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强访谈:设计营造的空间是有生命的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6:22 21:09:5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蔡强: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会长,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长期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及环境雕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2004年荣获“全国杰出中青年室内建筑师”称号。其编著的《建筑装饰图谱》、《建筑与绿化》、《商业建筑装修实用技术》等8部著作畅销国内外。

室内设计早在古时就有

记者:室内设计的概念似乎是近30年来才出现的,这一概念有怎样的演变过程?

蔡强:室内设计是融建筑学、设计艺术学、美学、工程技术学及人的行为心理学等多门学科而成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我国最早在上世纪60年代,曾在中央美院开设过建筑装饰专业,但是培养方向仅限于对建筑的装饰和美化。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开设了工业造型设计专业,包括家具设计、室内陈设品设计等,可以说是现代室内设计的开端。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加大了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张绮曼留日回国以后,提出要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不仅仅是室内建筑装饰,更需考虑到建筑空间的处理方式,通过创意把原来空间的不利因素改成有利,同时还要考虑到采光、通风问题及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温度、湿度问题。可以说,室内设计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是一门科技含量很高的边缘学科,是对建筑设计进行二次设计的过程。

在以上发展演变过程中,业内人士便通常有了“室内设计”的提法,室内设计实际上是空间设计,要根据人的要求和心理因素决定。

记者:室内设计已进入了现代人的生活,那么,在中国古代是否也有室内设计,有什么特点?

蔡强: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室内设计。例如,我们在现存的中国古代建筑中或者图片中可以看到,中国建筑装饰设计的雏形早在汉代就有了,汉代画像砖上有非常精美的建筑雕饰,上面有反映百姓耕种、狩猎、渔牧的画面。还有同时期的青铜器,上面有水路攻战图、采桑图、杂技曲艺图。都反映了汉代的建筑高超的装饰技艺。

近现代,室内设计细化地凸显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比如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窗花”,有数十种花饰,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

在中国北方的四合院中,人一进门,步入中庭,首先看到的就是“影壁墙”,它是有建筑风水学上的考虑和民俗学、美学的思想的应用,单从人类行为心理学的角度看,它能起到不让宅子里面的情况被过路人一眼看到底、保护隐私的作用,室内厅房里的屏风也同样是这种作用,它隔视线而不隔声音,同时又是一个装饰品。

中国古代的室内设计通常讲究对称,一般进门主厅内靠墙中间摆一张台,左右一边一把椅子,后面中间的墙壁上面会有一幅祭祖的画,画的两边各有一张条幅,左右还有一个花瓶。古代屋内的装饰还有“花窗”、“顶梁”、“隔扇”等等,都有浓郁的中国传统特色。

记者:这些传统的室内装饰手法,我们至今还有沿用吗?

蔡强:是的,比如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西安阿房宫酒店、广州白天鹅酒店的室内设计中的传统建筑元素非常典型,真正体现了中国特色,表达出民族文化的厚重感。事实上,现在西方国家一些很有身份的人家里也很喜欢用中式家具、摆设中式古董作为室内陈设,比如很多老外很青睐中国明代的家具和青花瓷瓶。

现代室内设计追求简约

记者:刚才说了“中为洋用”的例子,而我国的近现代室内设计似乎也可以看到不少西方设计风格的影子。

蔡强:对,这就是“洋为中用”了。比如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余荫山房”,这个位于番禺的清代私家园林,其建筑装修和室内设计有很多的欧化特点,虽然它的建筑外观和结构及多数的装饰都是中国传统的设计手法,但是,我们在它的百叶窗中发现了较先进的技术功能,一片一片的木百叶通过中间的轴道能够翻动定位自如,这正是舶来品的技术。

在“余荫山房”的窗的设计上面有一个主题概念“四季窗”,通过镶嵌了西方中世纪教堂式的彩色玻璃的窗户,可以同时看到四个不同的季节。当我们通过春、夏、秋、冬不同主题窗向外看时,可以分别看到春意盎然、夏日炎炎、秋叶金黄、冬雪皑皑的四季景象。

到了近现代,越来越多西方的装饰文化传入中国,我们现在看到的带有机械功能的室内陈设品多是外来的,比如时钟。还有我们在家具上镶嵌饰品的做法,如镶上贝壳和珠子,这也是源自于西方的室内装饰设计艺术效果的表达。而闻名的“满洲花窗”实际上也是采纳了西方的中世纪教堂镶嵌彩色玻璃的手法。

记者:当代室内设计好像正在趋向返璞归真,崇尚简约。

蔡强:在当代社会,随着社会观念的发展、时尚的转变,人们在室内设计上开始越来越追求简约,把一些繁杂的装饰符号采用“设计的减法”巧妙地将其归纳在一起,将习惯用的收边的木线造型改成只留一条缝,带花边的装饰线没有了,只是留了一道能发出光的凹槽,追求的不再是装饰的造型符号和材料堆砌,而是一种综合完整的视觉效果。以光的表现为例,不仅仅是只需有照明光,还需有隐藏的光带和辅助的装饰环境用光等,这样才可以营造出特殊的视觉空间来,使原有狭小的空间在视觉上增大了,再配置好家具,加上人在空间中活动,便形成了可视的移动景观,给人以自然和谐的美感。

过去的室内设计很流行制造繁复的装饰符号和结构造型,比如在家中墙壁上做了许多面“背景墙”。有时候,背景墙单独看起来的确赏心悦目,很精美,如果是把它们放到了一起,就显得不协调,和室内的陈设品也有背离感。而现代装饰观念追求的是一种没有背景墙、没有装饰线角,甚至连常见的门框也不见了的简约风格。主要在灯、家具以及陈列饰品上下功夫,选择的摆设道具很符合场景。看上去好像没装修什么,但却很能够吸引人的眼球,并且很舒适。这个效果是取决于一个综合的总体控制,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品位追求。

深圳室内设计呈现多元化

记者:您能介绍一下深圳室内设计的主流风格和流派吗?

蔡强:深圳的室内设计师没有固化的流派,风格不一,多元的移民文化造就了多元的设计风格。有些设计师在设计中善于表达中国式的原创设计风格,既体现了设计师对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的语汇的理解,同时又反映了现代创意理念的参与和新型材料应用的技巧,给人营造一种耳目一新的中国式原创室内空间;有些设计师运用成型的金属型材,善于营造、搭建、追求高技术的工业化感觉的设计语言,即“高技术派”,这样可以使设计师运用材料的特有元素,创造出可以反映设计师内心追求的个性化的空间艺术效果;有些设计师则善于采用欧式新古典主义的做法,在欧洲巴洛克设计风格的基础上加以简化。此外还有采用中西合璧的室内设计表现手法,体现空间需求、视觉轻松、装饰尺度和表现自由的风格。有些设计师则以地中海的风格见长,善于表现阳光和扑朔迷离的田园式表达,追求生活的惬意。也有些设计师在建筑的特殊空间中善于设计一些低矮尺度的使用环境,如日韩式的榻榻米风格,使空间尺度效果更好、环境更加温馨;另外,现在还存在室内设计室外化的表达方式,以追求生态、健康和环保。通过室内的绿化营造建筑的灰空间,在室内和室外之间加一个过渡空间,来追求视觉景观延伸。

由于深圳地处亚热带地区,城市绿化和综合环境带来了优势,使设计师的视野、设计观念以及想像力得到了大胆的发挥。

记者:那么您认为对于一个优秀的室内设计师,最重要的是什么?

蔡强:尽管设计师有这样那样风格的追求,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要看设计师是否有好的设计理念。它可以全面地反映出设计师的综合艺术修养和欣赏品位。同样是一种材料的应用,或同一种设计语言的表达,因设计师的经验修养不同会有很大差别。特别是空间尺度的运用,设计语言和施工节点的确定,最终的结果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室内设计师通过设计营造出的空间情境是有生命力的,它需要有自己的主张和相关的参照,不是随便做的。结合现代建筑的空间、结构和材料的多样性运用,设计师更注重结合自己的综合知识能力,来做建筑空间二次的深化设计。

记者:深圳室内设计师都有哪些杰作,能举个例评点一下吗?

蔡强:深圳的设计师参与了国内许多城市重大项目的设计,例如“人民大会堂湖北厅”的室内设计就出自于深圳室内设计师梁晖之手。人民大会堂各省的厅一般都要反映各地的文化特点,他设计的“人民大会堂湖北厅”就体现了楚文化的特色,运用了湖北传统建筑的结构语言的变化作为天花上的符号,天花方格四周和墙裙纹样分别采用湖北出土的战国青铜器具上的浮雕变形,主墙面的壁画———黄鹤楼四周纹样亦来自于荆楚文物漆方豆,而装饰设计中采用了楚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以凤为尊的寓意,大量采用凤、龙、虎、云等象征古代帝王权势的政治图案。

在制约中寻找设计的自由

记者: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业主的想法有时候是否会出现冲突?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蔡强:设计师的设计和业主的想法不可能时时保持一致。这个时候,建筑师应该考虑建筑本身的特点和业主的使用要求,在制约中寻找设计的自由,用好创意把不利的因素转变成为有利的因素。这些需要设计师在和业主沟通、交流的同时并需要做出艺术和技术的引导。

现代室内设计它是在为人设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怎样让人使用得更加方便、舒适、合理,这是设计师要着重考虑的。比如对电梯间外空间的设计,一般来说,人一走出电梯会有一种茫然感,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设计师从人的行为需要出发,改变墙壁和电梯之间的距离。还可以通过一些设计手法,如运用色彩,甚至通过墙面的装饰来营造识别性,带来方便。 1

相关文章


科威特将建造1001米高摩天大楼
祝广大ABBSer圣诞快乐 暨贺岁企业特辑开通
第六届中国室内设计双年展明年8月举行
民间古建筑保护力量值得致以敬意
蔡强访谈:设计营造的空间是有生命的
中日韩未来城市概念:空中之城并非科幻(图)
全球设计地图
武汉美术馆方案近日通过评审——难在“与历史对接”
“80筑家”——首届金地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落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