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观沧海》简案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14 22:24:21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一、导入。(3分钟)
1、当冰山带着眩目的荣耀,渐渐融化,/
你开阔的前额便从无边的浩淼中升起。/
在这个漂泊的世界里,心像铁锚一样下沉,思考却升上浪巅,额际的皱纹,与海平线震颤,起伏。/
我看见曾经雕塑过你风暴和巨浪的指纹,读海的语言,风的语言,水鸟的语言。/
大海以幽深和苦涩日夜洗涤,摇撼。/
生命逐渐冷却,旋涡陡然转动,雄鹰守侯崖岸,/
听,大海的呢喃!(音乐:海浪声音起)
2、1800年前,一位53的老人站在了渤海岸边,凝神静想,回忆往事如烟;心潮澎湃,敢问前程坦然。1800年后的今天,我们用文字和他交谈,一起走进他的密语心田。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曹操的《观沧海》。
4、谁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曹操?
二、通读。(11分钟)
5、通读。(1)读读诗题,读读诗。(齐读、自读)
(2)背背诗。(自背、查背、背给同桌听、查背3—4人、齐备)
(3)看看字怎样写。写诗。(黑板上8个竖线,7个人一人一句)(订正)
(4)吟诵。
一起读,带着感情。(在背景音乐下朗读,3----5个人)
说说读诗后的感受:印象,感觉,评价,体会,感悟都可以。(3---4个人)
6、小结:叙事——写景——感慨。
在作者的笔下,海水是多么的美呀!它摇曳不定,波浪滔天,苍苍茫茫,一片浑然。
三、解疑。(20分钟)
7、学生们有不会或不懂的吗?(在前面作好标记)
(重点解决的问题:生词。翻译。)
8、连起来读,自己说说意思。(同桌互动)
9、小结:鲁迅称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历史上,这是第一首山水诗。大海是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但作者却把它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情。全篇从大处着墨,通过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雄伟恢弘的景象,着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赋予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寄予着作者很深的感慨。(穿插背景)
提问:谁能说说作者的感慨?或者感受?
总结:作者宏观纵览,所见者大。海水、川岛、树木、百草、日月、星汉。(板书)
视野宽阔、粗线勾勒。
真可谓:巨眼睥睨万物,胸中自有天下。
总结:“澹澹”蕴涵了动荡不息的力。
“耸峙”蕴涵了挺立不摇的力。
“丛生”蕴涵了竞争不伏的力。
“丰茂”蕴涵了旺盛不息的力。
“日月之行,星汉灿烂”更蕴涵着宇宙造化的热烈奋发的伟力。
这一切,都仿佛跃动迸发于浩淼无涯的沧海之中。不,是跃动迸发于作者广阔的胸怀之中。
四体悟。(10分钟)
10、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来谈谈感受、收获。比如:可以画简笔画、写解说词、翻译、说说作者的观察角度和顺序、或者是怎样展开描写的、改写成散文、朗读、写一段评价的文字、给曹操写一封信、给渤海风光影片写文字脚本、表演、等等。(画----翻译----朗诵----信……等等)
五 结论。(1分钟)
作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大海寄托了一种胸怀,高山也许是一种象征吧!
真可谓:
水天一色,登高景现心亦远;风月无边,望海神明气不凡。
(板书)
同学们可以可后思考:作者是在一天中什么具体的时间来观沧海的呢?

相关文章


《皇帝的新装》教案
教师资格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模拟卷(二)
南州六月荔枝丹(公开课教案)《详案》
初中语文:《观沧海》简案
教师资格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模拟卷(三)
浙江省04年4月教师考试-心理学(小学)试题
浙江省05年4月教师考试-教育学(小学)试题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