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新加坡馆设计师聊设计创意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6:22 16:16:58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主持人乔旎:亲爱的新浪网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新浪聊天室,我是主持人乔旎。

2010年的世博会很多人都非常关注,尤其其中的设计更是很多人非常关注。首先我们先来看一部短片。

看完了短片,其中对这个“音乐盒”,大家有什么样的想法呢?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就是这个音乐盒的设计者、新加坡的设计师陈家毅先生,欢迎你的到来跟我们的网友打声招呼。



陈家毅: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乔旎:另外一位嘉宾是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说郭黛姮女士,欢迎您的到来,郭女士跟网友打声招呼。

郭黛姮:网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乔旎:非常感谢两位来到我们的演播室,首先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音乐盒。陈先生当时为什么会以音乐盒作为创意建造这个设计?

陈家毅:这次我们是想新加坡馆不只是从建筑的造型,从视觉上给人带来震撼,我们也想视觉给人一个感动,就像一个传统的音乐盒打开,它是欢迎大家进来的,它是以音乐的方式,以旋律的方式去让你感觉到,可能你在广场上,可能你在行人步道上,也可能你在卢浦大桥上,你听到丁丁咚咚的音乐,你想那个是什么?你发觉原来是一个建筑物,一个会发声响的建筑物,是这样子来的。

主持人乔旎:就是让大家更多存在一种感动,让很多人觉得很新奇,那是一个会发出声响的建筑物?

郭黛姮:是的,我们是想以比较婉转的方式介绍新加坡,而不是以一个比较硬性的宣传的手法,这个造型比较特别,因为你会发觉它是一个圆圆的东西,这个圆圆的东西其实四面都可以看到,而且它的造型,我们其实在设计的过程中是研究了上海浦东世博的基地,太阳照射的方向。所以,它在西南面还有斜斜的一个屋顶,屋顶其实是挡阳用的,各个角度有所不同。但是在你环绕整个广场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也像一个雕塑一样。其实是这样子。

主持人乔旎:其实它不单单仅仅是一个屋子,更多是一个设计品,你可以在不同角度看见它都是一种不同的感觉?

陈家毅:是的,是的。

主持人乔旎:您刚才说这是一个音乐盒,我们一般都知道音乐盒里都有一首曲子,这个音乐盒里是什么样的曲子?

陈家毅:目前新加坡旅游局正在筹备里面的一些内容,他们是希望能够邀请到新加坡的作曲家来作曲。你也知道新加坡,其实很多人只知道新加坡是一个比较有秩序的地方,但是它的次文化,因为它是非常多元文化综合起来,它也产生了自己的一些东西。

这次我们是希望带出一些比较具有次文化的一些元素,音乐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来给大家介绍新加坡。

主持人乔旎:我看到这次的主题好像是“以水和花园式设计的一个主要元素”。

陈家毅:是的,是的。

主持人乔旎:是不是更多体现新加坡的园林化的城市?

陈家毅:因为这次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想每一届的世博,1970年在大阪的世博讲的是科技,2010年在不景气的时代里,我们要讲的是什么呢?肯定不是讲物质的追求。所以,我们想带出未来的城市生活应该是怎么样的。

新加坡这么多年来也做了很多试验,比如说新加坡其实是一个非常缺乏资源的一个地方,水一直是一个问题。这么多年来新加坡的用水和蓄水、再生水解决了这个难题,也就是说我们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下新加坡的经验和故事,将来大家也可以想到未来的城市生活是需要更加珍惜这些自然资源。花草树木更是未来城市所不能缺乏的,因为城市生活非常紧张,我们回到家的时候不能够单单只在鸽子笼里,我们还需要一个比较美好、比较绿化的环境。也许北京城乡已经没有那样的距离,至少我们能够把乡下美好的东西带到城市,那也是我们的一个想法。

主持人乔旎:其实这也是很多人的一种心愿,因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城市里,你每天接触的都是像鸽子笼一样的房子,我们更多也想接触自然,利用自然的元素,大家可能更喜欢一些。

我想问一下郭老师,您怎么看陈先生的这个设计?

郭黛姮:陈先生刚才讲了他的创意,我感觉每次世博会,各个国家都想找到一种东西能够代表自己的所在地,能够通过某一种手段,让真一看,突出它的特色。我觉得他的这个创意非常好,很巧妙,用一个音乐盒这样一种理念来把新加坡这么一个多元文化的情况反映出来,能够通过音乐给大家一种很深的印象。我相信将来我们去参观世博会的时候,可能一听到那个音乐,就会对它有一个特殊的认识、特殊的感觉,这一点很不错。

另外,我看到那个图片,我觉得它的设计,从建筑师的角度来看,确实也是高科技的,很大胆。音乐盒并不是平放在地上,而是翘起来,能翘起来,需要用很大的力学计算。

陈家毅:其实整栋楼,我在这里要提一提,我们非常幸运跟欧亚纳配合,欧亚纳做结构。整栋楼就只有4根柱子,其它的二楼和中层、空中花园,都是以悬架的方式,它单凭四根柱子悬挂出来,它的结构蛮有趣。

郭黛姮:每一次世博会,很多国家都要搞一种全新的结构,让大家很震动。将来大家看各国,也会有这种作品。陈先生的作品也是非常大胆的,说明采用这么一种现代结构、新结构,也反映了我们当代的时代特点。那里边中国馆也是企图要反映一些传统的同时又是现代的,把这两个结合起来,既继承了传统,也要体现我们当代21世纪世博会的特点,反映我们每个国家怎么能够用这个东西来向大家说明我们的理念。

主持人乔旎:其实在每次世博会的时候,各个国家都会挖空心思想出更好的设计给大家展示出来,可能是以一个设计来代表本国的一些传统、文化,以及人文关怀,及各个方面的一种设计理念,这一点也特别好,我们现在就特别期待能够在2010年在世博会的时候能够看到各个国家的建筑。

我还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陈先生,您当时说明音乐盒的时候,我们发现上边有一个空中花园,其实这点也是我印象特别深的。因为我觉得在现在这样一种社会里,你如果能够有时间到屋顶上,有一片绿色,有阳光,可以看到园林,还能看到非常美妙的风景,其实也是非常幸福,当初为什么这样想?

陈家毅:那是因为我到了基地的时候,我发觉新加坡馆的基地和卢浦大桥,其实蛮接近的。也就是你从卢浦大桥可以直接看到新加坡馆,你直接看到的其实是它的屋顶部分。我在想如果能够做一个空中花园,因为新加坡也有一个别称——“花园城市”,现在进展到“城市在花园中”,那就把热带花园带给大家分享一下。

空中花园这回是特别请新加坡园林组的那些设计师来帮我们操刀的。所以,我们会特别带来一些热带的花卉。

主持人乔旎:其实说到园林,郭教授的研究是非常深刻的,因为郭教授本身就是研究中国古典式园林的。您能不能给我们说一说它这个设计呢?

郭黛姮:作为园林来讲,可以说是没有国界、没有差别,人人都喜欢,每个国家都喜欢。但是每个国家的风格又不同。中国的园林更加强调跟自然的接近,这基本上可以说是很自然化,我们把自然的东西拿过来大家来欣赏。现在陈先生在屋顶做的屋顶花园,我看那个图片也是很自然的,跟欧美的园林是不太一样的。

陈家毅:是,因为基本上法国或者是意大利的那些花园,或者是景观,基本上是对称的,而且它基本上是比较宏大的。华人的东西基本上是以人为本,也就是像看一轴山水画。

主持人乔旎:很细腻。

陈家毅:是的,是的,身临其中慢慢去体会、慢慢去享受。

郭黛姮:我觉得这种理念跟我们今天提倡的生态平衡、绿色建筑,跟这些都是非常吻合。

陈家毅:中国人的东西这么多年其实上千年都已经做了,人的环境跟自然界要保持一片,这回我们做世博新加坡馆,其实大部分材料,比如铝、钢铁,因为它整个展期就是6个月,之后都可以回收的,是不会浪费的。

主持人乔旎:其实这也是一点特别遗憾的地方,大家做得那么漂亮的设计只是展出6个月,6个月以后回头又回收了,有没有想过在新加坡或者是在哪个地方重新把它搭起来?

陈家毅:那天记者招待会也有人问。

主持人乔旎:对,我们都觉得很可惜。

陈家毅:那是我们做建筑师的也想长长久久下去。也许旅游局有打算,但是目前还没有公布,暂时只是为了上海世博会。

郭黛姮:不过有一部分是永久的,世博会里边。

主持人乔旎:有一部分是永久。

郭黛姮:不是所有的建筑物都6个月,但是相当一部分是6个月拆掉。

主持人乔旎:要回收的。

陈家毅:其实大阪、其它的世博会也是这样,也差不多。比如他们的设备,如果是永久的建筑物,他们的设备就会比较复杂。比如说需要暖气,但是我们目前做的是夏天的建筑物。

主持人乔旎:相对来讲配套设施也不用特别强调。

陈家毅:比较简化。

主持人乔旎:对,比较简化,针对6个月的展出。

陈家毅:是。它基本上就是一个展厅。

主持人乔旎:其实我觉得的确,如果一个特别好的建筑,在6个月以后拆了,大家都会比较心疼。

陈家毅:其实没关系,他们可以再建一个,我们的图纸都有的,他们要的话,他们可以建一个比较永恒的。

主持人乔旎:其实音乐盒可以作为音乐厅,我觉得音乐厅可能更合适一些。

陈家毅:说的是,因为尤其里头在二层楼那个部分,它完全没有一根柱子,也就是说把它原本4根柱子的力移到周边上去了。所以,整个空间是一个很大的演出空间,那也是我们这次的一个卖点。

主持人乔旎:其实我在想,如果说是这个建筑真能变成一个永久的建筑,成为上海的一个音乐厅的话,比如说我们下午可以在上面喝咖啡、喝茶,晒晒阳光,有着绿色,等到晚上的时候去听音乐,大家可能更能够在特别忙碌的生活中享受到一种别样的生活。

陈家毅:是,到时可以变成一个新浪馆。

主持人乔旎:那我们可能更愿意一些,变成一个新浪馆,大家都过来,能在那个地方工作很好。

陈家毅:世博会的建筑,当时展出之后很轰动,但事后有的就拆掉了,大家还是很怀念、很怀念。

主持人乔旎:就昙花一现。

陈家毅:有的虽然拆掉了,但也恢复了,也有这样,像巴塞罗那的德国馆后来又重建了,重新给它恢复了,因为大家太喜欢它了。

陈家毅:我念建筑的经验,其实70年代,令我感到新建筑物的纪念是当我的母亲从大阪把大阪世博会的明信片带回来,我看,咦,这个东西是一个建筑物,我觉得很震撼。80年代当我做建筑师的时候,我就跟我老爸说,我要去日本。去日本干吗?我要去大阪。去到的时候,真的只剩下那几栋,明信片的那些建筑都没有了。

郭黛姮:但是会给人家很深的记忆。我们有时也把它编到教材里,上课的时候很多国剧世博会的建筑都变成教材了,很多学生看了以后,对他们学习设计也有很大好处。

陈家毅:因为在世博会,它给建筑师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机会。

主持人乔旎:给你一个平台可以自由发挥。

陈家毅:一个突破的平台。因为这既不是为了我商业的操作。

主持人乔旎:不用考虑以后,就是能够把你自己完全的一种想法、理念展现出来。其实我觉得陈先生跟世博会还是很有缘的,最早的时候这样一张明信片成就了一个设计师的梦想。

陈家毅:也许是因为那个原因我变成建筑师吧。

主持人乔旎:所以2010年我们一定要看陈先生的建筑。刚才说到园林城市,上面有空中花园,其实这个空中花园在很早的时候,在以前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商,那上面曾经在房顶上建造绿树或者是花园。我想问一下郭教授,在中国有没有类似的这些建筑?把园林和建筑结合起来?

郭黛姮:中国园林发展的很早,而且到现在大家还很喜欢,成就也很高。

作为空中花园这样一种理念,在我的老师梁思成先生对北京城保护的时候提出了这样一个方案,就是北京的城墙变成一个空中花园,不要拆掉。但是遗憾的是,他的理想没有能够实现。我们城乡的部分,现在变成北京的二环路了,空中花园就没有实现。不过现在中国的园林照样还是蓬勃发展,大家在现代建筑当中也运用了不少。我们过去有很多现代建筑做得还比较成功,你比如像我们以前老的部长戴念慈先生做了阙里宾社,在旅馆周围都是园林化,都是做了很多绿地,我这里也有阙里宾社的图,大家可以看一下。

另外,类似这种当然不只一处,很多很多。

陈家毅:其实像空中花园还有很多好处,它既可保暖,又可作为一个保温层。

主持人乔旎:其实我们都知道房顶一般直接太阳会照射,会很热,其实有这样一个空中花园也会大大缓解一些。

郭黛姮:这是比较早的阙里宾社,院子都是花园的,每个旅馆的客房都对着一个花园,这是做得很不错。另外像香山饭店,那是贝聿铭先生利用香山园林的特点,把它做出来,那也是很好。所以,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主持人乔旎:大家看这幅图。

郭黛姮:这是陕西西安的一个唐华宾馆,也是跟园林结合的。

主持人乔旎:我们发现其实中国有很多建筑都是跟古典园林都是结合在一起,其实我觉得大家这个观念都一样,把自然和我们的建筑融合在一起,你可以在建筑中享受自然,过去我们说的中国园林是从各个地方都可以看到是一幅画,其实也特别漂亮。

陈家毅:郭教授,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说不上有什么成就,在观摩中国园林的做法。所以,我们现在在杭州有一个项目,亚洲人的生活态度,我们确实设法把山上的那些竹林引进我们的住宅里,然后水边的景色也带到物的边缘上。之前我们做长城脚下的公社,其实是将院子里面的山楂树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好像四合院的造型,但是是打开的,让里头的山楂树和外面的景观,就是和长城连在一起。

所以,我们也在研究传统华人的建筑跟景观,那是一个做法。现代人应该怎么去表现它呢?怎么去突破它?这是我们现代建筑师的一个挑战。

主持人乔旎:其实人们的观念真的是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可能作我们几十年代的时候就特别希望我们能看到高高大大的建筑,看到多少层楼高的建筑。等到现在到了一定的阶段,我们就开始怀念我们以前的比如像四合院、门口的那棵大树,更多的花鸟鱼虫,更怀念这些东西,其实也反映出人们可能思维在不停变化,更希望能够更加回归自然。可能现在来说环保的意识应该更加加强一些。

陈家毅:现代化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在寻求一种平衡。刚才我想说,好像庭院和建筑的关系,其实是一个虚和实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那个物体、那个建筑物是实物地来讲,周围的空间就是虚的。这个空间你怎么去绿化它、美化它呢?那是向来园林工作做的很好的部分。而现代人有些时候是忽略了。但是我想现在人们也开始观察到,大楼外面的广场也可以是绿草如茵,也可是百花齐放。

主持人乔旎:不是像过去的水泥地或者是地板砖。

陈家毅:不需要这样子。比如新加坡近年有一个很大的发展,就是新加坡的滨海湾,其实是填土填出来的东西,不单单是填出很多块土,让很多建筑物在上面建起来。而是它填成一个湾,将河水和海水引进,然后所有的建筑物就围绕着这个湾而建。因为这个本来是在商业区的边缘,它也带进一些文化的东西、一些娱乐的东西,比如说综合娱乐,它也带进了两个新的植物园。因为新加坡植物园历史渊源蛮长久的,是英国人留下来,直到今天,几乎有150年的历史,他们做这个绿化已经非常有经验,做这个园林的工作。

这回在滨海湾的边缘,他们在造两个新型的植物园。

主持人乔旎:其实陈先生说的是让我们现代建筑和园林结合在一起,让大家在生活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这样一个自然景色。

我还想问一下郭教授,其实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怎么能够把比较传统的园林跟现代建筑结合在一起,刚刚陈先生也谈了不少,想听听郭教授的意见。

郭黛姮:最近我做过一个设计,我们最近在山东威海做了一个算是旅游建筑,这个旅游建筑当年是建在一个城台上,但是现在城已经毁掉了。我在做这个建筑的时候,它下面已经有很多树什么的。它原来有一个很小的房子,要把它扩展到比较大的叫环翠楼。既然是环翠,就是绿的,茫茫大海,人们享受很多绿的东西。所以,后来我们就把这个城台架空了,城太底下都是绿化,我们现在做成这样了。后来甲方又批准这个方案,现在正在实施当中。

所以,把这个园林的绿化可以引到我们现代建筑物上来,这确实到底大家都在想,每一个建筑师都在想这样的做法。陈先生是做在屋顶上,我是做在城台下面了,游客来的时候,两边都是绿的,将来都是树,然后我们的树有的现状的树很高,让它撑破我的楼板,挖洞了,冲破了,有一部分还是比较接近自然,上面那一层就没有树,长不高,因为上面才是活动的空间。

像这种设想可能比较反映我们当代建筑师的心理,大家都希望能够保护环境,能够把原来的生态很好地保留下来,都是这样一种心态。

陈家毅:其实它还是维持一个旅馆是吗?

郭黛姮:一个园林景观,一个观赏大海,环翠楼其实是观赏,后面有一个岛刘公道,刘公岛很有名,甲午海战的地方,本来也是看刘公岛,但是本来那个房子已经坏了,毁掉了,现在重建已经很矮了,树都长高了以后楼都看不见了。这次我们重做是要做高,把原来的城台又找到它的标高,又按照原来的城台这样做了。但最后还是把树都留下来。

主持人乔旎:一定要下来,其实设计师更多的想法都是要把绿色留在我们更多人的身边,其实我们在这里也希望更多的设计师能够以环保为第一位的,能够把绿色更多地带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好的,今天生活有限,我们请到两位嘉宾,谢谢,希望大家一起关注我们其它的节目,再见。

·发表评论1

相关文章


英男子打造变形金刚式住房 按季节变换形态
第三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征文
美国娱乐公司将在泰国建设“电影城”
CZWG建筑事务所的“坎宁镇项目”获绿灯
世博会新加坡馆设计师聊设计创意
“妖建筑”横行 中国别成西方试验场
香港明年将建成全球第三高楼 设计理念为中国龙
北川地震博物馆23亿清单曝光 建筑费用实际只需1.35亿
刘太格:广州可按1亿人口容量规划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