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能力全程基础训练卷(6) 高考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7:08 04:19:06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高考历史能力全程基础训练卷(6)明清史(鸦片战争以前)

百考试题

●训练指要

1.明清时期的政治。

2.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3.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5.明清时期的文化。来源:www.100test.com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达到登峰造极的标志是

A.废丞相,权归六部 B.设立厂卫

C.设置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2.关于明朝锦衣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设立于明成祖在位时期

B.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事务

C.超越司法部门而由皇帝直接指挥

D.表明明朝对官吏监视和对人民镇压的加强

3.不属于明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设立锦衣卫

C.废行省设立三司 D.设立西厂特务

4.明代科举制与唐代科举制的最大不同是

A.考试的目的 B.考试的内容

C.考试的方法 D.考试的管理

5.明朝时,专管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是

A.户部、转运使 B.工部、布政使

C.户部、布政使 D.吏部、按察使

6.明初大学士宋濂一次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客人是谁,吃的什么菜,宋濂一一照实回答,朱元璋很满意说:“你没有欺骗我。”这一故事说明

A.宋濂对朱元璋很忠诚

B.明朝君臣关系很和睦

C.明初高官也受特务监视,不敢稍有疏忽

D.宋濂惟惟诺诺,仅是皇帝奴仆

7.明朝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的直接目的是

A.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充实和加强司法部门

C.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 D.防犯外戚宦官干预朝政

8.下列关于《大明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定于明太祖统治期间

B.内容增加了经济立法

C.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D.提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9.“靖难之役”的起因是

A.藩王对建文帝削藩不满 B.朱棣企图夺取皇位

C.建文帝对藩王过于软弱 D.朱棣不满建文帝迁都北京

10.北京正式成为明朝的首都是在

A.洪武元年 B.永乐元年

C.永乐四年 D.永乐十九年

11.“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这说明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

A.适应军事需要 B.加强中央集权

C.剥夺朝中大将兵权 D.巩固皇权

12.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具历史意义的特点是

A.废除人头税 B.以田亩数计征

C.赋税折银征收 D.按照资产交纳

13.一条鞭法中赋役征银办法实行的意义有

①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 ③有利于农业商品化 ④对资本主义萌芽有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下列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

B.田赋和丁税均征收白银

C.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

D.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

15.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战国时期新兴封建城市的兴起

B.五代宋元时期风俗画的出现

C.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汉唐以来人头税被废除


相关文章


高考历史能力全程基础训练卷汇总 高考
高考历史能力全程基础训练卷(9) 高考
高考历史能力全程基础训练卷(8) 高考
高考历史能力全程基础训练卷(7) 高考
高考历史能力全程基础训练卷(6) 高考
高考历史能力全程基础训练卷(5) 高考
高考历史能力全程基础训练卷(4) 高考
高考历史能力全程基础训练卷(3) 高考
高考历史能力全程基础训练卷(2) 高考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