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成了别人的试验田 浪费了多少资源?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6:22 22:13:56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50年代,周恩来曾对中国的建筑提出过一个要求:经济、实用,在可能的条件下注重美观……”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春源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了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开场白。

郑春源认为,周总理的这段话今天仍有指导意义。他说,80年代以后,我们对建筑的要求是“安全、经济、实用、美观”,而现在许多项目设计中却将“美观”提到首要位置,为了标新立异高价买外国设计方案,重奢华、讲排场、大量使用昂贵建材、无谓扩大景观面积、盲目追求外观新奇而大大提高造价……这其实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中国还没有富到可以做外国建筑师的“试验田”的时候。

他说,目前中国建筑设计行业一掷千金购买“洋方案”的“高消费”屡见不鲜。诚然外国设计师思路比较开阔,但将中国当作“试验田”的情况也屡有发生,有的设计新颖到了怪异的程度。譬如央视大厦,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不平衡不稳定的,在国外也不可能被采用。这种方案从工程角度可以实现,但从经济角度,非常值得商榷,至少不适合目前的中国国情。

他认为,中国资源有限,建筑首先要把好设计关,要考虑尽量节约社会资源和财富。大型项目也要遵循“办成事办好事”的原则,就像奥运、世博规划也正在“瘦身”,来更好地节约资源。

一些洋方案不但技术复杂、使工程造价暴涨,其方案本身要价也令人乍舌。据报道,北京有个投资20多亿的建筑项目,法国设计师安德鲁竟“狮子大开口”得了总造价的11%。业内人士透露,通常设计费只占工程总造价的2%左右,而且包括方案设计、扩初设计和施工图。而外国设计师一般只提供方案设计,按常规这在设计费中占的比例不足20%,在整个工程造价中更微乎其微。这样一算账,洋方案被称为“天价”一点也不为过。

上海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秘书长黄芝举了个例子:国内一个普通的住宅项目,一家境外的设计师事务所设计方案开价就是100万,而一家国内的设计单位承担了后续的扩初、施工图设计,工作量大得多,而每幢楼的设计费仅3万元。业内流行着“一个洋方案顶无数张施工图”的说法就反映了客观现状。

事实上,同样一个方案设计,境外的设计事务所普遍要比国内的设计单位贵5倍以上,甚至高到超过20倍。

黄芝指出,大项目的“洋务”风造成了上行下效的影响,许多普通的住宅项目盲目跟风愈演愈烈,一些楼盘设计极尽繁复,不计成本,动不动就冠上“国际名师设计”的招幌,最终成本还是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这其实是一种隐性资源浪费。更令人不解的是,上海在市政设计特别是桥梁设计水平上堪称世界领先,但仍有一些大桥、隧道项目邀请洋设计师出方案。

据业内人士透露,其实许多境外设计师匆匆来华“淘金”,并不了解我国建筑设计方面的一些具体规范和居民的居住习惯,往往只考虑外观新颖,而不考虑房屋朝向、幢距、层高等基本问题。开发商重金求来的“洋方案”往往“水土不服”,最终作古。只好请做结构设计和施工图的国内设计单位重新改头换面、甚至推倒重来。这样不但大量金钱打了水漂,也弄得开发商与洋设计所不欢而散。

最近有媒体报道,一位美国的著名设计师毫不客气地指出,中国某些城市的建筑风貌和城市规划设计,简直像穿着一身俗气的洋裤褂,叫人哭笑不得。不知道那些热衷城市规划“洋务运动”的决策者们听到这种言论,会作何感想。

另有媒体披露,最近一批法国建筑师访问中国的时候,公然发表言论说:“中国就应该是现代建筑设计的试验田”。他们的理由是,只有甘作外国设计师的“试验田”,让更多设计师有舞台展示自己独特的理念,才能真正提高中国建筑设计的总体水平。他们还举例说,法国也曾是世界建筑师的“试验田”,才会诞生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这样的作品,中国也要秉承这种开放的精神。国内许多专家不无担心:中国一来并没有这样的财力,二来即使做尽了别人的“试验田”,是否能诞生自己的大师也未可知。至少仅上海而言,自1952年到2000年共建造了6亿平方米的建筑,却也未见培养出一个世界级的大师。倒是有外国设计师评论中国一些城市的设计“像一场失控的基因工程实验”。

也有专家分析,目前国内建筑设计“崇洋”之风日盛,不少外国设计师将中国当作“试验田”的情况出现,也暴露出一些体制问题。譬如,“天价”方案往往是一些国家级的项目,没有任何可比性,设计师大可漫天要价。而这些不惜工本的设计方案之所以不可能在外国付诸实施,正因为国外对工程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预算有严格的控制;而我国投资显得缺乏计划性,建设过程中反复追加投资的情况司空见惯,这反映的其实是一种以资源浪费为代价,“倾力”打造形象工程的风气。1

相关文章


园林景观人才走俏 北京10万年薪一将难求
2004年全国勘察设计咨询企业营业收入为2214亿元
联合早报:中国建筑师效率是美国同行2500倍?
上海拟开发崇明岛东滩 请英国公司设计中国的曼哈顿
建筑设计成了别人的试验田 浪费了多少资源?
詹姆士-卡特勒:为比尔-盖茨设计住宅的人
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将举办 张永和担当独立策展人
CCTV-2《对话》:建设部长汪光焘谈节能
“间·构”:展示建筑师真实的生活空间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