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指导2008年GCT逻辑备考方案工程硕士考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1:02 18:06:39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问:GCT逻辑测试的特点?
  答:GCT考试考的是综合能力,本质上是一种能力型考试,而非知识型考试,出题很灵活,题目本身不象考研那样难,但对时间和反应速度的要求远高于考研。其主要特点是范围广、难度小、强度大。
  1.GCT逻辑题量大,对解题速度要求更高;也就是从同等时间的解题数量要求上看,GCT考试要求考生有更好的熟练程度。
  2.从每到题本身来看,GCT每题包含4个选项,从题目本身的推理难度来讲,GCT逻辑题的难度并不大。
  3.从逻辑考试范围来看,GCT还包括分析推理题,因此,GCT考生也要注意这方面的解题训练。
  问:怎样把握有限的考试时间,切实提高解题效率。
  答:逻辑试题都分为:题干、问题和选项三部分,解答逻辑试题首先要审清题干的内容和意义,然后注意问题提出的角度和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对选项进行选择。在考场上,如何提高解题效率呢,建议按如下步骤答题:
  一、读题干,边读边分析
  耐心阅读题干(如果必要,标出重点词语),弄清因和果(前提和结论),并在脑子里简化为一句话。要注意分清主结论和前提,反前提,附加前提,中间结论,特别是推出结论的直接前提。在脑中形成因为(直接前提)所以(结论)推理结构。这是解题的最关键的一步,即在阅读中迅速提炼出题干的“逻辑主线”,也就是明确题目的推理过程(由什么推出了什么)。
  二、读问题,明确问题目的
  认真读完题干后,再仔细看问题,一定要看仔细,不要看错或漏看。要明确问题是针对题干的结论、题干的形式结构还是题干的前提假设的?要做到“有的放矢”,准确理解问题的方向与角度,找准推理方向。
  三、寻找答案
  要在该题的逻辑线上思考问题,不要偏离题目的逻辑线去钻牛角尖。“换句话说”、“其实就是说”,这种换算是解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节省时间主要的地方。根据问题要求,结合题干逻辑主线与备选选项推理出答案。一般步骤如下:
  1.预测答案,寻找嫌疑犯(疑似正确选项)
  2.边扫描边排除不可能项
  3.在剩下的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选项作为答案
  4.果断选择
  5.例外情形
  (1)这题我见过、做过──快速阅读题干、问题及选项,选出最优答案。
  (2)题干读了一遍没懂──呼一口气,再读,边读边划
  (3)有两个程度相当的选项──其它选项的排除有否差错?这两个选项的不同之处?
  (4)没有可选的选项──立刻重读问题,是否理解反了问题?选项中是否有一个自己理解反了?
  问:要想通过考试,在复习备考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逻辑分为两个层次:隐逻辑和显逻辑。隐逻辑是一般人使用语言时表现出的逻辑,这种逻辑是不自觉的。显逻辑是逻辑的知识和理论。我们通过学习显逻辑使隐逻辑得到强化,自觉地使用逻辑。因此,对逻辑推理考试来说,有效的复习备考就是一个挖掘潜能,规范思路,强化解题训练,逐步形成题感的过程。因此,学员想通过考试,不需要有专门的逻辑学基础,只要能认真按照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定教材《GCT逻辑考前辅导教材》来复习,通过考试就没有问题。
  提高逻辑成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精练。所谓精练,就是要在熟悉逻辑基本知识和推理技巧的基础上,大量做题,反复练习,按照题目的类型进行解题套路的训练,从而全面把握各类题型的命题规律,形成题感。逻辑思路是靠感觉,而感觉的培养是靠多做题目,平时多思考来的。那么什么样才算有题感了呢?一般来说,衡量的标志是在看完题干文字部份和问题后,不用看选项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方向,也就是说在读完题目后就能猜到答案可能的长相。
  到底要做多少题才能达到熟练的境界呢?根据我们的辅导经验,一般认为基本训练量是1000道题,高要求的训练量是是2000道题。对绝大部分考生来说,有1000道题的基本训练量就能顺利通过考试,如果能把复旦版的《GCT逻辑考前辅导教材》做完的话,就达到了这个训练要求。
  逻辑的命题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常考的领域都有重复性。因此,真题是逻辑复习备考的最好蓝本,逻辑备考的要诀就是在真题里提高解题能力,在真题里预测出今后命题的规律,在真题里悟出解题要领。基础好的学员,如果想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达到更为熟练的程度,最好要有2000道题的训练量,具体可以参考《GCT逻辑题典——真题分类精解与模拟试题》一书(复旦大学出版社),该书囊括了GCT考试的2000多道逻辑真题,足够考生训练之用,有助于考生夺得逻辑高分。

相关文章


08年工程硕士GCI逻辑基本知识——类比推理工程硕士考试
08年GCT逻辑应试基本技能辅导:标准化答题策略工程硕士考试
名师指导2008年GCT逻辑备考方案工程硕士考试
真题就是一切名师谈2008GCT考试备考之逻辑工程硕士考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