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建筑教育界和地产企业的对话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6:22 21:11:4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时间:
2005年12月18日上午9:00
出席人士:
深圳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王波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宋昆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系主任蔡永洁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钱强
浙江大学建筑系主任王竹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三室主任韩衍军
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魏宏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肖莉
《建筑学报》编辑部副主任范雪
深圳地产公司设计总监王强
金地集团技术管理部资深建筑师肖景文
金地集团技术管理部刘晨劼

【主持人:金地集团品牌管理副总经理刘海波】请各位专家就位,我们第二天的活动马上开始!各位老师、各位员工大家早上好!昨天我们圆满地结束了首届金地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的评奖活动,今天再用这个机会请各位专家跟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个高峰论坛“共同的责任”——建筑学界和地产企业尖峰对话。我们有幸请到了王波先生做为主持,大家欢迎。王波先生是深圳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也是深圳不动产估价学会副会长,在房地产行业有丰富的经验。今天出席的专家教授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宋昆先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系主任蔡永洁先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钱强先生,浙江大学建筑系主任王竹先生,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三室主任韩衍军先生,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魏宏杨先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教授肖莉女士,《建筑学报》编辑部副主任范雪女士,深圳地产公司设计总监王强先生,金地集团技术管理部资深建筑师肖景文博士,金地集团技术管理部刘晨劼先生。下面我把话筒转给王波先生,请王波来主持。谢谢!

【深圳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王波】感谢主持人。很荣幸今天在这里能够跟各位学术界的专家和各位领导做一个交流,这是我们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今天的话题既比较轻松,应该也是比较大的一个话题,共同探讨一下我们在这个行业、专业、地产界里面的共同责任。

首先祝贺首届金地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取得圆满成功,这个大赛获奖的作品中各个大学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受金地集团的委托,今天我来主持一下今天的讨论会。我先把这个会主要的议题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今天会议主要有两个议题,第一个议题是关于建筑设计大赛,金地集团跟建筑学报搞的大赛第一届取得了圆满的成功,金地集团明年、后年还希望继续做这个比赛活动,希望各位大学的老师、领导们对这次大赛回顾一下和对我们大赛提出建议。第二个话题,地产商进入到这个大学的教学研究的工作中,地产商如何能对教学研究起到促进的作用,各个学校的教学研究如何能对地产商的开发行为起到一个高度建设的指导作用。在座的都是各个学校的建筑系的资深人士和领导,请大家就第二个话题展开讨论。

金地集团是不是就明年的竞赛和今年竞赛的一些想法是不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金地集团品牌管理副总经理刘海波】我代表金地集团再次感谢参赛的各院校和《建筑学报》对我们首届金地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的全程支持,也祝贺参赛的院校取得的好成绩。首届金地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是从今年的9月份开始发动,昨天正式颁奖,一共经历了三个月的时间,《建筑学报》和各院校和我们通力合作,把这个赛事办得比较成功。我们这次的比赛是三方通力合作的结果,也是地产企业和教育界之间进行互动的比较好的平台和机会。通过这次参赛的作品和整个组织的活动过程中,我们感觉到做这样的活动是比较有意义的,学校跟企业之间的合作,学校对自己的学术水平的提升是很有好处的,这三个月的时间内,包括昨天颁奖的各位老师的感言,我们三方对首届从题目到组织的过程、评奖过程、最终的结果,我想大家还是比较满意的。

这样的一次活动我们认为,既然对各方都有利,我们认为他的活动本身也是比较成功的,所以我们觉得还是要继续吸收这一次首届金地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希望对我们未来的工作有更好的一些促进。从这次大赛的成功举办,我们觉得收获良多,我们也要继续吸收首届的成果,看看未来能不能把他做得更好。作为主办单位,我们也希望能够听听在座各位专家的意见,虽然我们这次举办了成功的比赛,但是这个过程中间还有什么需要完善的地方,面向未来如何做得更好。受主持人的委托,我们先表一个态,我们愿意诚心诚意地听听各位专家对我们这届的意见,如果我们要继续办大家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下一届如果要做的话,很多的准备工作也要马上开始了。谢谢主持人。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宋昆】首先向各位抱歉,因为天津大学这次成绩不太理解,也不完全是不重视,重视的程度可能没有别的院校高,也有一些其他的客观原因。我们拿到竞赛的通知以后安排一些学生参加,竞赛对学生来讲有一些功利性,比如说可以保送研究生等等,现在的竞赛活动也举办得比较多,有时候我们都举办不过来,要学校对这种竞赛完全严谨地组织比较吃力,因为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工作负担都比较重,所以这些竞赛都让学生们自行选择,对他们的职业和学业有好处的竞赛。如果是一些国际的竞赛学校会专门组织,国内竞赛我们有一些专业进行参加,但是学会竞赛获得的奖对学生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目前我认为国内的顶级常规性竞赛好象没有,我建议金地集团和《建筑学报》和建筑学会一起,搞一个学会的竞赛,这样是不是比较好,能不能办成一种常规的国内顶级的竞赛,现在国内的大学生竞赛的项目很多,但是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一个竞赛。如果形成常规的竞赛,同学们都认定这个事情,学校也会每年积极地组织,学生们也认可。但是目前的情况是我们都不太清楚了,到底应该参加哪个和不参加哪个。学校的组织和学生的积极性对竞赛的成绩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原来认可的几个竞赛学生都比较积极,就像魏老师他们的获奖度很高,他们是有备而来的。我希望金地集团能够做一个全国最高层次的常规性比赛,让全国的院校和学生都能够认可,推动这个竞赛不断的良性循环。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钱强】这次金地集团举办的比赛取得这样的结果是非常好的,原来的题目有一些变动,有一些学生已经在做了,但是后来因为题目变了,变成“80筑家”,所以中途就退出了,希望题目能够确定以后不要改。第二,从这次结果来看,并不是十分明确,定位非常有前瞻性的,带有将来趋势定位的命题,这样的话学生设计就比较明确了,我们学校的几位同学的作品设计的作品就非常有未来性,整个作品的定位是现实性还是未来性,还是现实性和未来性的结合,这样的定位就比较好一些,对参赛的同学也比较明确一些。这个竞赛从这次来看重庆大学获得了金奖的是研究生,我觉得以后可以分研究生部和本科生部,因为研究生的时间比较富余和自由,本科生本来的课程压力就比较大,再从事与课程无论的竞赛的话,可能对他本身的教学安排有冲击,应该把两者分开来。昨天还请了香港大学的教授来参加,我觉得以后可以多请香港、台湾地区的学生来参加。“80筑家”做得非常好,但是目前是一些下岗工人、低端人士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住房,我们可以更多地为他们进行考虑。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夏令营的方式,比如几个学校一起合作,比如十个学校,一个学校出两个学生,把他们集中到一个地方做成夏令营的形式,大家可以互相交流,结合2天的时间对主题进行设计,然后进行评奖,这可以做一个快速设计,这种形式可以考虑。

开发商和教学相结合这一块,直接结合可能会比较难,难度会比较大一些,但是如果采取一些间接的方式,比如说时间比较多的话,开发商可以多到学校进行讲座,这也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可以定期面向高年级的讲座,面向就业前景的讲座,企业也可以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奖教金,分别鼓励学生和老师。奖学金有两块,一块是每年给学生多少钱,这种方式比较多,我们也不太鼓励,但是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法,比如说奖励他去欧洲,他去了以后要回来递交一个报告,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发布共享。还有国际教学方面,由企业出钱,我们可以邀请国际的学生共同教学,他们也参加,三方共同做一个题材,这样比较好交流。

教学和学生的能力方面,到开发商这里来工作的一些建筑学的学生相对比较少,在我们那个年代大约90%以上都是想在第一线做设计,可能大家对到开发 来开发商来主要是做一些业主的设计师,或者跟业主做一些交流的工作,开发商或者说房地产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市场,他们对市场的透彻分析是怎样的。整体来讲,开发商所需要的人才跟我们教学培养的人才不足的地方我想主要是学生策划的能力,学生本身对房地产市场也不太了解,策划主要是由营业部和设计部共同来做的,设计部里面有一个策划设计部,这一块非常专业,学生本身接触市场比较少。这一次我们跟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交流,他们的学生和我们国内的学生最大的区别是对社会的了解不一样,国内的学生都不太了解现在的社会是怎么回事,对社会的接触国内的学生相对来讲是比较弱一些,一些社会经验和认同力都比较差一些。这一块,是不是在教学方面去做,有一些建筑开发、策划的课程可以增加。现在教学里面关于旧区设计这一块我们东南大学主要是四年级,我们主要有四块,是城市设计、旧区、大型工业、学科交叉,旧区这一块是由四年级基本上来做,但是这些主要都是三年级的下学期和四年级这个阶段做住宅的设计。还有,毕业设计的时候会有一些好的设计作品,对住宅的研究主要是在研究生这一块,每年大概都有两三个学生在做这样的课题,这个课题是永远做不完的。

培养的方向,我们主要培养大学生的建立,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如果培养出直接到房地产商这儿来能够直接用的话,也不是我们学校培养的目标,这是专科院校做的事情,我们主要是培养一些精英人才。国内人培养人和国外培养人的最大区别是,我们国内培养的人一次成才,希望他们出学校就能够接受大学生的设计,就能够接受设计的项目,什么类型都给他去设计,而在国外来讲,在本科教学他进入社会有再教育的环境,这个再教育的环境比国内要好一些。我们大学里面是培养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交给社会再改造。

【《建筑学报》编辑部副主任范雪】这次竞赛对我们《建筑学报》来说也是第一次跟企业合作,我们觉得要做就要做品牌栏目,这个竞赛在国内是一个高水平的竞赛,关于这个题目和策划的方式,我觉得这次稍微有点匆忙,但是这个题目还是选得非常好的,方式中可以由一些再跟进,大家再交流,以后做得更完善一些。我们愿意提供一个平台进入各个方面,共同做一些事情,尤其是学校这一块,《建筑学报》学生的读者比较少,所以我们一直在想怎么用一种方式让学生也进入到学术活动里面来,所以我们也愿意继续合作,把这个竞赛办下去。

【主持人:深圳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王波】前面一些老师提的一些建议,我个人感觉他们这几个学校对竞赛的理解、重视和时间也不太够,这次竞赛,你们觉得有什么需要加强的地方?

【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魏宏杨】金地集团和《建筑学报》搞的这次竞赛对全国建筑界应该是一个好事情,我们觉得应该利用好这个平台,学报这个平台和大企业的平台都是很好的。学报在全国的影响力,作为一级学科的专业杂志,金地集团这种上市公司,因为我们国家还是提倡三个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角度,对学生还是有所锻炼的。我同意前面几位说的,倾向这些竞赛是在研究生或者是本科的年级毕业的层次,他刚好在大三、大四,各个学校现在不一样,有些在大三、大四开始住宅设计的教学,那个时候的学生确实对社会不太了解。上一次的要求本科生是可以参加,我们觉得做得比较好的还是研究生的同学,他们刚刚进入研究生阶段的时候,集中来做这个,做得好一些。竞赛的具体要求可以具体一些,在评奖的时候好评判一些。比如说对基本图纸哪一些内容是必须要求的,其他的一些构思可以补充,但是一些基本的构思要具体要求,但是有一些方案他的想法很好,但是没有深入下去,有些很深入,但是没有考虑宏观的东西,有些方案定位在单元个体,有些定位在概念,没有往可操作性。目标也是很重要的,他的前瞻性,前瞻到什么程度,可操作性是怎样的。一般来说应该对社会有一个好处,对我们的探讨应该有一个好处,应该适当地引进前瞻性。下一步国家的建设就应该是趋向、走向的东西,这样有一些探讨,可能会有利一些。

关于明年的题目,我还是同意刚才钱强老师提的,我们把小的做了,就应该做老的。明年的题目就应该是“中国的老年居住环境”,中国的老年问题太严重了,80问题也是很严重的,这两块太严重了。80年代的就是我们这些小孩,我小孩是82年的,今年23岁了,他们是特殊的人群,他们的数量完全是中国的一个转轨,是计划生育的那一批人,我们这一代人却是人数最多的一批人。

二元教学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还是有关系,现在我们的建筑教育应该说是比较讲究宽知识,让他出去有各种适应能力,在本科阶段和房地产结合起来很难,但是研究生很容易,我带了一个研究生去年毕业的时候,他自己联系到重庆的一个集团去了,他不到车间去了,那个集团跟你们金地集团一样,建筑学设计的很多。我认识很多建筑学的人他们苦于他没有房地产企业的一些资本,一个是金融,一个是操作上的一些东西,企业文化的一些东西和企业本身。有些建筑学的人他就骂娘,为什么呢?他说“早知道我自己干,从策划、施工到操作怎么一个人干得完?”所以,地产销售是一个部分,9月份我跟清华的一位老师到新加坡做国际调研,我发现新加坡的建筑师做得比较到位,他们做的建筑地图和专门的地产商合伙在中国做盘,一个人本身做设计公司,又在做盘,可以看出来新加坡在往这个方向走。他们挣到钱了还有金融融资的手段。从这个角度来看,地产和建筑学越来越有关联,建筑学是一个能够辐射很宽的学科, 而且是最基本,最本源的学科,金地集团这次是看中了这一条,如果我们合作好,把金地集团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搞好,这个大赛搞好了对企业品牌很好,比打广告还要好,对企业的效益文化都有好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系主任蔡永洁】我是第一次比较正式的跟金地集团的人接触,我首先表示歉意,我们今年学校的战绩不佳,回去肯定要找原因,肯定也有原因的。大赛跟我们教学怎么样关系的定位模式,我讲一个很小的故事,20年前我刚到学校,我们的老师跟我们讲,你们要多跟企业打交道,为什么?因为有钱。这个话好像很功利,但是钱用得好,对双方都是有利的,我们尝试做这个事情,对学校和学生都有好处,对整个社会来讲都是有好处的。

竞赛的组织方式问题,我觉得不外乎两种方式,我们现在参赛的几个学校已经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重庆大学的模式,教学上、组织上积极配合,把它纳入教学模式,得到了很好的结果。还有一种是我们同济大学的模式,我很惭愧,尽管我是研究教学的,但是到目前我都不知道有没有研究生参加,我看过我们学生的作品,我认识得不够,所以结果并不好,但是评委很公证,结果是大家公认的。每个学校的态度不一样,每个学校对自己的管理认识和管理体制的把握都有关系。

我个人来看,原则上我很赞同前面老师说的如果我们搞一次全国性的常规性的比赛,能够纳入正规的体系中,这是很好的,竞赛的规则也是要注意的。昨天我在上海搞了一个类似的活动,是研究生的,我们也要参加这种比赛。我们要有一个选择,如果我们不搞体系化常规化的比赛,面临一个问题,百花齐放有好处,但是也有弊端,我个人主张,把大学生的竞赛,不管什么形式能够作为学生自主参与。我们这一次同济大学建设系目前采取这种模式,从正面看它有什么积极利益呢?我也看到一些积极利益,虽然结果不是很理想,积极利益在什么方面呢?中国的教学跟西方的教学相比最大的差异在什么地方?在于给学生开放的空间,培养学生有自主的意识,我们扶持学生像扶持小孩一样扶持得过多,这种竞赛可以给学生一种机会让他独立完成,作为教学组织管理机构怎么样组织这件事情,管多少插手多说这是要控制好的,也不能放任自流,要给学生一种鼓励和促进,这个事情才能做得好。我们学校有一些作品我看得出来是怎么回事,他们是拿以前的作业稍微改了一下拿了过来,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我要做自我批评。假如做就要认真做,如果学生把这件事情当回事,当成自己检验自己没有老师辅导的情况下能够完成多少工作量,能够做出何种专业性的判断,这种问题作为训练的目的,学生就获得了很大的收获了。以上是我对竞赛组织方式的看法。

第二,对于组织内容获得的成果发表一点感想。昨天我们发现学生很关注现实的问题,评奖的时候还是让我有一点点意外,有这么多的学生关注这么多民众的生活,这是不完全符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的,让我们觉得我们的年轻一代是非常有希望发展的,他们对社会是非常好的。他们关注弱势群体的方案在整个参赛比例不多,但是得奖的多,说明我们评委在评审的问题上有一定的影响,这是我的感想。

最后一点,关于教学问题,前面谈到竞赛的时候已经涉及到这个问题,中国的教学钱老师也讲这个问题,目前来讲我们还是把尝试各种教学,西方人相反的是,他们强调学生通过扎实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我们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必须要给学生找到一种方法,涉及到学生自我培养的问题,每个学生设计周期比较短,都在强调造型和利益,今年我发表了一篇文章《大师、学徒工、建筑师》,我们在客观上培养了一批人想做大师,但是不要做大师梦,而是要扎扎实实把自己培养成大师,我们的教学客观上给学生造成一种感觉,就是所谓很前卫,很不理性的,经济在表面上研究过的,但是我们企业的大学毕业生如果来到企业的话,你们会发现他们走进社会的时候跟社会的距离有多大。我个人认为,我在发表的评论是大学部负责任的态度,把学生送到设计院实习,以为实践通过实习可以解决,但是实际上操作他们不明确,实际上在设计院实习的学生他们都在当枪手,全国都是这样的,这是全国体制的问题,我们的教学决策有问题。我们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接入教学,这个过程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有可能的,双方都有多做工作,企业跟教学的结合目前中国来讲还是不够的。

我们建筑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问题,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体系,同济大学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我们讲了很多,我想用麻省理工大学一位教授洛城典礼上的讲话,他说一个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

【主持人:深圳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王波】强调学校跟有钱的发展商结合,建筑师要花好发展商的钱。同时你给发展商提出一个要求,如果推动教学的改革,这是发展商对教学的促进。

【金地集团技术管理部、资深建筑师肖景文】金地集团是有名的建筑公司,《建筑学报》是权威的杂志,两个的结合办这个竞赛非常好,我希望以后这个竞赛能够继续办,我们拟定这个题目可以让老师和专业人士共同拟订,也可以举办夏令营等更新颖的活动,给他们有一些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有媒体的跟踪报道,这个影响性会更大,趣味性更好,学生集中在一块可以提出更关心的问题,这样的影响力更大,大家做起来的趣味性更大,取得的效果更好。

大家对学生到房地产公司做什么事情其实他们了解得不是非常多,一方面现在的房地产公司做得越来越规范,很多的上市公司他的管理和规模越来越大,这些公司他到一定程度需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到企业来,我们知道人才的培养不是嘴巴讲的,管理公司非常想跟高校结合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些院校的学生也希望到房地产公司做一些什么事情,他们在知识上会做一些准备。在房地产公司里面,建筑师的作用越来越大,很多的设计总监和很多的老总都是学建筑学的,建筑学是一个可适用性特别广的专业,有专业能力,也有管理能力。建筑学的学生到房地产公司来工作的欲望可能会越来越高。

【金地集团技术管理部建筑师刘晨劼】在座的专家应该是在学术上都有建树,在教学这块大家比我理解得深入,我从一个建筑学毕业不久进入房地产公司的背景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在学校的时候我也参加过竞赛,当时是作为参赛方,这次作为组织方对这种命题、组织也参与的一些意见和讨论,我觉得竞赛最关键的一点是命题,今年的命题“80筑家”感觉最后的效果还是不错,如果明年的竞赛命题能够在这次竞赛的经验中获得。评委对评比的作品的大方向应该提前有一个把握。

关于建筑教育,对于命题房地产公司和建筑教育的结合,我觉得直接结合是非常难的,但是在建筑教育当中应该是提供一些各种方向的可能性,房地产公司的建筑师他主要做哪些,需要有那些专业的课程,我感觉在学校当中往往会比较欠缺的,比如在房地产公司的设计部门,他不光是要求专业的深度,而且应该是一种专业管理的广度,你得从方案到施工图,更多的有一些材料的使用,建筑技术的应用,这块往往在学校教育中稍有欠缺,好多人包括我的一些同学他的方案可能做得非常好,图画得非常漂亮,但是他对材料这块概念不深,对技术的应用怎么实现,包括现场工地怎么建成,随着时间的积累他会逐渐掌握,可能需要十到二十年的时间。但是从毕业的前期这块是非常欠缺的。房地产在这方面是一个补充,建筑师除了方案施工图的专业,其他还包括了一些对设计市场的把握,对建造成本的理解和控制,因为在学校的时候老师也告诉我们建筑师的角色类似于导演,可能是一个组织、综合、协调、把握各方面的。

现在的建筑教育从我的感觉来说,对其他的一些延展面还有一些欠缺,从我们院校里面如果能够把这方面补充起来,可能建筑系的同学能力可能会非常强。因为我们也接触过一些境外的建筑师,他们对策划、材料工艺的把握非常强,这可能是国内建筑师需要去补充的。建筑师还强调管理能力,他是工程当中的牵头,他的管理能力在学校当中可能大家都不怎么关心,但是其实他要组织各个工种,他要去协调各种事情,这方面的能力可能有一种随意放任的情况。

最后提一些建议,在课程当中能不能有一些策划的课程,有一些新技术、新材料的课程,拓展一些对市场管理的课程,这对我们建筑师、建筑系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能够使自己专业为本,把它的扩展面扩展起来,其实就是和市场接触,和企业接触,没必要硬要强调房地产企业怎么直接和教育挂钩,其实就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谢谢大家!

【金地集团深圳公司设计总监王强】我做地产做了三年了,到11月8号刚好3年时间。我并不觉得建筑学教育和房地产开发之间有什么冲突,我觉得完全是同一件事情。从建筑师的角色转到地产开发商的角色,我这三年时间都在补自己以前缺的课程,然后才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建筑师的角色。在设计院或者在学校受的教育,我们更多的是在专业的圈子上,我们接触这次竞赛里面很多还在构图,很多在玩概念、玩思想,学大师。我一看这些作品,一般是打一个叉就过去了,在那几个得奖的方案我仔细看了一下,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学生,我觉得这三个获得金奖、银奖的学生底子非常深,第一个中奖方案非常感性,第二个银奖方案是非常理性的方案。这是完全不同的。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在建筑学教育里面缺什么东西,缺的就是一个综合能力。我在地产三年学到了什么?我学到了客户,学到了市场,学到了成本,学到沟通,从一个源起,拿地的时候,怎么最后把它成功卖掉,把钱赚到手,这在我们目前的建筑教育最小的一块,是中期偏前的设计阶段。

但是在整个房地产开发流程和建筑生产流程里面占很小的一部分,他的方案设计并不真正能够决定这个项目的成与败,这里面有非常多的东西需要我们的地产商和建筑教育人士共同创造一个平台和一个机会,真正把地产商在做的事情,或者整个建筑生长流程的东西和非常专业的建筑院校之间有一个沟通的平台,这是非常必要的。

去年我招了一个学生,从华南招来的,地产商到大学招生,基本上没有任何优势,因为他可能拼不过设计院,一定拼不过设计院,但是从我自己本质、心理来讲,我觉得到地产商无论你在哪个部门做,对于一个建筑师的发展,对他职业生涯的圆满来讲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我们中间做项目的时候,一个非常厉害的建筑师,他设计的非常厉害的,但是他不明白我这块地的成本是多少,我给他提供了材料的范围,拉他到现场,我问他一句话“从业以来,你见过像我这样要挟你,把你拽到工地现场去看,有几次?”他说“一次都没有,我画完了图纸什么都不知道了。”现在很多学生还是浮在水面上。

我在华南招生的时候来的学生并不多,而且来的很多都是属于没有找到合适单位的,因为建筑系的大部分一毕业就要选择设计院。我面试的两个学生只来了一个,另外一个由于有一些主观原因。我发现有一点,我跟学生聊天的时候,他原来根本不想到地产开发商来的,我跟他解释地产开发商做什么东西,他来了以后我说“你给我讲讲你的心情怎样?”他说他发现了很大片空间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

【主持人:深圳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王波】你刚才一直谈教学,这有两个区别,第一个是本科生不一定能够接触到社会。第二,可能给他太多学生可能吸收不掉了。

【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魏宏杨】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自己去学习。这种探讨我们做了很多次,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有问题,我有两个小孩,一个是南山中学的,一个是八中的,他们一起被选到南洋理工去读书,两个住一个寝室,读了一两天下来以后两个小孩截然不同的状态,这是中国教育的问题,哪个小孩是自然成长,他在南山中学老师补怎么管,他都是靠自己的,所以到了国外还是一如既往的;哪个小孩是管制得非常厉害,八中的教育高二高三就像关监狱一样,到了国外没有人管了,他天天睡懒觉。好象有一个学生告校长,说出入要有出入证,校长说没有办法,学生出去以后要负责任,所以只能这么做,所以要从小学做起。所以说,中国的教育确实有问题。

【金地集团深圳公司设计总监王强】在这么短时间内不可能给他这么多的东西,从本科生来讲,从大一到大五,有几个学生是第五年毕业的时候还知道建筑师是什么东西的吗?搞不清楚。大学五年在某些城市填鸭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怎么把五年填到的东西在以后反刍出来,突然明白什么是建筑师,我觉得真正对我们目前房地产开发,或者对整个建筑学做什么的,或者建筑是什么,从观念上没有任何人认识。高校做研究,地产商满阶段跑找学生,我希望和各大高校做这方面的联系。我们能够希望和各大高校最顶尖的理论研究知道教什么东西,也可以结合到地产开发商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教授肖莉】我非常抱歉,我们学校的战绩也是非常惭愧的,但是我好想比蔡老师还要糟糕一点,你好象还看过你们的作品,我连见多没有见过。确实,这一点是必须承认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宋昆】水平没问题,态度有问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教授肖莉】确实,态度是有问题的。

【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魏宏杨】客观一点说,我们确实在这方面重视度比较高的,全国的学生作业专业组的评奖我们学校又是全国第一,今年是十个奖。这说明一样的问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教授肖莉】刚才几位老师也说的,教学的结合问题,挺难结合的,我们平常参赛都是学生自己私下做的,也没有老师指导,自愿参加,因此,这是需要回去检讨的。刚才谈到像金地这样的一个公司,这么有实力,从竞赛包括刚才和各位专家谈到未来和高校的结合,作为一个大公司有这样的眼光和有这样的前瞻性,这非常好,中国的一些大公司很多没有做到这一点的。高校这块还是有很多可以和公司结合起来的,而且也有跟多的资源,包括科研的成果,有很多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

通过这一次的竞赛,我们看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以后的发展空间还会很大,从竞赛本身来讲,也有一个需要稍微明确一点的地方,我在参加这个评选过程的时候,我一开始想到如果是一个房地产公司主办的竞赛相对来说应该比较务实一些,可能和未来房地产公司的发展结合得更密切,而且有很多东西可能会直接相关,可能会有用。如果太空泛、太超前的东西可能在这里显得不太现实,我们竞赛应该有更明确的定位,我们公司想要的是太超前的还是相对务实一些的,因为每一个学校的学生参加竞赛实际上都会对竞赛的组织者背景要有所了解,另外他也会对这些评委有所了解,多少有点投其所好的。我们可以想像,所有的学生参加竞赛都是希望能够获奖的,当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不管得奖与否,自己做了这样的东西,花了一些精力,这是没说的,但是竞赛总是想得奖,他想要比较认准你的目标。这是第一次比赛,很多同学很茫然,到底主办方想要什么,大家都在看第一次是什么,以后可能会是什么。这个定位到底提前多少,有一些国外竞赛可能更想让学生发挥他的创造力,实际不实际的问题好象不是很重要。

通过这一次竞赛,我们可以看到,相对来说,我们对社会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对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可能会对以后的竞赛有一个引导。作为金地方面,你们想要的是什么。我们现在可能不会出什么题目,但是这个题目应该有相对的稳定性,参加的学生可能会有比较充分地准备。

和教育结合的问题,中国房地产发展非常迅速,这些年在全球超速发展。在高校里面我们也会觉得很茫然,有点不知所措,金地做得项目还是挺好的,但是很多房地产商做的项目确实让人看着觉得很不舒服,但是这确实是对社会不但是消费群体的引导,实际上也是对于我们城市,深圳还比较好,比较年轻,什么都可以。但是像西安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历史的影响好象更突出一些,很多欧式的建筑在那儿怎么都觉得格格不入,且不说它是否地道,本身设计得好不好,但是本身在城市里面有一种灾难性的影响。住宅不想某一栋建筑或者公共建筑量很少,但是它在城市占的量太大了,城市的背景都变了,可能住宅是什么,城市就是什么样的。所以,我们希望高校能够和发展商结合得密切,我们不是说建成了什么东西,我们在西安建了什么不符合的东西是对历史资源的破坏,好多是不可修复的,几十年伫立在那儿,而且把历史的东西破坏了,不可逆转了。建筑的设计和各方面的结合显得很密切。

企业和大学结合的方面,我觉得国外也有一些政府和公司和大学的合作,他可能每年给学校一定的经费,要求学生的最终的作业要以他们为主题,这些经费可能学校直接用,也可能留起来以后用。这和我们的课程设计的结合确实有时间的矛盾,比如住宅设计,有些学生连专业知识都没掌握好的话,他就去设计,这有点不大对劲。如果基础的东西还没有打好,好象空中楼阁似的,总觉得缺了一些。如果和毕业设计结合这还是有可能的,房地产公司在一些城市有一些项目,他可以由一些预研,如果能够跟上你们的时间,也跟上教学的时间,这样有一定的资金,可以让学生接触非常实际的项目。

我们毕业设计都是和一些城市管理或者建筑专业做一些合作,比如说你们在哪个城市正好有一个什么样的项目,或者甚至没有着手做这个项目,但是已经对这个城市的某些发展有些关注了,在之前适当让学生参与,让他们参与策划的过程、市场调研的过程,一直到规划设计,这相对来说是比较落实的,也许对你们更有联系,对学生来说也更实际一些,不完全是一个空想。如果做得很实际的话,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有一个很实在的题目,他的学习热情会更高一点,觉得这个东西做好了,我们的房地产商可能会用我,他的积极性可能会很高。

【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魏宏杨】很难把题目定位到能够满足学生需求上面,时间上面的需求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毕业设计和实际的项目和时间的结合有一点问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教授肖莉】可能要求有适当的稳定性,并不是说今天有了一档事就做一下,以后没有了就不做了,教学时间上没有稳定的安排,教师也很难安排,这非常难了。相对来说,国外一些大学是城市有一部分公司跟他们合作的,非常稳定的,城市也很聪明,城市给他出本书的钱不算什么,但是他给城市积累了很大一部分的资料,像资料库一样,一些城市的开发,方方面面很多的研究人士都在研究,给相关的部门充分的借鉴。

在任何的一个城市中,要求课程的设计必须选择城市的实际地形,我们可以来尝试一下实际的结合。对于房地产商来说相对比较好,对学生来说也有机会结合实际,同时能够把自己学到的实践一下,对城市来讲,如果有一个资金支持他的话,这个项目会做得更踏实。

【浙江大学建筑系主任王竹】竞赛是一个话题,首先作为企业你要明确的目的,我做竞赛太少了,我觉得题目畅想的也行,实际的也行,关键的这个事情就是要有意义,企业的目的就是这样的。目前各种各样的选择非常广的情况下,如何把自己的定位定准。结合《建筑学报》这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建筑学报》我们学校可能都不会参加,《建筑学报》和金地集团谁在前谁在后都是很重要的,要把各个环节处理好,如果处理不好下一个场合可能我们在这里都不可能见面了。

第一次是比较好的,后面就有一个长效影响力的问题,怎么样去影响,这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在很多选择下,如果我有三个竞赛碰在一起了,我肯定有选择,老师有选择,甚至评委也有选择。这次开始是十所学校,实际上参加二十多所,我们也可以改进一下,评估过的学校一本上是二十四、二十五个,基本上全国一流的学校包容进来了,人数也够了,包括港澳再选几所就差不多了。从数量、水平,还有自己的影响力这就可以了。

题目这次是由金地自己策划的,一定要跟学校挂钩走,刚才有人说老几个学校老师,我觉得可以找一个学校,依据是什么呢?比如说找这一次获金奖的学校,或者是下一次另外两家出这个题目。学校参加了,他对题目和教学的关系,时间上怎么样去安排,什么时候发通知,什么时候交稿,评奖的办法定好。

时间上,可能6月份一定要发布出去,7月份放假了,你得有一定的时间让学校安排,6月份是极限了,要到7月份来不及了,因为下一学期的课已经排好了。收稿的时候要在12月底和1月初收稿,否则跟课时安排有冲突。

【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魏宏杨】如果再设一个指导教师奖,这样质量可以得到提高。

【浙江大学建筑系主任王竹】设了指导教师奖对老师没有任何意义,如果说获得这个奖你可以提职称,那还差不多。企业办这个事情不要最后成了学校的包袱,或者是不得不完成任务。还要有长期的影响力,这一次开头以后,后面要有一系列的跟进。《建筑学报》马上发表,还要弄一个评论的版,让大家觉得你影响力余音还在,让大家觉得做完了就做了。

教育问题,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建筑学专业培养目标跟评估完全吻合的,目标就是培养建筑师,学校就要达到评估委员会的38条,课程排得紧紧的,里面有没有市场,有没有建筑经济,有,但是我不可能办建筑专业,有三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是为了培养开发商,这是不可能的,学科里面有建筑经济,有房地产,各个学校排的定位不一样。比如说港大就是把房地产和建筑学放在一个学院,这样他可能结合得更密切一些。在国内有些是独立的,就叫“管理学院”。

【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魏宏杨】我们中国对房地产的管理专业应该是土木工程系的,建筑学还应该开设一个房地产管理,偏重于策划。

【浙江大学建筑系主任王竹】这是一个定位的问题。即便我们是培养建筑师,但是真正到了设计院你让他马上画这也成问题的,我们大学给他一个智慧的启蒙教育,他的能力是二次开发的。王总刚出学校的时候还不过是要再学习。我给他一个碗让他自己去装饭吃,只要启蒙阶段启蒙好了,他自己会有后劲的。

建筑考察可以考虑,资助每个学校一到两名优秀的,你得报名还得考试,参加到一个考察团,几个学校联合在一起出去,有目的的考察,回来以后组织一个学术交流。西部的学生和东部的学生,一般学校和一些顶尖的学校,我们学校提出来想要跟清华交流,但是一个是经费的问题,还有一些是里面具体的关系。作为企业来说这个钱可能不多,几万块钱解决了,起一个桥梁的作用,能够促进国内国外的建筑考察。

实习期,在他即将毕业,我们现在安排有设计院实习,也可以安排到房地产公司实习,他只要在这儿实习一个月,就知道你的工作强度,工作范围,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跟设计师的关系,他会有这个意识,他回去以后还会加强自己不足的地方。实习是可以,不一定要把教学目标改变,可以在里面加上这个环节。

工作营或者夏令营如果营造好了非常好,又各个学校选派研究生或者是高中低搭配,工作营里面需要高年级指导低年级。如果都是一样,比如我们跟重大都是研究生,这样互相谁指挥谁没有主动性,但如果是高中低不同的学生肯定是大的带小的,我们可以把学生打乱,我们自己的老师可以接触到不同学校的学生,针对一个题目展开,两个星期,在一个地方开营。开营的时候要有一个讲座,一是请企业讲学生所缺乏的一面,然后给几个老师一两个主题,混班来做,可能有评比,分成小组以后,可能是不同的学校和老师来做的。其实他们是工作在一起,吃住在一起及这个时候思想火花的碰撞是最强的,比平常按步就班的上课效果要好得多。甚至晚上加班,最后拿出草图,最后给出阶段性的方案,这种互动是非常好的。题目也可以是概念性的,也可以是实施的,也可以是具体的技术,都可以。接下来可以做整体的运作,比如把它当成黄埔军校,就是我的基地,可以分成很多期,可以一直往下走,有统一的营期,有统一的营名,还有统一的徽章,可以继续宣传下去。

【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魏宏杨】他已经开始策划了(众笑)。

【浙江大学建筑系主任王竹】关键是你得给我策划的经验。如果做得不好,第二次就危险了,第三次就没了。你要把它演化成一种荣誉,可以在《建筑学报》一些媒体上公布,找工作的时候肯定优先你。如果组比较大,可以分成南北方组,可以PK,这样就或了,不一定硬按教育走,可以去想办法找到教育里面薄弱的环节,利用企业的互补。可以多管齐发,一个目的,还是在学校当中给企业设立一个形象。不一定要采取教育基金的手法,但是可以采取其他的手法,可能有一个长效的影响。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三室主任韩衍军】也很惭愧,我们的成绩一般,我们主要是大三上学期的学生,本科生做的,最后20名入围的时候有2个入围了,觉得还可以,但是明显从思想的深度,平面表的熟练程度好象确实还欠缺一些的,毕竟还是三年级的学生。这中间参加的,哈尔滨前段时间闹水荒,正好是交稿之前的一段时间,学生搞得挺浪费,各方面都有影响。

如果这个作品搞一个各个高校的巡回展,从南端的深圳到北端的哈尔滨,这次竞赛学生是主体,给他们一个机会互相看看,这是更简而有效的交流。给我们这些老师业提供一个平台,大家能够坐在一起互相见面,互相讨论一些问题。从最早八十年代左右,老八所的竞赛到后期形成了大学生的设计竞赛,现在已经断档了,现在真正老八所,或者十几所院校的竞赛还是少,但是这次的竞赛做得非常好,但是应该长期做下去,比如说一年一度,或者是两年一度,我看叫“金地营”最好,既增加企业的品牌,又增加学生的交流,这种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其他的活动,我们希望各地的院校增加交流。

我得到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跟兄弟院校、跟企业邮一个很好的交流,感到十分荣幸。谢谢!

【主持人:深圳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王波】谢谢各位专家、各位教授和金地的各位领导。

【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魏宏杨】教育和房地产的关系,要有两个层面看,一方面不排出应学生以后的发展方向,鼓励学生都学习东西。另外一个层面是建筑师的培养,建筑师其实是很尴尬的地位,在房地产和社会缝隙之间很难受,夹在中间,作为建筑教育怎么样让建筑师既理解房地产公司的一些难点、疑问、要求,又理解社会的需求,社会应该走的方向。现在建筑师很尴尬,在房地产和管理部门之间夹缝中生存。

【主持人:深圳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王波】刚才诸位专家和教授的发言对我们这次首届金地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做了一些基本的评论,提出了一些不足和改进,同时也给金地提出了一些希望,希望金地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变成一个品牌,我刚才在想变成建筑学习的一个高端的奖项,能参加可能就是一种荣耀,如果能够变成这样的,我相信金地不管对建筑学专业的贡献和我们企业在整个社会界、教育界的影响可能都会很大。

同时,大家对明年竞赛的方式、出题目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在这里我代表金地集团向各位表示感谢!

我其实是学建筑出来的,王强刚才说得对,我出来以后做了6年的建筑设计以后当不了建筑师了,只能当建筑匠了,我比较早觉悟了,91年开始就改行了。其实我很羡慕建筑师,虽然我走上了一个边缘行业,要使用交叉科学,碰到房地产和开发商都可以谈,谁也谈不过我,但其实很尴尬,发展商是甲方,建筑师是乙方,只要方案通过了我们盖章就搞策划了,用谁都可以,真正比较系统地进行建筑开发、策划,在中国还没有这个行业,不但教学没有。比较遗憾的是,你真正学建筑的搞策划的我们发现搞不过那些文化人,真正写文章的,当记者的,或者你搞广告的,那些人比我们厉害,他们的想象力比我们充分得多。

比如说一个“大师”写了“美国风情小镇”,有一个朋友问我能不能东莞落实,我心里很发虚。对整个城市的品位提高,我们金地集团包括一些大的公司做了很好的贡献,我们教师应该适当地把教育走向市场适当地做一些灌注,可以适当地培养一些其他的人才,走向发展的建筑师是适用于社会的,否则我们大量的开发商都是做贸易的、做建材的、做施工的,我经常跟发展商讲“以人为本”,实际上都是以发展商老板的个人感觉为本,真正的大公司的建筑师他们的决策对社会的贡献是很大的。

这是我个人的感受,很高兴能够跟各位老师进行交流,希望各位老师对我们金地集团,对我们大学生竞赛给予更多的关注。谢谢!

【金地集团品牌管理副总经理刘海波】感谢各位老师,还有王波先生,各位老师也是百忙之中能够有时间坐在这里进行首届金地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的评奖,还有今天的论坛。王波先生也是昨天晚上赶回来的,今天上午与我们一起讨论。作为企业代表,我们对大家的光临和参与表示中心地感谢!刚才的高峰论坛上各位专家对我们这次赛事,对于建筑教育和房地产开发互动方面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这次会议上得到的观点今后对我们企业邮很多值得我们继续学习、借鉴、提升的地方。对赛事本身各位老师提了很好的意见,我们可以再评估和总结首届的比赛,这肯定是一个探索性的事情,昨天的发言中说这是一次尝试,看起来这对企业来讲是有益的,对于各个学校也是通过这个平台互相交流,这次赛事比较顺利地结束了,作为未来,我们企业和《建筑学报》还有各个学校能够更多探索更多更好的方式,使得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和中国的建筑教育能够互动。如果我们在这方面有所贡献的话,大家都应该比较高兴有这样一次参与的机会。

我感谢《建筑学报》,从开头到筹备的过程,再到这次评奖,这个活动下来以后,我们很多后续的成果还会在《建筑学报》上发表,《建筑学报》的参与我们是非常感谢的。最后,再次感谢各位老师,感谢王波先生,谢谢! 1

相关文章


浦东国际机场扩建创新工作思路:买断中标概念,另行委托设计
城市规划就不能坚持十年吗?
敦煌“月牙泉”有望恢复原貌
上海房地产行业整体薪酬走高 建筑师年薪远超营销策划人才
一场建筑教育界和地产企业的对话
中国科学院公布2005年院士增选名单 华南理工吴硕贤入选
住交会:听芬兰和瑞典规划师谈城市规划
住交会:新加坡居住理念在中国
住交会:Ricardo Bofill谈城市建筑设计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