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一成古建筑随时会倒塌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6:23 01:00:51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记者日前从市文物管理部门了解到, 我市现有全国、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41个,其中单体文物达到500个左右,即将公布的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约100个左右,其中古建筑占文物总数的95%以上。目前,极少维护、保养,当中或闲置、或已经成为危房的古建筑约占到30%左右,如果不及时维修,随时都有倒塌危险的古建筑约有10%。

著名古建筑正在衰败

  在禅城区燎原路附近有一条弼头街。花王庙就在这条街上。但现在的花王庙大门紧闭,显得冷冷落落,上面精美的房檐木雕中段有些变形,而且显出一小段被虫蚀的新痕。隔壁小学校的老师和校长说,他来到这所小学有几年时间了,一直没见该庙开放过。
  花王庙仅仅是佛山市众多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花王庙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又称妈庙。花王庙供奉花王女神,庙内陈设已毁。
  禅城福贤路的东华里是佛山保存最完好的典型清代街道,是研究佛山地方史、建筑史以及居住习俗等问题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但这却是目前市文物管理部门最担心的古建筑群之一。东华里过去常见的高大木门和趟栊大部分已经更换成了铁门或者防盗门。小巷里到处可见电线横七竖八,其中不少门外钉着“公管房产”的小红牌。东华里4号则已经完全破败,残损的大门被几块破木板钉着,从上面的缺口可以看到里面倒塌的楼面长满了荒草。门外的门楼左右两边分别用10根和2根木头硬顶着。在斜对面住了20年的何大姐说,东华里4号10年前还拍过《南拳王》的电影,当时还非常完好。但由于没人住,大概被蚂蚁“咬”倒了。
  号称国宝级的三水乐平镇大旗头村古建筑群由于后人不太愿意在里面居住,其实也已经绝大多数闲置了多年,目前只有2户人家住在保护范围内。
  纪岗街石路巷古民居是佛山最早的民居,华南理工大学陆元鼎教授称这样外表完整的院落式民居古建筑群体,在广州已经找不到,在佛山过去也未见过。但遗憾的是四周新起的高楼吞噬了它的奢华,而且民居群中有的建筑改建较大,显得极不协调。

只有14处古建筑保护较好

  古建筑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佛山成为明清时中国四大名镇的历史见证,也是1991年被广东省列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依据。佛山的古建筑有几处都带着“最”字,是认识佛山不可不记住的。东华里是佛山保存最完好的典型清代街道;大旗头村是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塔坡庙与佛山得名有直接渊源;纪岗街石路巷古民居是佛山最早的民居建筑群。这些古建筑都体现了佛山古建筑与粗犷的北方古建筑和秀气的江南古建筑不同的特点:平面开敞、空间通透、外形轻巧,“三雕”和“三塑”装饰精致,是广东古建筑的代表作。
  文物之所以是世上瑰宝,就在于它的不可再生性,一经损毁便无可挽回。10多年以前,佛山具有浓郁岭南特色和艺术风格的水上关帝庙、郡马祠等接连被拆,改建为高层大厦,引起世人关注。此后,佛山开始在旧城区改造中把保护文物古建筑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今年1月,佛山更是划定了一个总面积达220万平方米,含有国家、省级、市级共37个文物保护单位的佛山老城历史文化核心保护区。
  据介绍,目前其现状大约可分成四个层次。第一是作为博物馆或旅游景点被保护和利用,管理比较好的古建筑,整个佛山只有14个。分别是禅城的祖庙、南风古灶、林家厅、梁园、太上庙、兆祥黄公祠,南海的康有为故居、西樵山古迹、绮亭陈公祠,顺德的清晖园、碧江金楼,高明的龙窑、灵龟塔和三水的胥江祖庙。第二是村委会或村民集资修缮过,修缮后被作为公共场所使用的。主要是一些村里的祠堂,如禅城澜石的霍氏家祠,村民集资了300多万进行修复,修复后作为村里的老人活动中心,还准备开设村史博物馆。目前,大多数家祠都是采取这种模式进行修复,修复后一般就改变了原来作为祠堂的功能,变成村里的公共活动场所了。这种情况也是比较满意的。第三是没有太大隐患的集体或私人房产,如现在由陈铁军侄女居住的陈铁军故居,祖庙后面的嫁娶屋,教育局集体所有的铁军小学、国公庙等。这一部分由于没有隐患,也是不用太担心的。第四是业主极少投资修缮,或闲置,或成了危房,或出租情况较乱的。如禅城的东华里既有闲置房,又有危房,还有很多是公管房产,出租情况复杂。三水的大旗头村古建筑群和张槎的谭仙观等则闲置情况比较严重。古建筑最好的保护方式是第一种,其次是第二种和第三种,最糟糕的是第四种。目前佛山市的古建筑保护状况属于第一种的不多,属于其他三种的分别占三成左右。 

人才资金最成问题

  古建筑保护最大的困难一是人才,二是资金。古建筑一般在50年至100年间便要进行大修,平时也要保证经常性的维护和保养,这都有赖于人才和资金的保证。
  据了解,市文化局文物科只有2名工作人员,顺德区和三水区文化局文物科分别只有3名工作人员,南海和高明没有文物科。全市各文博单位拥有的文博专业高级和中级人才也低于全省水平,而广东省又低于全国水平。古建筑的修缮需要专业人才,但目前整个佛山没有一个专业出身的古建筑研究人才,依靠的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后半路出家的行政管理人员和博物馆工作人员。
  从资金来看,佛山按照《文物保护法》,对不同类型的文物采取不同的资金筹集方式进行投入,取得了不少成绩。如对一些大项目由财政投入巨资进行修缮,其中祖庙已经预算投入1000万元,大旗头村已经投入100万元启动资金,梁园已经投入3000多万元完成了一期修缮工程等。对一些民间业主的古建筑则通过民间集资的办法投入,如霍氏家祠投入300万元都是村民集资的。顺德区按照财政补助25%的办法鼓励民间投入古建筑的修缮工作,每年达到100万元左右。但这些投入并不一定落实到了那些濒临倒塌的古建筑身上。
  邓科长告诉记者,全市所有的古建筑每年都要修缮的话,可能要以亿元来计算。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大,其实分解到单体古建筑上,就很小了。对于单体古建筑来说,修缮花费并不需要很多,关键是每年都需要有一笔费用对其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因为古建筑修缮的原则是能小修的就不大修,能维护好的就不动大手术,只有通过不断维护来延长其“寿命”,大修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
  邓科长坦言,现在最难办的是那些业主弃而不用面临倒塌,又没有其他资金来源进行修缮的古建筑,如东华里4号。市文化局准备于近期开展古建筑分类调查工作,摸清楚全市的古建筑保护单位特别是濒危古建筑的现状、使用情况、能支撑多长时间、要修缮的部位和资金等情况,为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目前,佛山市已经投入资金对大旗头村进行规划、测绘、修缮等,同时,已经有一家旅游开发公司准备对其进行旅游景点开发。今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一行27人正式进驻,启动了该村文物测绘与修缮勘察设计工程,大旗头村的保护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尽管这样,佛山的古建筑保护还是任重道远。1

相关文章


缺少学术只有商业运作 中国需要怎样的双年展?
“园林建筑艺术展”亮相圆明园
北京拟建世界和平广场纪念二战胜利60周年
深圳:深南大道将新建九座地下通道
佛山一成古建筑随时会倒塌
张家港要建沿江新城
ABBS“每月话题”公开征稿
15顶级机构角逐广图设计 预计明年开工三年建成
张在元:中国城市建筑太缺乏独立的思考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