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城垣”是空穴来风吗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6:22 22:29:42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明城墙是南京的一张极具特色的城市名片,打造好这张名片,对于南京的人文环境和经济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正是基于这一宗旨,在7月底召开的江苏省旅游工作会议上,南京提出了未来5年将全面整合城墙沿线旅游资源,打响“世界第一城垣”品牌,着力打造成一批独有特色的民国文化、明文化等“极品”,建成辐射华东、影响全国、具有国际水平的旅游会展中心。

  南京要创“世界第一城垣”品牌的口号,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由于事涉旅游资源开发和文物保护,这个“口号”更是在旅游界和文物部门引起了高度的关注。

  “世界第一城垣”的内涵以及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它对促进南京的城市建设以及对于旅游经济贡献的具体体现在哪里?由此引发的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冲突如何破解?记者昨天就此进行了采访。

  专家:南京明城墙本来就是“天下第一”

  在7月底召开的一个苏州旅游会议上,初听到规划部门见诸于文字的“世界第一城垣”字样,有人就怀疑地说,口号罢了,付诸实施尚待时日,起码5年内不可能。然而,面对质疑声,有关专家不以为然:南京的城墙本来就是“天下第一”,所谓“打造”是指推广,并非建造。南京市文物局的一位专家如数家珍。

  他向记者介绍,南京城的城墙高度一般在14米到21米之间,城基的宽度为14米左右,顶部的宽度在4米到9米之间。大部分的城墙都先用花岗岩或石灰岩的条石做基础,上面再用大砖垒砌内外两壁和顶部,内外壁之间常用碎砖、砾石和黄土层层夯实。城墙顶部和内外两壁的砖缝里,都浇灌一种“夹浆”。这种夹浆用石灰、糯米汁(或高粱汁)或再加桐油掺和而成,凝固后粘着力很强,使城墙能够经久不坏。墙顶用砖铺成地面并砌成“雉堞”(指城墙顶部靠外一侧的锯齿状矮墙),并有石制的泄水槽以排出雨水。城基部分每隔一定距离也设有排水洞,将城墙内侧的积水排出城外。因此,南京城的基础工程和防护工程都是比较牢固的,故能屹立至今600多年之久。城墙现存21.35公里,仍然是我国最大的一座砖城,并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南京明城墙为应天府城即京城,城门计有13座,水关两座。城墙上还有垛口13616个,窝铺200座,以供军事防守之用。在城的中央还建有钟楼和鼓楼。

  这13座城门的上部,都建有高耸的城楼,而以聚宝门最为雄伟。聚宝、三山和通济三座城门各有城墙四道,每两道之间的空间称为“瓮城”,可作为战时的防守之用。聚宝门是这些城门中最坚固的一个,城楼以下部分基本保存完整,而且有所谓“藏军洞”的特殊设施。“藏军洞”实际上就是里端封闭的砖券门洞,在战时可供兵士休息和用来存放军事物资。这种“藏军洞”在聚宝门最南一道的城墙上计有两层共13个,左右两侧的城墙下部又各有7个,加起来有27个。据说,每洞可容纳兵士100人以上,共可藏兵达3000人以上。这种设施在我国古代的其他大城中是极为少见的。每座城门都有内外两道门,外面一道是从城头上放下来的“千斤闸”,具有坚固的防御作用;里面一道则是木质再加铁皮做成的两扇大门。在平时,行人车马都从城门洞里通过。

  南京明城墙的防、排水系统科学适用,功能包括城垣自身防、排水和对城区的防、排水两部分。城区的防、排水系统,主要是利用城墙底部设置的水关、涵闸。在秦淮河出、入口处分别建有东水关和西水关,水关设有闸门3道,前后2道为木闸门,中间设铁栅门以防潜水入城之敌。东水关内侧还设有33座瓮洞,分为3层(上面两层为藏兵洞),下层(中洞可通船)通水。此外,还设有金川河闸、玄武湖的“通心水坝”(即武庙闸)、前湖的半山园闸与琵琶湖的琵琶闸等多处涵闸。这些涵闸,设有铜、铁管和铜水闸,只能进水不可进人,设计巧妙、结构合理。

  老外认为明城墙旅游“资本”不够格

  记者在采访中有一个感受就是,似乎接受采访的有关人士和专家对于采访话题,都有点不愿意过深的谈及。

  在经过多次辗转后,南京市旅游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终于向记者透露,近两三年内不会专门针对明城墙作相应的旅游规划。因为,打造“世界第一城垣”仅仅是一个理念,更多的意义则体现在文物保护方面。

  从这位官员的嘴里,记者听到了一个可能叫南京人咋舌的讯息:南京市民一直引以为豪的明城墙,到了国外旅游专家的眼里居然并不咋的。据其介绍,几年前国家旅游局对南京的旅游资源作了一次普查和定级,南京特级旅游资源一个也没有,中山陵、总统府等景点只被定为一级旅游资源,而众人皆知的明城墙仅被定为二级旅游资源。该官员称,南京明城墙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讲,其意义并不是很大。因为旅游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客人的吸引力,二是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而明城墙在这两个方面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该官员更是透露,目前正在进行的南京整体旅游规划过程中,来自西班牙的旅游专家对南京明城墙的打分相当低。尽管南京方面的旅游学者们对此提出了异议,但“老外”们始终认为明城墙只能用来散散步,其旅游产品和形式过于单一,不能作为一个旅游卖点和亮点来对其作出相应的旅游规划方案,或许明城墙因其厚重的历史沉淀的确有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但它在旅游领域却并不够“资本”,因为每个领域有其不同的衡量标准。

  南京三年前就打出“世界第一”口号

  但是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刑定康,却与国外旅游专家意见相左。他表示,国外的旅游专家之所以对南京明城墙打分很低,一方面说明他们对明城墙“认识”还不够、“了解”还不深,明城墙不被他们看好的真正原因是其旅游开发不充分。

  邢副局长介绍说,其实早在九十年代初,南京就已经开始往外推“明城墙”这个旅游资源,而两三年前,南京在对外的旅游宣传口号中就已经提出了“明城墙——世界第一城垣”的旅游形象,甚至早在五六年前,南京市纪委、规划局和旅游局就联手编制了《南京明城墙风光带旅游规划》。

  目前明城墙作为旅游景点来经营的有台城和中华门城堡,然而这两个景点的游客量和经济收入都不是很理想,“当然除去诸多客观因素外,归根结底是明城墙一直未得到充分的包装、宣传和利用。”刑定康指出,例如可以制作相应的DVD,展示南京明城墙的文化、军事结构、主要战役等,还可以举行一些诸如进城仪式等类似的参与性活动,将秦淮河的游船活动与参观明城墙相结合等,都能达到非常不错的旅游宣传效果,然而很可惜这些宣传和包装明城墙的旅游开发工作目前做得还非常不够。

  刑定康认为,将33公里长的明城墙都用来作旅游开发也行不通,这会对文物保护形成很大的威胁。所以,将个别几个“点”重点拎出来作旅游景点,但整个城墙应当作文物来保护才是良策。

  例如,中华门城堡在整个明城墙风光带中是最亮的一个点,不仅气势宏伟、外形保存完整,它的瓮城结构还含有极其高的科技含量,这都能充分展示南京明城墙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震撼力。再如将汉中门城墙主题与广场文化相结合,也显得相当有文化力度,能让市民零距离地感受明城墙特有的气势和文化。

  “明城墙作为南京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的确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一个好的旅游资源不一定是好的旅游产品。”南京理工大学旅游经济专家冯根耀教授认为,明城墙既然作为历史文物,但其历史题材的资源并未得到很好的挖掘。他指出,一个完善的旅游产品需具备包装、品牌、市场等很多因素,一个旅游产品销售给游客,并得到游客的认可才算成功。可以利用明城墙的来由、军事地位等一些历史故事,加深其内涵,因为游客不仅要看,还要听,这样看过之后还能玩味。同时,明文化一直以来是南京旅游的一张名片,明城墙可以和明孝陵这样具备明文化特点的景点连成“片”,整体包装上市。由于明城墙并不连贯,针对相对分散的特点,可以分期开发,先拣出重要的一段来开发和包装。

  当然,南京明城墙要成为一个成熟的旅游产品推向市场,并作出品牌,还需要下大工夫,前期积累、产品设计、功能设施齐备等方面都相当重要,当然这就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不能单纯为GDP而损害祖宗遗产

  “保护的目的是利用,利用的基础是保护,不保护好,就谈不上后续的开发和利用”,目前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之间该如何平衡,已经成为众多领域专家的焦点,南京理工大学旅游经济专家冯根耀说,保护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保护历史文物的本来面目,二是“修旧如旧”,保持其原汁原味,所有的旅游开发都应与文物原有的主题相吻合,如果进行一些人为的雕琢,将是对文物本来的文化底蕴极大的伤害。例如,澳门的大三巴牌坊在这方面就做得相当不错,保持了它的残缺美,不加任何修饰,因此近期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这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冯根耀建议,可以将南京明城墙作为城市风光的“观景台”,沿城墙观看现代化的南京、生态绿化的南京,同时在其周围开发一些与其风格相吻合的旅游活动和项目,丰富它的旅游形式。

  南京市文物局一位专家说,其实现在已经不比从前,大家对旅游资源开发和文物保护之间的冲突,已经都有了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就是在保护好的基础上,再谈具体的开发,毕竟不能单纯的为了GDP而损害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东西。

  据了解,为了保护好明城墙,南京已经多次对其进行了维修。据南京城墙管理处葛处长称,今年明城墙维修工程现在还没有正式开工,将要进行维修的月牙湖和富贵山两处工程尚未开始招标。至于这两处明城墙维修工程何时才能开工,葛处长表示自己并不知情。记者向其求证,对于明城墙维修的相关方案,以前好像存在很大的设计上的争议,现在是否得到合理的解决?葛处长告诉记者,当初,确实有人曾经提议在明城墙上安装观光电梯,让游客可以乘电梯观赏明城墙的美丽风景,一些媒体当时也有报道,目前,还只是一种构想。当记者问及观光电梯是否有实施的可能性时,葛处长回答,对于明城墙的整体规划修建方案应该属于南京市规划局管理,如果这个方案经过市规划局讨论通过,那么还会继续上报国家相关机构审批。

  “世界第一城垣”的另一个意义

  “世界第一城垣口号的提出,具有积极的意义!”东南大学一位城建专家认为,虽然它的提出,目前还停留在理念和口号的层面,但是它具有大气魄,一旦其真正的落实,就是一个真正的大手笔,除了将有力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以外,更将对南京的城市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位专家认为,这个口号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在不长的时间内,一定能见到他的“峥嵘”面孔。

  这位专家所言是有事实为根据的。南京近年城市建设几次大的发展,都和诸次大“事件”有关。1995年10月,第三届城市运动会在南京召开,南京的城建上了一个台阶;2001年9月,世界华商大会的召开,又为南京的城建发展提升了一个档次;而今年10月召开的“十运会”更是使南京的城市建设和城市面貌大放异彩;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2008年“世界城市高层论坛”将在南京召开,届时,世界20多个国家元首将汇聚南京,这样高层次的论坛是南京历史没有过的。有关人士认为,这将是南京城建再上台阶的一个重要契机,3年以后,南京将迎来一次更大规模的城建开发热潮。

  南京市规划局的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认为,“南京第一城垣”口号的提出,是有现实背景做基础的,其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是超越单纯的旅游层面的,它不仅具有“经济学”上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实施,将更大的提升南京的城市形象,全方位的提高南京的竞争力,同时也将有助于增加南京市民的信心和对古老家园的认同感。因此,这个口号的提出,不应该是个“悬念”,它的精彩表现很快就能为市民所感受到。

  南京明城墙简介

  南京明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定都南京的产物和象征,是中国历史上唯—建造在江南的统一全国的都城城墙。

  它始建于元末至正二十六年(即公元1366年),建成于明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6年),历时21年之久。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廓四重城墙构成。其中,南京京城墙,不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桓达33.676公里,比首都北京的古城墙还长出0.776公里。而南京古城墙的外廓城周长则为60公里。

  数百年的沧桑,宫城、皇城、外廓三圈城墙已毁坏殆尽,惟有高大的京城墙,除城门等木构建筑不复存在,城墙依然屹立。所以,现在通常所称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即指京城墙。

  南京的城墙,为我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可谓是继我国秦长城之后的又一历史奇观。

  经近年抢救性修复,现在明城墙的完好总长度已经达到23.743公里。南京市委、市政府还不惜拨出重金,先后建成了以古城墙为背景、护城河为依托的“月牙湖公园”,建造了能够传递历史信息的“水西门遗址广场”和以瓮城、城墙为主题的新建筑群体“汉中门市民休闲广场”等。

  

相关文章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方案敲定 一号方案中标
三亚海棠湾概念性总规明后天评审 4家公司展示规划成果
深圳奥体新城举行规划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发标会 6家入围
阿拉特拉瓦设计的纽约新“世贸大楼”车站获得批准
“世界第一城垣”是空穴来风吗
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在全国范围内诚聘设计院副院长、总园艺师
合作建房就面临着“流产” 昨日首开看地会
世界上的第一个圆形火车站屋顶成型
“蓬皮杜第二”将在法国东部建造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