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与高考 高考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7:08 01:34:18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近年的高考试题中有不少与诺贝尔奖有关的试题,也体现了近年高考的一个新趋向:与最新科技相联系,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对与近几年诺贝尔物理奖有关的问题例析如下:
  一.与200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有关的问题(略)

  二.与200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有关的问题
  背景:美国科学家约翰·霍尔和德国科学家特奥多尔·亨施之所以获奖,是因为对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作出了贡献.另一名美国科学家罗伊·格劳伯因为“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而获奖.有人问亨施教授,他的研究成果对在大街上行走的普通人有何直接影响.亨施说,更精确的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及其在运输中的应用应该是最贴近民用的项目.
  例2:常见的激光器有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世界上发达国家已经研究出了自由电子激光器,其原理可简单用图1表示:自由电子经电场加速后,射入上下排列着许多磁铁的“孑孓”管中,相邻的两块磁铁的极性是相反的,在磁场的作用下电子扭动着前进,犹如孑孓在水中游动.电子每扭动一次就会发出一个光子(不计电子发出光子后能量的损失),管子两端的反射镜使光子来回反射,结果从略为透光的一端发射出激光.


(该激光器发出的激光频率能达到X射线的频率,功率能达到兆千瓦.若激光器发射激光的功率为P=6.63×109 W,激光的频率为v=1016 Hz,则该激光器每秒发出多少激光光子?(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解答略

  三.与20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有关的问题
  背景:目前科学界普遍接受的宇宙起源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微波背景辐射作为大爆炸的“余烬”,均匀地分布于宇宙空间.测量宇宙中的微波背景辐射,可以“回望”宇宙的“婴儿时代”场景,并了解宇宙中恒星和星系的形成过程.虽然人们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知道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但针对这种大爆炸“余烬”的测量工作一开始都是在地面上展开,进展十分缓慢.大爆炸理论曾预测,微波背景辐射应该具有黑体辐射特性,但一直未能得到地面观测结果的确认.借助1989年发射的COBE卫星,马瑟和斯穆特领导的1000多人研究团队首次完成了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太空观测研究.他们对COBE卫星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后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与黑体辐射非常吻合,从而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进一步支持.

  四、瞻望高考(略)

相关文章


迎战2006江苏高考综考:名师解析重点复习题 高考
学科辅导:高考生物复习要进行四个对话 高考
近几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与高考 高考
资深高考阅卷老师:高考理科的高分技巧 高考
2009年上海秋季高考综合能力测试试卷评析:跨越学科 关注热点 体现上海特色 高考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