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招标:大院心中难言的痛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6:23 04:39:56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编者按:中外合作设计的模式,起始于1986年,到现在设计市场上这种形式已经遍地开花,各种规格的项目都在搞国际招标。有 人认为在WTO之后尚未对外全面开放之前,境外事务所早已享受到国民待遇,甚至于是“超国民待遇”。从管理部门来说,有些是承诺有的,有些是市场自己选择的,中外合作如何管理可能还需要探讨。但不论如何,在中外合作的过程中有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和现专刊特辟出“ 中外合作设计大家谈”,对此中的各种现象、问题和体会进行探讨。来 稿形式限,体不限,畅所欲言。(来稿E-mail:[email protected])

  近日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建筑设计科技信息网2003 年会上,一批全国知名大院的院长们坐在一起谈到国际招标,感慨是不是民族设计大势已去?如此大院都只能沦为“老外” 们画施工图的“劳务层”。

  现在从北京、上海这些特大城市到南京、武汉这些大中型城市甚至于到一个小县城;大到奥运、世博项目,小到小区、住宅;从区域规划到单体项目,一律搞国际招标,而且很多大项目明白无误地写着不允许国内规划、设计单位参加,如果要参加也得与一家境外公司合作。当然中标的也都是境外单位。我们国内的设计单位如现代、北京市院这样的 “ 地头蛇”,居然分不到一杯羹,害得上海现代的总经理张桦和北京市院的朱小地院长大叹“我们的脸面都没有了”。

  这次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项目的竞标,北京市院、清华设计院和现代设计集团三家企业没有寻求合作单位而自主参与的“不合作”态度,颇有了一些“不食周粟”的民族气节和“虽败犹荣”的悲怆之美。

  广州市设计院副院长郭明卓说,记得80年代到上海虹桥开发区来参观,就听说除了虹桥宾馆是上海华东院设计的,其他都是由外国人设计的。后来的浦东就更不用说了,根本就是“国际建筑师设计作品博览会”。那时的广州、北京都还没有大规模的国际招标,请外国人设计。广州九运奥体中心本来广州市院已做到了扩初,市领导到上海考察之后,回来就讲原来的场地太小,另选新址还开始搞国际招标,最后选中了安德鲁的“飘带”。此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歌剧院、会展中心等有一些规模的都要搞国际招标。北京从国家大剧院开始,尤其后来申奥成功和CBD开发,好象都是“老外”们的事。原来有些北京建筑师还嘲讽说上海的建筑师做了些什么?数得出的都是外国人设计的,现在也一样垂头丧气了。

  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国外的概念是要比中国的好一些,但也不全是这样。朱小地说,政府项目的国际招标,有人认为目的是请国外的建筑师来可以短时间内提升国内的水平,相当于请了那么多“洋保姆”来带小孩,其实根本是带不大的。朱小地甚至于把它上升到弱势文化如何延续的高度上。张桦则一再地强调要倡导原创,珍惜所得到的每一个可以创造的机会,无论是大项目的投标,还是业主给予的直接委托的信任,都要不惜代价不计得失认真对待,体现出国内设计大院的水准。

  几位院长都表示,作为院长当然需要经济效益,但眼前的效益所带来的必定是全面开放之后民族设计的全面衰亡。作为中国设计行业的中坚力量,要面对这个现实,而且要有实质的解决办法。因为长此以往,因非技术的原因而一再地使认真创作的原创作品屡遭打击,后果是很可怕的。设计创新能力没有了,人才也流失了,一个大院只画施工图,好的人才怎么留得住?肯定都到境外事务所去了。大院们是否可以联合起来,发出“吼声”,以改变现状?有院长说,索性大院联合起来抵制给境外事务所画施工图。要合作就从方案阶段开始,共同拥有知识产权。前面的话有些睹气,大院不画,境外事务所本来就想自己画,只是由于政策的原因不允许,再说不合作设计,不等于完全地“缴械”了?后面的话倒是值得作为建议深入考虑。

  当然这次“巨头”们的谈论还仅在“交流”的层面上,希望政府、行业协会任何组织能够实质性地就以上问题研讨出一些实在可行的解决办法。 1

相关文章


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庆祝建院五十周年
专家评判城市景观设计弊端
汕头中山公园改造方案浮出水面 广州园林设计院中标
“城市交通空间创新设计”全球巡展中国区首展在同济大学拉开帷幕
国际招标:大院心中难言的痛
上海建筑事务所第二次研讨座谈会 再度研讨发展难题
规划避免遗憾建筑呼唤精品--访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黄伟康
2003年度注册建筑师、监理工程师考试因故推迟
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巡回展(杭州站)开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