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高手会聚都江堰还原古貌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6:22 16:12:25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公元前256年,李冰父子凿离堆,开堰建渠,为天府之国带来福泽。后人感激先人,修筑二王庙,千年来,庙里香火鼎盛。然而,这被列为世界级文化自然遗产的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古建筑,在地震中却遭受了毁灭性打击。今天,站在都江堰著名的安澜索桥上望,深幽的古建筑群成了一片废墟败瓦、残垣断壁……



都江堰文物管理局副局长樊拓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都江堰二王庙、伏龙关,古建筑群的破坏,可以说是巴蜀文物遭集体浩劫的缩影。对于所有文物保护工作者来说,只望最大程度上还原古老容颜。

坍塌破损惨不忍睹

司机小葛对记者说,“在过去,旅游大巴会将整条道路堵得严严实实,现在路是畅通了,可人气没了。”心痛的不只是小葛,对于所有都江堰市民以及文物工作者来说,这都是一次惨痛的打击。都江堰文物管理局副局长樊拓宇接受记者采访时言语已近沙哑。

“地震当天,惊魂未定时,就来到二王庙,真是不敢想象。”樊拓宇说,站在石梯上望,满目皆是跨塌的楼阁。都江堰古建筑群里最精华的戏楼、厢房、52级梯步、照壁、三官殿、观澜亭、疏江亭几乎无一幸免。据他介绍,二王庙古建筑群,依山傍水,宏伟典雅。但地势狭窄,上下落差高达50多米,建筑师却在如此狭窄的地面上修建了6000多平方米的楼堂殿阁,使二王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幔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上下转换多变,并巧妙的利用围墙、照壁、保坎衬护,形成了多层次、高竣、幽深、宏丽的景象。

而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只能留在记忆里。

修复在争论中完善

作为一名文物保护工作者,当时樊拓宇其实还来不及伤痛。地震后第二天,就和众多专家开始了清理工作。欣慰的是,不久都江堰古建筑的抢救保护工作就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确定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等,对古建筑群等进行技术对口支援。

会集的都是国内最顶级的文物修复高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难免有观点冲突。比如伏龙观古建筑群二殿和三殿的修复,修复中,一些专家认为应该恢复原来的面貌,另外一种声音认为恢复五十年代修缮加固时的面貌。“但其实只有争论,才会进步,才更加接近真理。”樊拓宇说,这也表明都江堰古建筑维修并不是一个人说了算。

72根钢筋铆牢二王庙

都江堰景区门口有一排茂密的杨槐树,旁边是奔流不息的岷江水,来自各方的旅游总会在此驻足,并深醉于此间美景。坐在树下和记者聊天的樊拓宇并无心欣赏眼前的景色,他时不时会朝旁边的二王庙修复工地张望几眼。

“二王庙本身是建在一个巨大的滑坡体上,幸运的是,地震时整个滑坡体没有完全被激活,是表面滑坡导致的古建筑跨踏,因此水利工程没有受到影响。”樊拓宇说,此次修复加固,会在整个滑坡体前出口打上72根“铆钉”。这并不是普通的“铆钉”,它每根直径80公分,深17米,为钢筋混泥土结构,全部打入河床以下,并将这72根“铆钉”相互连成一个整体。

据二王庙修复工程监理介绍,水是滑坡的润滑剂,“铆钉”形成网格,让松散的山体固定下来,确保了二王庙变成完整的整体。其实,历史上二王庙也经历过滑坡等多种自然灾害,这次修缮将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即使再发生大地震或者大洪水,二王庙的古建筑应该都不会滑坡到河床下,也就不会截断都江堰水利工程,进而对成都的防洪灌溉形成威胁。这样做,不仅是对都江堰古建筑的保护,也是对几千年水利工程的保护。

一片花瓣也要复原

“整个修复工程坚持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理念,采用‘四保存’的原则,即原建筑形制、原建筑材料、原工艺技术、原建筑结构。”樊拓宇说,原有的形制就是不能擅自删减,不能以现有的审美观去改变原有的建筑特色。其次,原来采用什么材质,现在还需同样材质。但这过程中,也会有新的问题,比如原来的殿堂大柱是柏木,现在像这样粗的柏木,也是文物。这怎么办?不能因为修复一件文物而破坏另一件文物,商量后,一致决定用相近的稠木代替,或者在旧料市场收集一些柏木旧料,作为修复原料。

第三,是原有的工艺,倒塌的物件要全部进行归位,这仔细到楼阁上一个小花瓣、一个小鸟,都要重新修复上去,并保持原来的位置。修复后,游客会发现,屋檐上的一个小鸟,脚是新的,但翅膀是旧,就像在博物管里看到的修复文物一样,非常精细。这种精细,不仅是对文物本身的保护,还给下次修复留下信息,让这种手艺,这种古代的信息一代代流传下去。这对清理工作要求非常高。已有20年文物修复经验的刘东光监理告诉记者,当初工作人员进场后,要对每一个散落下来的物件,与房屋上脱落的信息一一对照,想吻合后拍照封存、编号。物件不能使用,也不是靠目测,要用最科学的方法进行鉴定,确实不能使用才能“舍弃”。
第四是,原来的建筑结构,不能随意破坏,都江堰的古建筑是典型的川西穿斗式结构,环环相扣。地震中,建设时间最长的老君殿,反而是二王庙古建筑里受灾最轻的,而上世纪修整时采用的砖、木混搭建筑,破坏最为严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主任常青教授,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这应该归功于“老祖宗的智慧”,中国古建筑在震灾面前能够“墙倒顶陷屋不塌”,就是因为采用了穿斗式结构。

预计3年力争2年迎客

文物是人类宝贵遗产,是典型的“不可再生资源”,樊拓宇形容整个修复工作“如绣花一般细致。”

预计都江堰整个古建筑修复工程耗资在1亿零98万左右。记者在二王庙修缮现场看到,对于一些国家级的文物,因为不方便搬离此地,已全部贴上的封条,并有专人值守看管,工人们进出都非常小心,生怕碰到一些物件。“修复后的古建筑群里,将会设置许多展板,通过图片的形式,将地震前的情景和地震后的情景做对比,让游客能更深入的了解这段历史。”樊拓宇说,预计伏龙观在今年年底就可完工迎客,而二王庙大概需要3年时间,力争2年内完成。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文物修复工作者都是长年驻守在都江堰景区。他们说,能还原一个最真实的二王庙和伏龙观,就是最大安慰。

[资料链接]

都江堰


作为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附属二王庙、伏龙观等古建筑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二王庙位于城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前临都江堰,是纪念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者李冰父子的庙宇,原为纪念蜀王的望帝祠。二王庙分东、西两菀,东菀为园林区,西菀为殿宇区。全庙为木穿逗结构建筑,庙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环境,依山取势,在建筑风格上不强调中轴对称。上下重叠交错。宏伟秀丽,环境幽美。传说李冰父子治水时曾制服岷江孽龙,将其锁于离堆下伏龙潭中,后人依此立祠祭祀;北宋初改名伏龙观,始以道士掌管香火。



相关文章


伦敦奥运会媒体中心受批评
西尔斯大厦将在103层楼上增建玻璃阳台
从景观视角看资源枯竭城市
杭州奥体博览城设计方案初定
顶级高手会聚都江堰还原古貌
成都拟出台建筑外装修“七禁”
文化博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合肥杜岗“城中村”将现安徽第一摩天楼
上海:十七棉纺厂房将成亚洲最大纺织时尚创意园区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