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指导:IC人才贵在创新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14 17:20:06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社会的基础性产业。近年来,中国IC产业发展很快,但知识产权纠纷事件也不少,近期比较引人关注的就是“龙芯二号”的知识产权问题。本刊记者于近日采访了部门专家和业内人士,他们均认为,创新才是中国IC产业和本土IC技术人才的出路。
  专家篇
  IC创新遭遇人才问题
  8月9日,记者来到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采访了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副秘书长、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建忠先生,协会副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薛自先生,协会办公室负责教育培训的袁吉祥先生。
  IC人才缺口还是巨大
  “自主创新是一个关键问题,自主创新离不开中国标准。”谈起IC产业发生的一些权益纠纷,薛自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我们只使用外国标准就容易触到‘地雷’,必须建立中国标准。有了自己的标准就比较容易产生自主的技术创新和自主的知识产权,我们就可以向别人收专利费而不是让别人来收我们的专利费。”他强调,技术创新要有市场意识,要让产品接受市场的检验。
  在IC产业链中,IC设计是关键。截止到今年上半年,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中共有133家IC设计企业,长三角地区约有两三百家,全国共有四五百家。薛自表示:“IC设计市场非常大,但竞争激烈。国内设计公司成活率很高,但成功率不高。”国内IC设计公司规模一般都不大,规模最大的公司连1亿美元都不到。上海去年只有3家IC设计公司销售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即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薛自表示:“上海IC产业不像2001年增长那么快了。国际上的增长趋势也放缓了。去年全国IC产业形势有所好转,上海增长了100%,今年将保持缓慢增长的态势,预计将增长30%。”
  中国IC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然巨大。微电子、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成熟的IC技术人才更是抢手。而技术创新对本土IC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具备创新能力,本土人才只能从事低端工作,将不利于中国IC产业的发展。袁吉祥介绍,目前协会正在展开针对非微电子专业人才的基础性专业培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高端技术培训还未及开展。具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的培养主要还是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
  IC人才要有知识产权
  IC产业链包括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设备材料等,去年底上海IC产业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技术人员有1.63万人。上海IC产业的人才环境正在逐步改善,知识产权的成果不断涌现。上海的IC设计已接近国际主流技术水平,具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取得群体性的突破。如上海交大汉芯为代表的国产DSP系列。以展讯为代表的2.5G、3G手机基带芯片等。薛自指出:“不仅IC设计需要创新,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等都需要创新。”
  正在用电脑编制IC产业知识产权方面报告的赵建忠表示:“IC产业是信息社会的基础产业,对于人才的要求非常高。设计人才不仅要能设计,还要对应用领域也比较熟悉。真正的人才还应该具备知识产权方面的素养。”他认为很多国内企业对于知识产权在观念上还存在问题,还没有真正重视这个问题。企业中特别缺乏知识产权方面的人才。

相关文章


四成海归期盼月薪过万专家指导择业
高级人力资源专家认证助一臂之力
人力资源管理员与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资格
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书市场认可
人力资源指导:IC人才贵在创新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条件
人力资源管理员(四级)报名条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
高级人力师、人力师申报条件有调整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