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王开方先生20日作客新浪聊天实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6:23 04:55:07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建筑师王开方先生来谈一谈他参与世贸大楼设计方案的一些感受。这套方案得到了美国总统布什的赞赏,下面请王先生先跟网友打声招呼。

  王开方:大家好,本人是王开方,建筑师。北京人,91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毕业,后来在国内做了一些项目,也成立了自己的地平线装饰工程公司,还成立了工作室,最近是在澳洲那边留学,同时那边有个公司也在操作着。

  主持人:王工,大家知道你参与设计了世贸大厦的设计方案,最终获得了布什总统的赞誉,你能不能详细地介绍你的设计理念呢?

  王开方:我当时在做这个方案的时候没有想很多,因为这个方案是去年的五月份的时候在悉尼完成的,当时就是一个草案,因为作为一个建筑师对这个项目都非常的关注,当时也没有想投标,在悉尼很多的建筑系的学生、老师,还有一些建筑界的同行他们都在积极地讨论、参与,做这个方案是一个很偶然的晚上,有这么一个念头,作了一个草案,你们看到这个方案并不是特别细致,但是我认为还是挺有意思。我在方案中就想探讨一下新世纪的新建筑的一些概念,还有类型。没有想到会有很多的意外的结果,得到一些人的喜欢,或者不喜欢,最近得到布什总统的一封来信,这些都是很意外的。我想作为一个设计师去参与这个项目,而且得到一些反馈,我认为这个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看到一些同行,还有各界的朋友们的意见,我认为也是很有意思的。而且对于我来讲,完善设计,完善对建筑的思考我认为很有收益。

  主持人:你设计这套方案总共花了多少时间?

  王开方:做这个方案其实时间很短,当时夜里一个念头,在看电视抽烟的时候,手就是这么拿着,(手型“V”),好象这是一个双塔,而且把这个手给它一种大比例的夸张化,也是一个建筑。就这样一个念头,夜里起来做了一张草图,第二天画了方案,那几天非常的兴奋、非常的投入。后来这个图就到此为止了,本来还想再深入地作下去。特别是在6月份得到美国纽约市政方,还有组委会一些反馈的时候,本来想再深入地完成,而且当时有些澳洲的公司也想跟我就这个项目继续合作,但那时候因为一些其他的问题,包括他们希望以他们的名义投标。他们认为一个中国的设计师,你如果去投标很难受到关注,以他们的名义做几率会有所提高,而且能够完善地更加好。本来他们计划用半个月的时间做一些电脑的效果图,包括一些漫游,还有沙盘,那个计划是很好的,但是预算是三万多美金。他们出,但是要以他们的名义,但是我那时候没有同意。所以这个方案你看到很不完善,实际做也是三四天的时间。

  主持人:大家知道世贸最终的设计方案已经确定,入围者是一个波兰来的建筑师,他设计方案的名称叫“空中花园”,你看过这个方案吗?你觉得这套方案怎么样?

  王开方:我看过。我觉得这套方案反映了各方面的一些想法,因为这个方案是有难度的,它不仅要符合纽约市民纪念死难者的要求,也要达到地产商对使用面积安全性的要求,同时要满足美国政府给予很多的期望,因为它是一个新的标志,代表他们的强大,正义的胜利等等。各方的要求有一定的矛盾,所以方案应该说是有难度的。最后的中标的方案还是很不错。但是在我们业内很多人期望纽约新标志应该是更加振奋人心、意想不到的,是一种新世纪的新建筑的象征,就这点来讲,可能没有预期的那么让人兴奋,因为设计师所想跟业主,也就是说美国政府的要求并不完全一致,这是每个项目的都有这种问题存在。

  主持人:刚才你提到了他们的设计要求,本次设计等于美方先期有一个设计要求?

  王开方:他没有很明确,这些需要设计者去理解,去揣摩,所以作为一个设计师讲,我认为他要更好地理解业主的要求,也就是说理解美国的要求。我看到网上在国内好象有些资料不是特别多,但是我们在国外的时候能看到很多方案,那些方案我认为有些很有想法,就是从不同的出发点去思考纽约世贸应该如何,如何建设。我感觉还是蛮有意思的。

  主持人:刚才网友通过我们的摄像机也在网上现场看到你身边的奖杯,你能介绍这些奖杯的来历吗?

  王开方:这些奖杯都是过去的一些经历,还有一些成绩。因为我作设计已经有十多年了,做过两三百个项目,在每个项目中我想都能有一些尝试,有一些思考,我喜欢那种有挑战性的、有新意的方案。这个是95年的时候做的北京的项目,叫“京城海霸王酒楼”,那个项目获得两个国际奖。那个项目对建筑的概念是一种尝试,因为那个项目是投标的,其他方案都是如何把建筑美化、包装,我的方案是把建筑作为一种背景,作了一组帆,成为一种景观,其实是引用舞台美术的概念。室内也都是有一定的戏剧性,有很多新的尝试在里面,所以得到了一些鼓励。这两个就是99年的时候参与泰国新王宫的改造,一个是市政部门颁发的,一个是王室颁发的,上面有泰国国王的图象,那个项目我感到特别荣幸,因为能够被他们邀请,我认为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同时那个项目中也真正地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而且那也是我首次与国外的设计师在合作一个比较大型的项目。因为那个项目他们邀请了三位国外的建筑设计师,一个是英国王室的一个顾问,他大概有六十多岁,还有一个是瑞典的做皇家园林的,邀请我可能是因为亚洲人对东方佛教文化有所了解,而且思想比较活跃。那个项目我认为从中得到了在其他的项目中得不到的一种机会,还有收益。正好那个项目是在99年开始的,在99年10月的时候,也就是我们五十周年国庆大典的时候,泰国电视台访问,中国自己培养的年轻建筑师的一些表现,也是代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些成绩,也是因为这个项目,我们西城区政府也是给了我一些鼓励。网友:我们知道这套世贸设计方案有很多国家的著名建筑师都参与了,中国其实在你之前还有一位设计师也曾经设计过一套设计方案,名字是浮游岛,你听说过他的名字吗?

  王开方:他的设计的题目叫做浮游岛,他本人叫白岩松,很巧他是我的校友,他是99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毕业的,我们母校培养了一批有新思维,敢于去面对挑战的设计师。他的项目我也挺喜欢的,他也是在探索一种建筑的新类型、新概念。同样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我们在国外也看到他很多消息,当然一种新建筑的尝试都有正面和反面的一些意见,他的设计、我的设计同样都是这样,所面对的这种双方的观点都是比较尖锐的,好象站在中间立场倒是非常少。

  网友:你设计这套世贸大楼寓意是什么?因为我们知道世贸大厦在设计当中受到了多方面的压力,包括建筑商、原业主、房地产商,包括民众的一些情绪,你设计世贸大楼是否考虑到这些因素,你设计大楼的寓意是什么?

  王开方:一个简单的寓意一目了然,这个是一个“V”型,代表着正义战胜邪恶,代表一种文明的进步。我今天上午上网的时候看到很多网友也有不同的理解,认为胜利可以有不同的寓意,我想这是仁者见仁,但是我认为还应该是正面的,应该提倡和平,提倡文明进步,不应该提倡战争或者是恐怖,现在这个设计也在被不同的人不同理解,甚至利用,我也感到挺可惜。这个新设计同样也是一个世界的新高,也是一个新的最高的建筑。我希望它是一种富有激情的、乐观向上的、鼓舞人心的建筑,它尽管有些纪念的含义,但是不应该是特别的悲哀和沉重。项目中我考虑到一种它的建筑性、技术性,同样也有一种艺术的考虑。我觉得它更像一个超大尺度的雕塑,从各面看,它应该都是很有意思,特别是在白天或者在晚上,它的感觉是不同的。我在悉尼的时候,那个时候跟他们的一个公司谈合作,继续投标的时候,我们本来想制作一段动画,动画片一开始是它的白天,黎明前,就是尘埃落定后,第一缕阳光照到它的顶上,从昏暗中城市的苏醒,然后白天有阳光的时候,有乌云密布的时候,特别是到晚上有晚霞,然后灯光开始打亮,璀璨的时候,这个建筑本身是有很多很多变化的,它应该给人不同的感受,同时它给纽约这个城市一种新的积极的因素,成为新纽约。我的想法是基于这一点,功能上想到了地产商的要求,满足它的面积,现在的这个方案比它原世贸的面积扩大了2.2倍,两个手指一方面是双塔的含义,另外它有一栋就是酒店,顶层是它的大堂,还有一些观景和展厅,另外斜的一栋是写字楼,有很多公共的面积在里面,这是以前老世贸比较少的。它有对“9·11”的纪念馆和纪念馆场,跟它的室外是连通的,一个由外到里的整体的纪念平台。也包括一些展览中心、会议中心,一些剧院、电影院、购物广场、美食广场、娱乐、康体健身,也包括图书馆、美术馆,它是一个综合市民生活的中心,赋予更多的使用功能和含义。在它的地下层就是交通枢纽,像它的地铁、停车场等等。所以,我希望这个新建筑的功能是更加完善的。从它的技术性讲,这个技术本身并不复杂,你看剖面的草图,它是利用桥梁悬吊桥的一个结构概念,给它分成了很多层,每一个横面的单元里面再分割不同的小层,这种结构使得结构上能够实施,特别是这个斜塔的部分,网上有人问斜的能不能建,你要是看它的剖面图,就一目了然了,而且它有一定的抵抗攻击的安全性,如果说人们担心它再次遭到攻击的话,它不会完全从顶到底的跨,它是中间的断塌。表面看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想法,但是我希望它是一种成熟、可实施的方案。

  主持人:你在设计过程中也考虑了很多因素是吗?

  王开方:这是必须考虑的。

  主持人:你对你的设计方案感到满意吗?或者你在设计过程中,对最终的设计方案有没有遗憾的地方?

  王开方:可以说我不是很满意,因为这个方案只是一种尝试、探索,我希望在纽约这个地方一个新的设计应该是非常惊人的,让人能够拍案叫绝的一个好的建筑,我想我的方案还没有具备这些条件,水平也很有限,想从中做一种尝试,特别是从各方面的一些反馈,我感觉这种收获是最有意义的。我在网上也看到其他的方案,那些方案也没有中标,但是有些方案我认为真的非常好,起码比我的方案好,那些方案所探讨的东西实施性应该是更为可行。

  网友:你觉得你的设计和波兰人的设计哪个比较实用,或者是比较完美?

  王开方:完美看从哪个角度说。我认为两个方案都不完美,特别是我的方案不完美,因为经验确实是太有限。因为每个项目都有遗憾的地方,因为就像我开始所说的,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这些因素间有一些是有矛盾的。比如讲美国政府希望是一个新的象征性的建筑,但是地产商又希望它是很安全的,作为死难者的家属,他们希望这就是一个纪念广场,不要再建什么商业性的建筑,应该是对死难者的一种尊重,只是一个适当的纪念馆就可以了,所以这些想法是很不相同的。想完美,我认为是很难的,只能说是照顾到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

  网友:我对建筑设计比较感兴趣,那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工作,你能不能谈一谈你对工作的感受。你感觉我国的建筑是不是很落后于发达国家呢?

  王开方:这种工作是有成就感的,在我以往的项目中,从想到设计到最后实施能看到这种全过程,你是非常的激动的。我有一回跟我一个朋友谈,她刚刚生完小孩,她谈到怀孕生育过程的时候,我感到有一种同感,因为这是在用你的情感孕育一种生命,所以说这种感觉应该说是很美好的。但是我认为生活也许并不是为了成就感,我觉得那样过于累,也过于虚荣。我觉得应该是为了一种热爱,为了一种情感去生活。我做设计,我是真正热爱这一行,我非常喜欢,去做的时候,不去想它会有什么结果,甚至有的时候会为之牺牲掉很多的东西,但我感觉这是我的生活,我很乐意。如果说这个项目受到赞誉,或者能够成就你的事业,我认为这是一种副产品。一些其他的价值应该是你生命价值之外的副产品。中国建筑是否落后于发达国家?我想差距还是有的。特别是在近代,中国的建筑如何去发展,我想还是值得进一步的探索的。在我们悠久文明历史中,有很多很优秀的建筑,还有建筑师,反映那个时代中国的一些制度,一些精神。在近代,特别是在中国快速发展中,我们很多的观念都在变,变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去调整,调整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它需要去完善、去成熟、去探索。适合你自己的路子,这不是很容易的。我们在国外的时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我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他们真的就是那么面对面跟我讲,中国没有建筑师,只有泥瓦匠,你们的确会盖房子,但是你们是盖垃圾,那时候我心里很难受,在他们的眼里中国的历史建筑非常的优秀,但是中国现代的建筑又很皮毛,仿国外,完全走表面,甚至说是一种现代跟中国古代表面的结合,优秀的建筑不是很多,我想这也是一个实际的问题,我认为这是我们很艰巨的责任和使命。

  网友:你参与建筑设计已经很多年,很想知道你的第一个设计作品是什么?

  王开方:第一个设计作品是友谊宾馆的友谊宫,那个项目是从91年做到93年,那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它里面有餐饮、康乐、会议等等。第一个完成的作品,在我作友谊宫项目的同时,因为这个项目是93年做完。我的处女作是那条街上一个酒楼叫“京城大酒楼”,那是一个改造项目,从建筑的外观到室内设计。现在这个项目已经拆了,没有了,让我很伤心,也许做建筑,它的生命可能更加长一些。

  主持人:你是北京人,是吗?

  王开方:北京人。

  主持人:你对北京的建筑应该有很多的想法和感受,北京目前的建筑形式,包括设计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还需要汲取哪些营养?

  王开方:这个问题有点难为我,因为有些个人的观点不大合适,因为我是生长在这里,所以对这方土地有很多的情感,我希望它能够越来越美好,而且保留一些北京的传统。我这回回来看到大面积的拆改,我确实很伤心,但是作为一个城市,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它是需要发展的,这里面有很多的矛盾。而且这种探索有时候要付出一些牺牲,我们现在所认为的一些好的想法,也许到十年后、二十年后,也许我们会反思、会后悔,但是发展是需要的。国外有很多老城市的经验可以借鉴,像伦敦、巴黎,他们有新城,也有老城,代表着一个时代,不仅是一个国家,也是一个民族的发展,我认为那就是一个城市化的大型博物馆,建筑能负载的东西应该是很多的。我想说一点,我们观点中有一点需要思考,我们往往喜欢推陈出新,破旧立新,但是这种旧和这种破,其实它所承载的历史含义是很厚重的,并不见得不好,怎么样保护这些破和旧,怎么样去立新?这本身又是一个矛盾,不仅需要建筑师,也需要政府等其他部门共同思考。当然,每个城市都有它的背景,也有它的不同的发展的模式,但是作为中国,我想它的难度应该比别的城市要大的多。

  网友:通过你的简历,我们大家都知道,你目前还在海外进修,你能不能介绍一下目前国际上比较前卫、比较流行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

  王开方:设计理念是多样的,作为建筑师,每个人的文化背景不同,个人观点不同,所以理念是很多的。而且作为世界的发展讲,它需要不同的理念,像我们看到很多的著名的建筑,无论是巴塞罗那圣加图教堂,还是巴黎的蓬皮杜,还是悉尼的歌剧院,其实有很大的差异,包括在美国、欧洲,应该是很丰富的。但是新建筑应该有更多的探索,不仅是美学上、技术上,应该更多地为未来发展所考虑,我想建筑不仅是你个人的一个作品,它更多的是一个社会的需要,也是一种社会的产物,它要服务于这方土地的。我现在在悉尼跟我的教授在作一个课题,叫做“建筑的毁灭”,这个挺有趣,因为我们更多地想如何建好建筑,想的是它可能要放在那儿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但是谁也没想过,就是一百年后,当我们的后人看到我们留给他的世界都充满建筑的时候,他们会怎么思考,他们会认为这个东西很美吗,还是认为多数都是垃圾?他们怎么处理它?所以,我们作的这种课题就是说建筑不仅仅是要求在多长一个工期内建成,而是说怎样的建筑能够在短时间内给它无污染地拆除,让它不留痕迹,便于还原这方土地的原来的面貌,便于我们给后人留下空间。现在我们一味想发展,我们应该想到我们的后人来到这个地球的时候,他们是兴奋还是悲哀,我们应该做一些什么,我们应该提前想些什么?

  网友:你预测一下未来的建筑设计趋势是什么?

  王开方:我觉得它是多样性的。在世界各地有一定的统一性,比如说技术上的一些统一,同样的它要有一些区域性,能够代表它自己的一些文化特点。现在我们看到有一个不好的现象,无论你到了哪个城市去,好象都大同小异,我觉得这一点让人感到很伤心。正在发展中的城市,不仅仅中国,我们能看到很多东西都趋于国际化,这种势头是不可阻挡的,应该赋予本土设计师对他们这方土地的责任,我想这不是说别人能替你思考,不是说国际化能够带给你的一个好结果,这些都是自己本身所要肩负的责任。同样在我们自己的国家城市中,我也看到这种变化是很大的。在我印象中,七八年前去西双版纳的时候,那里好象一种进步的标志,奔小康的标志,就是拆掉那些傣家木楼,建泥瓦房,贴上瓷砖,对于他们讲是一种进步的标志,如果都这样,我觉得挺可惜,特别是我们现在的西部发展非常快,有很多东西,建筑师应该赶快地跟上这种步伐。当然,这个责任建筑师有,社会、政府各方面全都有。

  网友:你获得优秀方案,外界是褒贬不一,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王开方:我想我开始做方案的时候,没有想到获优秀方案奖,或者是中标,所以这种结果对我来讲是意外的,每个设计师都该参与这个项目,拿出你的想法,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中,一个大机会中去锤炼你的思索。褒贬不一,我觉得这不光是现在,在我刚刚做完这个方案,还没有送标的时候,在我们学校内部已经这样了。有人认为这个项目很有创新性,让人激动,也有人认为这好象很幼稚,甚至说过于理想化,我想这种反馈都是很好的,如果都是一致了,或者是没人评论它了,那就很可悲了,等于你没有做什么尝试。

  网友: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建筑?

  王开方:我想我喜欢的建筑还是蛮多的。如果要说最喜欢的,我首推悉尼歌剧院,这个建筑在那个时代完全是一种创新,无论是概念上,还是建筑结构上,还是它整个美学观念,是一种新的挑战,而且这个方案当初也在投标中落选了,最后被捡起来了,我想它是一个里程碑,而且我印象很深。当时我们上学的时候,我学建筑的时候,当时就非常的兴奋,觉得这个东西非常的奇特,非常的美。在我97年第一次到悉尼的时候,那时候又有一种亲身的感触,当你走在建筑的周围,去环绕它的时候,你完全就是进入一种磁场的范围,你被它所感染,那个时候你感觉在这个地方建这样一个歌剧院,它只能如此,不能比它再美了。那时候你去面对它的时候,感受跟书本上是不同的。我这次在悉尼呆了有一年了,而且住在离歌剧院不到一公里的海边,每天都要从那里走过,当你每天去那里的时候,又有一种感觉,你感觉这个建筑不仅是一个歌剧院,而是它成为整个环境、整个悉尼城市的一个部分,它和悉尼大桥,前面漂亮的海湾融为一个整体,它不仅是一个单体的建筑,它成为城市、成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是一个很完善的考虑。所以,当我们现在提到澳大利亚的时候,我们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它的首都是勘培拉,但是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悉尼歌剧院,它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的象征,如果说一个建筑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应该说它是很完美的。我也看到最后决标的其他的方案,第二方案跟第三方案,那些方案可以说都很成熟,满足了需要,而且在当时的历史年代是非常漂亮、非常优秀的。但是一旦跟它相比,就感觉这是天壤之别,那个是非常好的建筑,而这个它极其杰出,令人感觉到好象不能比它更好。

  主持人:大家知道,中国古代的建筑是非常有民族特色的,也是非常有特点的。现代艺术建筑中有很多把古代艺术元素拷贝过来,嫁接到现代艺术中,建了一些建筑物,有很多是很不成功的,你认为怎样的嫁接或者怎样的结合应该是比较完美的和合理的?

  王开方:这不仅是在中国,在亚洲其他的国家,包括在非洲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还有在欧洲前一段历史时期中都有这种尝试,新建筑跟一些历史建筑的结合。我认为这是一种必要的尝试,而且也是发展中的一条路之一,但是你要给它嫁接的好,我觉得这有难度,这需要建筑师很多的素养,不仅是你对建筑的把握,你对一些美学、比例、历史的把握,也同时对技术、对于未来、对于经济,甚至说政治等等都要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在我刚刚毕业的时候,也作过一些尝试,那个时候所想跟现在所想的就不同了。这些尝试肯定还要再继续下去,而且我现在在作的一个项目就是在长安街的边上,是在建国门桥附近,我在这个新的设计中就在探讨这种概念,新建筑跟中国传统的建筑如何地结合,因为这也是甲方的要求,这个建筑必须是有中国的特点,但是又应该做得精,经得住历史和时间的考验,它应该代表了目前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现在也是作一些草图在跟甲方推敲,我想从中还会有更多的收获,不仅仅从一个建筑师的角度,而是更高一层,从一个社会、从一个政府的角度去看待建筑,以至于城市和社会的发展。

  网友:北京近年来新建了很多别墅项目,高档别墅也是比比皆是,从设计师的角度来判断,什么才算是真正的高档别墅呢?

  王开方:这里面其实有很多的问题。我想别墅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代表了另外一个层面的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设计好的别墅首先就要求设计师能够理解这一个社会层面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果说一个设计师很少有这种体验的话,你设计出来的别墅是很滑稽的。我举一个例子说,我参观密云一个别墅,也是一个朋友带我去看的,很大,设计师认为大别墅就是很大的房间,厅很大,甚至说厅里还有一个男厕所、女厕所,这让人觉得非常的滑稽,啼笑皆非,他对那种氛围没有理解,别墅中的人是怎么生活,他们的子女、管家、保姆、司机怎么生活,整个家庭生活如何运营,他们需要怎样的空间?生活的、还有其他交际私密性的,户内、户外的一些生活必需的,还有一种比较奢华的等等。我认为这种别墅跟有些家具的设计其实是相同的,只不过它是一个整体跟装饰的关系,但是它体现一种生活方式。所以要设计别墅也罢,家具也罢,应该体现业主,应该是站在业主的角度,你是为业主服务的,这种理解是最为首要的。因为这个别墅不是你的,不是你来居住,而是业主。

  我看到现在一些媒体,无论是电视还是杂志有大量的家具宣传,有些是很好,也有些是误区,那些家居做完之后,都像样板间,都不错,但是如何去生活,是否适合于居住者,这就值得推敲。我看有些栏目上面是设计师谈他的家居设计,他会讲我认为怎么样,我想表达什么什么,我觉得这是错误的。因为他要完全忘我,应该想到业主本人。所以,一个设计师如果去设计家居跟别墅的话,你对各种生活方式要有很深的了解。我觉得交流是首要的,你要表达他的需要,同时你要想到他所没想到的,你是专业的,你要是想的比他更多,那才对。

  主持人:也就是所谓的人性化设计。

  王开方:对,这完全是针对性的设计。

  网友:以后建筑的发展会不会以回归自然为主?

  王开方:我认为不一定,这只是一个方面,但是回归自然也包括几个方面,像是建筑材料的回归自然,它的环保,还有你所塑造的建筑空间、生活方式的回归自然等等,但是同样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也需要些其他的建筑。

  网友:你认为美国政府将你的设计方案永久地放在档案室里,是想利用还是想作为场面?

  王开方:这我不知道。

  网友:你的设计风格是属于哪一派的?

  王开方:我不知道。

  网友:你目前在设计什么作品?

  王开方:我目前在国内做一个长安街边上的项目,那个项目现在刚刚开始。在国外做一个房地产项目的试验性的设计,那也是一个概念设计,因为我在澳洲的公司,现在就是从事一些房地产的业务,其实我本人更有兴趣的是参与它的一些设计。

  网友:通过你的材料看到,你以前曾经说过设计是定位于经营,你解释一下?

  王开方:这是指一类设计,比如说像一个酒店,或者一家餐厅,你必须想到你的业主,他们如何利用你的项目去更好地经营,如果只是一个表面上很浮华的设计,设计师可能很有成就感,认为这是我的一个作品,但是没有人去,或者说它不符合于它经营的理念,我认为这就是失败的。所以,一个设计师的项目应该更好地为甲方服务,这是首要的,因为要想使它实施的话,甲方接受是前提,不能只是想我个人的想法,它如何如何好,这是单方面的,因为你不是一个纯的艺术家,你可以去画画,有人喜欢,你就是不卖,这不行,你这是在给别人做。纽约世贸的这个项目,有个人的尝试,另外刚才我所谈到的它的一个实施性,它的功能、技术,一种可实施性。我们今天在谈论这个项目的时候,刚才也看网友说,好象是借着打仗在炒作,我想作一个解释,因为我本身的观点是反战的,我“V”型的象征也是正义和文明的进步的象征,绝不是说好象是战争的胜利等等,我不希望被人所利用。布什总统的信我是感到非常意外,其实这个方案在去年6月份送到他的办公室,那时候他办公室就有回信来,但是这封信是在上个月,是在2月27号,这封信上是他签的名,我是3月10日寄往悉尼,3月10日我那边的朋友才收到,告诉我,原件寄过来是在昨天上午。现在这件事情一些媒体也是比较地关注,他们在报道的时候也要看原件,所以我把原件也带来了,这个时候真的不是我所希望的,因为正好是在战争的时候。但是我觉得很遗憾,我想这不是说我支持战争,他能够来这封信我也觉得很意外,而且不是以办公室的名义,是他个人的名义,我也很意外。很多人也有不同的分析,有些网友,有些建筑界的同行,国内的、国外的,也有一些政界的,因为布什在信里面提到美国高度重视世界各地的盟友,在目前具有挑战性的日子中,我们必须继续共同地努力以实现我们共同的和平、自由和繁荣的目标。所以,我想给一个建筑师的信里又有这些内容的话,我觉得是政府的一种姿态。特别是在前一段世界各国反战呼声比较高,对于他的政策并不支持的情况下,我不希望借今天去谈政治的观念,尽管我非常关心,但是这封信对于我来讲是一个意外,对于这个事情来讲也许是个巧合,也许各自有各自的目的,我不愿意去分析很多。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网友的问题不能在这里一一作答,感谢王先生的精彩讲演,也感谢网友的积极参与,本次聊天到此结束。谢谢大家!1

相关文章


国家体育场方案评选25日结束 赫尔佐格方案获得青睐(图片)
成都规划展29日举行 城东城南副中心亮相并征集意见
2003年度房地产业系列论坛之日程安排
“建筑行动起来-城市交通空间”展览及研讨会将在同济大学举行
建筑师王开方先生20日作客新浪聊天实录
广州珠江新城欲矗超高双子塔 与中信广场遥相呼应
顶层画廊4月份建筑、摄影展预告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改造方案出台
中国建筑师的世贸大楼“V”方案获布什赞赏(图)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