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6:23 05:04:24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时间:2月21至3月3日,9:00-17:00
开幕式:2月21日14:00
地点: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厅(中关村南大街33号)
赫尔佐格教授报告会,2月21日15:30, 国家图书馆多功能厅


托马斯•.赫尔佐格在国际上被视为近20年来太阳能建筑和建筑革新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发展了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即将建筑的美学,技术,功能和可持续性结合起来。

赫尔佐格组织和领导了建筑与多学科的合作研究,通过与物理学家,工程师,医学家,生物学家和材料科学家的合作,创造出一批独特的、颇具代表性的建筑,实现了技术与美学的融合。

他的建筑事务所自70年代成立以来所承接的设计项目规模逐渐扩大,在近几年完成了一些大规模的工程。在他的建筑中,形式基于技术,注重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环境和采光设计,注重对建筑产品的开发和更新。通过开发新型的优化气候调节技术的外墙系统,使用太阳能收集技术,对材料性能经济有效地加以利用,以及通过计算机模拟优化处理设计过程等,保证在获得独具表现力的建筑外观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建筑中常规能源的消耗。由此确定了赫尔佐格建筑的特点:技术,功能和空间效果的相互依存。

这样的建筑并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建筑类型,这在其事务所各种不同类型建筑作品中可以得到验证:

1979年完成的雷根斯堡楔形住宅展示了一种直接利用太阳的建筑形式。南向的玻璃坡顶下建有延伸至起居空间的温室。楼地板在白天将能量加以储存,晚间再释放出来。

在1991年的文德堡青年教育中心旅馆设计中采用了另外一种设计方法。该建筑在南向外墙上装配了特制的透光保温材料,这种材料在白天储存热量,晚上再慢慢释放到建筑内部。

而1993年完成的林茨设计中心的展览和会议大厅则采用智能化新技术进行控制。该展览厅的屋顶结构设计为一种平展的拱形,这样就减少了内部空间体积,进而降低能量消耗。大面积的玻璃屋面采用一种新型的光栅进行遮阳,在自然采光条件下就可获得明亮的内部空间。

作为以“人-自然-技术”为主题的2000年汉诺威世界博览会上的标志性建筑,他所设计的博览会大屋顶展示了现代木结构的造型潜力,并充分证明了这种生态材料对多种功能的良好适应性。这10个高度超过20米的边长为40x40米的巨伞创造了一种至今罕见的木结构尺度。

在威斯巴登的ZVK新办公楼是赫尔佐格及合作者的建筑事务所完成的最新和最大的工程。在该建筑中体现出一种装配设计的概念,其立面系统中几乎整合了全部的建筑技术。在窗前安装的金属遮阳构件能将更多的光线射向天花板,然后反射到房间内部,由此使内部空间获得了一种均匀的光线分布。

2001年12月在德国建筑博物馆举办的“托马斯•.赫尔佐格:建筑 技术”建筑展是该馆自成立以来首次为尚在世的建筑师举办的大规模个人作品展。本展览全面介绍了集建筑师、设计师及学者为一身的托马斯•.赫尔佐格的作品,包括了他所有至今完成的建筑作品和多年来在各大学中进行的研究成果。随后该展览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2002年9月已在罗马成功展出,本次北京展览之后将继续在日本东京,及大洋洲和北美等地陆续展出。

托马斯•.赫尔佐格于1941年生于德国慕尼黑,1971年创立了自己的事务所。他的作品曾多次被展出。他本人获得了多个奖项和荣誉,其中包括罗马奖,密斯凡德罗奖,德国钢结构建筑奖,弗瑞茨-舒马赫奖,国际建协应用技术奖,以及法兰西学会金质奖章。他在1993年获得了德国建筑界的最高荣誉——德国建筑学会金奖,该奖自60年代设立至今只有密斯凡德罗等13位建筑师获此殊荣。他自1973年开始在德国卡塞尔大学任教,为当时德国最年轻的建筑学教授,于1986年转至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任教,自1993年至今为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现任系主任。他同时是德国国内及国际上多个艺术学会的会员。1

相关文章


第五届中国(深圳)园博会征集设计方案
清华院等11家国内外设计单位入围参与北京CBD规划方案设计
北京进行最大一次四合院整体改造 三眼井胡同将成仿古民居
巴米扬大佛乐山“复活”,汉代崖墓惨遭破坏
托马斯
粤沪港将互认建筑师资格
Studio Works 北大讲演 2003.2.21
建设部《城乡建设》、《建筑》两杂志改版
武汉主干道建筑色彩锁定 城市主色调仍在征集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