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职教育硕士考试经典案例分析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11:08:20 12:01:16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2011年在职教育硕士经典案例分析

  教师丁盛宝在《我是怎样教数学的》中写到:平时,我讲授一个新的单元,总要分以下几步走:

  1.先给基础有缺漏的同学补一些过去没有学好的知识,填平他们的知识缺陷,使他们达到班内的平均水平,以利于接受新的知识。

  2.课内讲授新知识时,照顾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水平。

  3.在教了一段时期之后,同学中出现了新的差距。我就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教材的内容,有时把学生分成两组,重新安排课堂座位,进行复式教学。对理解力好的同学一般只要提一提、点一点,由他们自己看书,做题目;而理解力差的同学则由我加强辅导,领着他们一起做题目,让他们慢慢学会自己走路。对两个组,我出的题目也是不尽相同的。

  4.在进行复式教学之后,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跟不上,我就给他们进行课外辅导。

  5.单元测验后,如还有个别学生跟不上,我就把他们请到办公室来一个一个地进行具体辅导。

  我把这种分层补缺,逐批过关的做法叫做“筛米粉”。学生经过各种不同的“筛子”筛过后,每个同学就都能达到合格的水平了。

  请你就丁老师的“分层补缺.逐批过关”的做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1)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工作,遵循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好的效果。个体身心发展也存在着个别差异性,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需要说明的是,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它还受到了环境及发展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自主选择的方向的影响,在教育工作中发现和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班级教学时,教师要同时面对四五十名学生上课。同一班级的学生,虽然年龄相近,但他们个别差异是明显存在的。教师传授的教材内容和采用的教学方法、技术,只有兼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丁老师所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属于分组教学,其目的在于克服班级授课条件下难以做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等缺陷。分组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授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我们因缺乏操作手段和技术,“因材施教”只是作为一条教学原则高悬着。我们用差异教学理论去分析上述案例,可以看到两种有效的操作方式:分层教学和个别化教学。

  (3)案例展示的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同时也激励学习者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按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我学习,自我发展。

  编辑推荐:

  #0000ff>2011在职教育硕士联考英语备考常见问题

  #0000ff>2011年在职教育硕士复习方法和复习重点

  #0000ff>2011年在职教育硕士复习备考七体会



相关文章


2011年北师大教育硕士考试科目
江西师大教育硕士2011年政治理论100Test纲
2011年北师大教育硕士(学前教育)报名及开课时间
综合辅导之2011年在职教育硕士论述题
2011年在职教育硕士考试经典案例分析
2011年四川大学教育硕士分数线已公布
2011年教育硕士报名考试有哪些科目?
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教育硕士招生简章
2012年教育硕士(双证)考试时间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