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案:“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14 22:58:09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学习目标]
全面客观地认识“左”倾错误产生、发展的原因、表现、危害、纠正及相关的经验教训。正确评价“文革”的性质及其危害。

[阶段特征]

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出现的“左”倾错误,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左”的错误发展到顶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虽然毛泽东发动这场“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但他对社会主义阶段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认识不足,对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错误估计,这时已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它没有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性质,只是一场破坏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内乱。

[重点难点]

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背景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不是偶然的,是有其特定的国内外背景和深刻的社会根源的。进入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又发生重大的变化。苏联对华推行霸权政策,把中苏两党之间的原则争论上升为两国之间的争端,使中苏两国的分歧公开化,关系迅速恶化。一些东欧国家也附和苏联谴责中国。社会主义阵营分化瓦解。中国面临着苏联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巨大压力;自以为是南亚霸主的印度错误估计形势,充当反华急先锋,在中印边界越过所谓“麦克马洪线”,全线挑起边界争端,受到中国自卫反击战的沉重打击;美国支持台湾国民党当局不断骚扰和袭击东南沿海地区,发出战争叫嚣,企图实现所谓“反攻大陆”的南柯一梦;1961年,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由派遣军事顾问卷入战争,发展到派特种部队参战的“特种战争”,又升级为局部战争,严重威胁中国西南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中国为了保家卫国,以各种形式积极“抗美援越”。总的来看,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外部环境比较严峻。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国民经济从1960年底起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和政策。1962—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左”倾错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仍然在政治、文化领域继续发展。(1)在人民公社上的争论、有关文化艺术的争论、对来自人民群众的对党的官僚主不满的声音等问题上,国内和党内的矛盾依然尖锐。尽管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认识到存在着“左”倾错误,但认为中央制定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是正确的,“总路线、人民公社、大跃进”三面红旗是不可动摇的,存在的失误在于没有贯彻好中央的上述正确路线。毛泽东错误地把局部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加以无限的强化。出于对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和出现修正主义的警惕,毛泽东提出:“我们的国家,如果不建立社会主义经济,那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呢?就会变成修正主义的国家,变成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就会转化为资产阶级专政,而且是反动的、法西斯式的专政。这是一个十分值得警惕的问题,希望同志们好好想一想。没有民主集中制,无产阶级专政不可能巩固……不可能对反动分子和坏分子实行有效的专政,也不可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改造,他们就会继续捣乱,还有复辟的可能……”又说:“社会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复辟,并不一定要通过反革命政变,也不一定要通过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它还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国家领导集团的蜕化变质来实现。”(九评之二:《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吗?》)所以,毛泽东在1957年反右派运动扩大化后提出警惕“匈牙利事件”,60年代初一再提出警惕“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中央”。并且认为,当前最主要危险不是来自被推翻的反动派和被打倒的剥削阶级,也不是帝国主义,而是“睡在身边的赫鲁晓夫”。所以,阶级斗争的重点由国外、党外转移到国内、党内,要抓“修正主义分子”、“走资派”。(2)中苏两党围绕于斯大林问题和对帝国主义斗争策略问题的争论,很快转移到无产阶级革命是依靠“和平过渡”还是暴力革命、南斯拉夫演变的性质、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阶级斗争等重大问题,最后论战上升到有关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重大理论和原则问题,争论的焦点也焦中到苏联社会的性质是正在“和平长入”走向共产主义,还是急剧滑向修正主义的“假共产主义”。毛泽东关注的重心已经从经济上通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转向从文化建设和政权建设上“反帝”、“反修、防修”,防止中国走向所谓的南斯拉夫、苏联的修正主义道路。毛泽东对全党敲响警钟:“照此办理,那就不要很多时间,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全国性的反革命复辟,马列主义的党就一定会变成修正主义的党,变成法西斯党,整个中国就要改变颜色了。”毛泽东把国际反帝反修和国内反修防修结合起来。毛泽东指示全国农村开展阶级斗争的“四清运动”,并进而发展成为“挖修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作为国际反修与国内防修的重要措施。他还支持把批判历史剧《海瑞罢官》问题政治化,批判《二月提纲》,认为这是反击文化教育领域“修正主义分子”、“走资派”的必要措施。

相关文章


历史教案:人民解放战争
《儿童心理学》婴儿实践活动的萌芽
历史教案:“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儿童心理学》婴儿的一般特征
历史教案:北洋军阀的统治
《儿童心理学》婴儿独立行动的倾向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