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琪的礼物》教学设计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14 23:01:12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写作风格。
2. 能力目标:能在作文中设置悬念,运用艺术上的巧合;会通过人物的言行、外表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3. 情感目标:学会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值得人们爱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作文中设置悬念,运用艺术上的巧合;会通过人物的言行、外表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歌《你是风儿,我是沙》,听后你们来说说它引起了心中怎样的感受(播放磁带《你是风儿,我是沙》)。
听了这首歌引起了你心中怎样的感受?
这首缠绵悱恻的爱情绝唱一定引起了同学深深的感动,其实这样真挚的恋情,哪个国家都有传唱,今天就来学习美国作家欧·亨利写的一篇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与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齐名,其代表作《最后一片叶子》、《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心与手》等。

二、整体研讨
1、同学们已经对课文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下面我想请一个同学来概括地复述故事,注意复述故事要抓住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一对贫穷的夫妻杰姆和德拉在圣诞节为了给对方买礼物,不惜牺牲自己最珍贵的秀发和金表,结果却阴差阳错,礼物变得毫无用处。)
2、理情节。
现在老师为了让主人公的行动更清楚地展现出来,准备和大家共同来尝试用对联的形式来梳理文章的情节。不知你们可否有兴趣。好,现在老师以以德拉为线出一上联:
上联是:德拉满头秀发换表链链回表去。(包含了了三层意思:德拉买了什么,用什么换来的,最终美好的愿望落空了吗?)
同学们商量着对下联如何?(提示:什么人买了什么,用什么换的,最终怎么样。)
(下联:杰姆祖传金表变发梳梳有发无)
(假如我们以促使他这样做的原因去拟一横联又将如何?)(横批:圣洁的爱、真挚的爱、深情的爱)
三、合作探究。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读课文最后一段的一部分,将你发现的问题记录在题单上。一会儿请人回答你所发现的问题,你不仅可以向老师提问,还可以询问所有同学,也可以指名让同学回答。
同学间相互质疑。
1、问题一:两人珍贵的礼物最后却变成了无用的东西,你觉得德拉与杰姆这样做值不值得?
生一:值得。因为他们虽然失去了自己的秀发和金表,但却得到彼此最真挚的爱。
生二:不值得。因为他们本来就很穷,买小小的礼物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就行了,何必买这么贵重的礼物,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叫“礼轻仁义重”吗? 其实就算不送什么礼物,一句温馨的祝福,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深情的拥抱,不同样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吗?
2、问题二:为什么前面称他们为笨孩子,后面又两次说他们是最聪明的。
(称他们是笨孩子是从世俗的角度来说,说他们是最聪明的,是因为他们虽然失去了自己的秀发和金表,但却得到彼此最真挚的爱,真爱是无价之宝。)
3、你料到了这个结局了吗?它带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欧•.亨利式的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你愿意做一次欧•.亨利吗?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想像一下故事的结局。
出示投影:苏比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他平时一直都住在广场上的长凳上,当天气越来越冷的时候,他就想到岛上的监狱里去住上三个月,那里不愁食宿,又有意气相投的朋友共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苏比试过许多无赖的做法,可是都不成功。当他来到教堂的门口时,悠扬的乐声传进了他的耳朵,他的内心起了变化,他决心改过自新,他要到热闹的市区去找工作,他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要……此时……
明确:原文结尾:苏比感到有一只手按到了他的胳臂上,他霍地扭过头,看到了一个警察的阔脸,“你在这儿干什么?”警察责问道。“没干什么。”苏比回答说。“那么跟我来。”警察说。第二天早晨,警庭的法官宣判说:“在布莱克韦尔岛上监禁三个月。”
4、你对德拉和杰姆这个结局满意吗?为什么?
(虽然两个主人公的好意都落空了,但并不是一个事与愿违而令人遗憾的结局。因为德拉和杰姆彼此都送给了对方一颗最真挚的心,他们体贴入微、相濡以沫的感情才是彼此最珍贵的礼物。)

相关文章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什么
《茶馆》(节选)教案
《儿童心理学》自我意识的发展
《麦琪的礼物》教学设计
《儿童心理学》影响青年初期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