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师辅导: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促进机制09城市规划师考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7:12 23:21:51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1. 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促进机制。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演变的过程。在经济发展研究中,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以“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最为有名。该定理认为: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库兹涅茨在继承配第和克拉克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后指出,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即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事实上,无论是“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还是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其背后都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即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必须伴有相应的城市化进程。因为,任何产业都要有自己的空间载体—产业的空间实现方式。没有产业空间载体的变换,就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全面高度化。反过来讲 ,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升级过程,必将导致产业空间载体的变换。在产业结构的低水平期,城市和乡村都可以充当这个空间载体的主角,分别承担着城市和乡村产业的空间实现。但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高度化,城市和乡村各自的承载 能 力受到限制,难以适应高度化发展的要求,需要寻求新的产业发展空间载体,从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角度看,城市和乡村间的过渡地带成为最好的选择。

  城乡产业结构升级使城乡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得以优化,即资本结构、投资结构、劳动力结构、技术结构,以及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资源供给结构得到调整,政府需求、企业需求、家庭需求和个人需求结构得到调整。产业结构演进调整的过程同时也是人口与产业空间转移过程,它深刻地改变着产业布局的面貌,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地域和方式。

  2. 居民心理取向变化对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促进机制。根据马斯洛的需求一动机—行为理论,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人们的需求层次将会沿着生理—安全一归属一地位一自我实现的顺序,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进,并且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具有产生动机进而引导人们行为的作用。

  城市居民心理取向变化主要表现为对乡村田园生活方式的向往,对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和大自然亲近的推崇。城市规模的扩大带来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城市病”。当人们不停地奔波在高楼大厦组成的峡谷中时,既离不开城市又对它无可奈何的矛盾心理日益突出。一些追求绿色空间的人欣赏乡村生活的浪漫情趣,向往那里的葱葱青草和蓝天白云,开始了向城外迁移的行动,寻求新的居住、工作和生活空间。这表明,大部分城市居民有到城市边缘区居住的意愿。

  城市边缘区,对外来农民而言,可以实现务工、经商、赚钱和体验城市生活的理想;对城市居民而言,既可把握城市的机会,又能享受到乡村生活的温馨。可见,心理取向变化导致了城市居民由内向外的扩散和农村居民由外向内的集聚,而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就业优势和可达性使城市边缘区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

  把城市规划师站点加入收藏夹

相关文章


城市规划师辅导: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方面09城市规划师考试
城市规划师辅导:城市生态系统09城市规划师考试
城市规划师辅导: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实现机制09城市规划师考试
城市规划师辅导: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保障机制09城市规划师考试
城市规划师辅导: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促进机制09城市规划师考试
城市规划师辅导: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传导机制09城市规划师考试
城市规划师辅导:城市边缘区形成演变的动力机制09城市规划师考试
城市规划师辅导:城市绿化中的规划与管理问题分析09城市规划师考试
城市规划师辅导:城市绿化中的生态问题分析09城市规划师考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