的。”
  同时,中国商学院的品牌也在被混乱的市场滥用。在一个会议上,武常岐换回一张名片,上面的名衔正是自己在北大所担任的职务,而手持名片的人,武常岐并不认识。
  他坦言,北大光华“不敢”在一些网站上做广告,上面有各种各样打着北大光华旗号做培训的机构,“这也是市场不成熟的表现”。
  此外,国内对学生的评价系统也有待完善。“国外MBA很少写毕业论文,主要是修够学分,做案例研究等等,而国内还被当成硕士必须写论文、答辩。”
  不过,武常岐对中国商学院的未来充满信心。现在,一批当初的小企业已经成长为全球有影响力的企业,服务于商业的商学院,也要与有志于成为全球企业的中国企业一起成长为全球性的商学院。

相关文章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武常岐:与中国的全球企业一起成长MBA考试
MBA人物:一个MBA的创业自白MBA考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