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城修建性详细规划通过评审 设计师如是说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6:23 04:11:59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广州日报报道,继科学城、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等几大项目之后,历时数载,邀请国内外著名设计院反复推敲的大学城系列规划陆续敲定,大学城模样已日渐清晰。它将与广州科学城、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生物岛、广州新城、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构成由规划的地铁四号线和京珠高速公路串联的、基于I T和信息产业的新兴产业地区,成为广州南拓轴上的重要节点。

  据悉,今年4~5月,大学城各组团规划设计完成之后,市规划局利用一个多月时间组织编制了五个组团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并通过了评审。“对现状的地形地貌保护利用、生态优先、轴线规划是各组团规划方案的共同点,其中‘组团生长’等五大先进理念是贯穿大学城规划的鲜明特色。包括11个专项的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是广州首个大型的综合市政规划。目前,大学城施工桥梁已在建设之中,连接对外交通的中部快速干线已动工。”市规划局有关人士介绍说。

  五大先进理念

  “交通引导开发”(TOD)的发展理念:大学城发展将与城市干道和快速轨道交通结合。

  “组团生长”的结构理念:组团的规模和数量可根据高校进入的情况调节,每一个组团的发展并不影响其它组团。各高校相对独立地集中于某一组团内发展,而各组团的某些共享度较高的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及研究设施等通过网络体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网络组织”的功能理念:通过构造教学、科研、生活的功能网络及道路、绿化等连接网络,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

  “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大学城处于广州市生态结构的核心,同时它的功能本身也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该理念综合表现在道路和建筑布局、生态绿化网络的建立、生态区域的保护、较低强度的开发、公共交通的提倡等方面。校区绿地率为40%,生活区达到35%。

  “数字化”的虚拟城市理念:大学城是一个数字化的高科技城市,在网上可按照大学城的物质实态虚拟大学园区建设情况。居民可在网上走进和实际建筑相对应的虚拟建筑,还可在网上进行交流、咨询、服务等活动。 (记者倪明通讯员董福强、冯卫南) 

  组团一

  依山傍水路如龙飞

  构成 组团一位于小谷围岛最北端,由中山大学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教学区和生活区、组团公园、滨江绿化、贝岗村组成。广州市设计院设计。

  设计者说 广州市设计院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吴树田:两所校园北部相连的水系激发了我们将两所大学生态轴融为一体的构思,相连的生态轴不但有排涝功能,同时又是联系两所大学的纽带,为相互的资源共享、文化交流创造条件。河边设置为校际休闲带,建筑、道路巧妙地避开山体,蜿蜒其中。山景、水景、江景沿休闲带依次展开,是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共享交流空间。

  两所大学的生态轴分别与滨江绿带和大学城主生态轴连接,两道大学的绿带连接为环形,与大学城级和组团级绿带相连通,共同构造立体的、多层次的绿化体系。中心生态绿轴把建筑群体串连起来,沿园林、小溪曲折延伸,若隐若现。水溪忽大忽小,忽平忽疾,水边植以松柏、榕树等,意在创造一种“山青水秀”的自然美境。

  除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中国传统山水园林意境的塑造,“龙的精神”是另一特色。路网、水体按功能分区布局设置,并巧妙地从自然山体中穿行,形态与龙形神似,寓意大学城教育事业如蛟龙飞腾。(倪明)

  组团二

  巧建多重交往空间

  构成 该组团有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广东药学院。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现代性、人本化、园林化、生态化、地域化、文化艺术性之外,还强调经济性、高效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

  设计者说 何镜堂教授:新的教育特点向校区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塑造“以人为本”的多重交往空间,并以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营造个性化的校园环境氛围;同时要根据信息教育和教学智能化的特点,改善各系独立的布置,以细胞模式系统化布局,形成大体集中,个体独立的布局模式,适应大学社会化的、开放化的要求。

  在规划上充分考虑环保节能,依托和保留现有的自然条件巧妙构思、精心设计,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规划中还充分考虑了岭南地区炎热、多雨、潮湿等气候特点,保持原有的大部分自然地貌和生态痕迹,突出校园文化氛围。(黄昱)

  组团三

  悬挑外廊别具匠心

  构成 广东工业大学和广州美术学院入驻,清华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

  设计者说 清华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博导朱文一:该组团形成“一个核芯·一条主轴·四个环圈·若干射线”的空间架构,全面实现“共享”理念。“核芯”位于岛中心,设置体育馆、图书馆、信息中心等。“主轴”设教师公寓、商务商业服务、美术馆、博物馆、会展中心等功能;“环圈”“圈一”主要为单身教师公寓、接待楼等;“圈二”主要为学生宿舍、食堂等;“圈三”主要为图书馆、公共教学区等;“圈四”主要为各校主教学区;“圈五”主要为滨江休闲绿地。

  组团的规划别具匠心,难度大,富有个性。大部分建筑由悬挑外廊连接的方式将校区内各个分院联成一体,建筑底部采取架空方式,既顺应了地势,又满足了广东潮湿多雨气候的居住要求,而且实现人车分流。(赵春晓、董福强、冯卫南)

  组团四

  两轴两环众星捧月

  构成 广州大学独家进驻,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简称研究院)规划设计。

  设计者说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潘忠诚:该组团的规划同样遵循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整体性、可持续发展、生态等特性,强调校园人、环境和自然的共存与融合,以提高校园环境质量为目标,充分考虑人的活动需求,创造人性化的交往空间。

  该组团由于地势较为低洼,研究院因地制宜,结合了基地水网密集、两面临江的现状特点,理出了一个以“水”为主题的规划特色。校园布局强调以水体为灵魂,保留了现状中南面及西北面的三个与河道相连的水口,对基地内的水系进行整理,并在中央放大为湖面,由曲水分隔出若干花园绿岛,布置教学楼群,各绿岛又共同围抱中心湖面,保证湖、岛、建筑的对视和对话,一如“众星捧月”的画面。

  由校区的主要水系又引出几何化水道通达各教学楼组团的内庭院,同时极具岭南水乡神韵。主入口的纵深水广场配合图文广场上倾泻而下的瀑布,体现出高等学府庄重气势。(黄昱)

  组团五

  顺应山势动静分区

  构成 由华南师范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入驻。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规划设计所和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联合体规划设计。

  设计者说 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规划设计所所长王健:第5组团在整个地势上最有特色。它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共有13个丘陵分布其间,是全岛自然山水环境最有特色的地块。详细规划中充分考虑了规划布局对现状自然的尊重和对山体与植被的保护利用,以体系化、自然化和生态化的原则营造校园环境的个性化,并且这里将保留一个自然村。

  该组团总体建筑布局北密南疏,朝向有利于通风采光。各功能区规划用地和设施配备相对集中,并有明显空间分隔,动静分区,各功能区之间通过道路绿化隔离,方便学校的教学组织和学生的生活规律,流线合理。(赵春晓、董福强、冯卫南)

  拉链路大烟囱绝迹大学城(图)

  大学城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现已完成评审,即将开展初步设计审查。这是广州市首个大型大面积的综合市政规划,它包括道路交通、竖向专项、防洪排涝、排水工程、供水工程、燃气管网、电力工程、电信工程、消防、城市环境卫生、管线综合11个专项规划。有了这些功能齐全、体系完善的规划,大学城的建设将科学有序,避免各自为政乱开挖、拉链路的现象。

  据市规划局人士介绍,管线辐射模式将采用国内第一个在大学园区采用的综合管沟,主干管沟中,检修人员可在其中工作。

  排水设施将采用分流制,污水将收集送至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供水系统规划则提出供应直饮水,明年年初南洲水厂投产,保证大学城在启用时喝上直饮水。

  能源结构方面,以往我们在城市中常见的凉水塔和锅炉烟囱在大学城都找不到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更先进环保的区域能源站,实施热电冷联供,以改变城市热岛效应。

  大学城的对外交通,主要通过南北向的京珠高速公路、小谷围岛中部南北向交通干道、城市中部快线和东西向的岛南滨江快速路、兴业大道、金山大道解决。岛内交通采用三条环形加六条放射线的道路网络,其中外环路主要解决小谷围与城市的联系,中环路沟通各校区组团。小谷围南北两岸的交通通过二条隧道及地铁四号线解决。(记者倪明通讯员董福强、冯卫南)

  以山水作为校园布局灵魂

  组团一 山水校园景观一流

  院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山大学

  广外 生活区结构可以用“三心一轴”来概括。三心:生活区北部园形广场及中部、南部的两个绿核。一轴:由南而北联系校区及大学城中央公园的轴线。广外生活区分南北两个区,北区的北部主入口东侧布置了教师宿舍及教师饭堂,西侧为学生饭堂及学生公寓。北区西南角为活动中心。校区位于组团一东北部,与生活区通过隧道连接。其东西向轴线与中山大学东西向轴线贯通,从而向江边及大学城中心绿轴开放,成为组团一的主轴线。

  中山大学 生活区地形较为复杂,北部有30米高小山丘,南部有低洼的鱼塘。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及生活区三个区均呈品字形布置,相互间有便捷的交通路线及紧密的联系。校区以内环路分隔为三个区。公共教室、各院系数学楼及实验室沿绿色生态轴两侧布置,有良好的景观环境。

  组团二 生态山林作后花园

  院校: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

  华工 在规划中较为完整地保护了原有的两座生态山林,成为其后花园。保留北侧和西南侧的小片池塘,并将水引入中心区,根据地形高差形成高低不同的水系,在意念上联系起来,在图书馆前轴线转折的交汇处以一个圆形流动的高台水池作为景观中心,喻示“知识之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以融于山林中的院落式布局来营造现代大学的书院气息。整个校园的布局如国画中的长卷徐徐展开,不能一目了然,空间的体验只能通过运动来获得,形成多层次的空间形态。绿化植被多选用无挥发刺激性气味的中草药植物,将校园变为中草药公园,体现中医药大学特色。

  广东药学院 校园将适应由传统的单向灌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以人为本的开放式教育转化。校园将营造多层次的交流空间,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组团三 校园文化强调共享

  院校:广东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 规划理念为共享,促进学科交叉;生态山水,构筑读书氛围;文物关照,提升校园文化;建筑意象,营造学术殿堂。

  广州美术学院 校园同样强调共享平台,促进学科交叉,借助生态水景,构筑宁静环境;建筑意象,呈现艺术氛围则是分别所在。

  这里的规划体现的是“同心圆放射+方格网均布”的空间架构:弘扬前者所独具的“核芯”特征,形成小谷围岛大学城共享中心以及共享环圈;利用后者所具有的均质特质,形成大学城建筑的最合理朝向以及局部服务半径,呈现上下起伏的自然地貌。

  组团四 岭南骑楼交流场所

  院校: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 “两轴两环”的总体结构,两轴指的是“直线轴”和“曲线轴”。从广州大学的南大门一进来就是一条南北轴线的开始,经过教学行政楼、图书馆(绿岛中心)、主体育场等建筑物,南北轴线约有1.2公里长,此为直线轴。而从西校门开始到绿岛中心的图书馆,再由图书馆连接生态过路平台一直折向东北,这也是该校区的一条曲轴线,两条轴线交汇于图书馆,使得整个校区有了纲领,有了灵魂,整体规划更显得井井有条。“两环”,一条是指以图书馆为中心连接各教学大楼的步行路,另一条是指环绕着生活区的一条马路。

  而多功能复合的新型校园空间———风雨文化信息廊则是该组团的一大特色。这条风雨信息廊与教学楼串联起来,使岭南骑楼融入校园。信息廊的功能是复合性的,既为各相关教学单元提供高效的联系,又是观赏中心生态核美景的最佳位置。廊道空间所提供的避雨遮阴场所符合南方气候特点,并为师生间的主动式交流提供了场所。

  组团五 继承传统突出灵动

  院校:华南师范大学+星海音乐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 规划表现为“一环一线一中心”。一环指的是环形车行道,联系几个建筑组团。一线指的是从面江北校门开始的空间序列规整的主轴线,通过呈扇形布置的主教学楼及广场的空间转换,向南延伸至南校门。一中心指的是公共教学楼及其广场。华师原校园中有许多古代名人的雕塑,在新校园,设计师就建议将这些文化因素传承过来,建一条雕塑之道。

  星海音乐学院 是一个完全艺术的天地,因此规划中强调的是自由灵动、空间灵活、变化丰富的艺术气质。在这里历史遗迹和古树名木组成特色景观。这里自然而成的山体是全组团的制高点,人们从地铁四号线出来走在中环路时,可以看到这里的山体和标志物。(倪明、黄昱、赵春晓、董福强、冯卫南)1

相关文章


网上招投标成就设计新模式
北京国际汽车博览中心设计方案浮出水面 欢迎网上投票
中心城区规划设计竞赛抢人眼球 佛山请来设计高手
十三陵与明孝陵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广州大学城修建性详细规划通过评审 设计师如是说
《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将于8月1日起实施
钱江新城怎么建 专家一起来把脉
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等九月开考
首家外资规划设计公司落户青岛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